别名:德国蟑螂,德国鹅
分类状态: 布拉塔里亚, 布拉特利科, 吉吉

形态特点:体小,榛子褐色。雄性较窄,长10至13毫米,雌性较宽和较短,长11至14毫米。前胸背板内侧有2条直立的黑色条纹。雄性蠕虫的前翼长9.5至11毫米,雌性的前翼长11至13毫米。男腹窄,第7节背板专业化,板半透明,下生殖板左右不对称,形状不正确,左后缘有凹槽,底座两侧各9段背板侧片,后延伸部分侧面较宽, 末端钝圆,后端左侧远离凹槽侧边缘。雌鸟腹宽较短,基部较宽,红褐色,末端窄,白色,末端钝角,侧缘倾斜,向内略凹,整体略呈三角形;第一产卵口乳白色渐变为黄褐色。如果蠕虫5~7岁,幼虫呈深褐色,背板垂直图案从幼到老逐渐出现。
生物学特性:德国蛞蝓1年能繁殖5~6代,生育能力强。温度和食物影响德国蛞蝓的分布,在40~50°C或-5~5°C,德国小氡气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存活时间呈下降趋势,德国小飞蛾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巢穴来自水源和食物一般不超过4m。当水和食物被切断时,德国奥西米克只能存活2周。
地理分布:起源于南亚,一些学者认为它起源于非洲。它与区域间经济和贸易相距甚远。
分布于中国:分布于世界各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区。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等地。
入侵危害:德国氡气分泌物小,会破坏食物,导致人类中毒。它叮咬和破坏食品、纸张、文物、电子设备等,同时携带痢疾菌、结核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致病菌,威胁人体健康,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预防和控制方法:保持室内场所清洁卫生。丁香酚,α-松醇,肉桂醇和3种植物精油的比例混合物可用于防止去除德国钍。化学防治德国小飞蛾比较方便有效,如喷洒氟食马明、毒死蜱、菊花等,也可以放上毒饵,喷洒和放放时应注意环境污染和人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