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國足球,似乎隻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世預賽”,另一個就是“生存”。放下中國男足暫且不表,支離破碎的中超聯賽随着賽季的深入,衆多球隊再次陷入了生存的危急之中。廣州、重慶、青島、河北……無論這支球隊在中國足壇的時間有多長,曾經取得過怎樣輝煌的成績,在中國職業足球泡沫破碎的這一天開始,他們的未來就注定撲朔迷離。河北隊成了近期曝光率最高的中超球隊,理由是這支曾經豪言要奪中超打亞冠的球隊,現如今因為資金運作困難,發不出薪水,交不起水電費,從一線隊到梯隊,都要面臨長期休假的可能性。而這次所謂的休假,很可能就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再見。

職業球隊經營困難導緻解散、破産的現象,伴随着足球運動的高度商業化,近些年屢見不鮮。諸如意大利的帕爾馬、切沃等隊,以及本賽季在英冠步履維艱的德比郡都是範例。即便是強如巴薩這樣的頂級豪門,也會因為經營不善陷入債務危機。隻不過,像中超聯賽這樣出現成批的球隊欠薪,甚至面臨生存危機,着實少見。在亞洲範圍内,日本j聯賽是公認的職業化程度高、品牌效應好、經營健康的聯賽,可即便是這樣的一家聯賽,也出現了因為經營不善而陷入危機的球隊,它就是托雷斯曾經效力的鳥栖沙岩。
深知解散的痛苦
絕大多數中國球迷對于鳥栖沙岩的了解,可能都源自2018年費爾南多-托雷斯的加盟。這名昔日西班牙金童的到來,讓這家名位于佐賀縣,不見經傳的日本小球隊蓬荜生輝。這個說法其實并不誇張,因為鳥栖沙岩在j聯賽的曆史上,确實沒有什麼存在感。1999年,他們才加入j聯盟,而在此之前他們叫做“鳥栖未來”,是一支在1993年才從地方聯賽打入jfl(當時的次級聯賽)的小球隊。
當時球隊的贊助商是教育機構pjm japan。這家來自美國的公司,從1987年就開始贊助鳥栖,直到1997年球隊解散。至于為何解散,理由很簡單——沒錢。在升入jfl之後,鳥栖算得上一支強隊,那時候日本足球剛剛職業化,pjm雄心勃勃,引進了球王馬拉多納的弟弟(甚至許諾球隊更新後邀請老馬來日踢球),曾代表喀麥隆征戰1994年世界杯的斯蒂芬-唐塔,還有一衆日本國内的老牌球星。然而,計劃跟不上變化,從1993到1996連續4個賽季球隊都距離頂級聯賽隻有一步之遙。
連續的投入,使得球隊的大股東pjm累積了高達10億4300萬日元的巨額債務,1996年底在第4次更新失敗後,pjm宣布撤出。營運球隊的主體公司失去了大股東的贊助,緊靠佐賀縣是難以為繼的,最終球隊決定解散。好在,當地超過5萬人聯名上書,換取了球隊可以參加1997年聯賽杯的機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在這個期間,佐賀縣足協注冊了非盈利的球隊“鳥栖沙岩”,在1998年法人化,繼承了鳥栖未來,于1999年加入j聯賽。
由此可見,這支命途多舛的球隊深知财政困難給球隊會帶來怎樣的滅頂之災。但是,在重生近20年後,鳥栖為何再次面臨财政困難與解散危機呢?
為何欠債20億?
j1聯賽的資格對于鳥栖來說來之不易,在21世紀初的幾年,由于球隊基礎薄弱,也沒有财力,能夠勉強維持住低級别聯賽的席位就已經十分艱難。2004年之後球隊的狀況才有了好轉,2011年南韓教練尹晶煥的成功帶隊更新,此後球隊常年留在j1聯賽,這已經是第10個年頭。
球隊的危機被曝光,是2020年4月,在新冠疫情的浪潮下,球隊營運主體公司sagan dreams公布2019-2020年間的财報,球隊廣告縮水嚴重,從之前一年的22億9千萬驟降至8億1千萬,财政赤字高達20億日元,連續2個财年虧損。按照j聯賽的相關規定,一旦球隊連續3年虧損,那麼就會失去職業聯賽資格,降入半職業聯賽jfl。屋漏偏逢連夜雨,球隊的主要贊助商接連退出,失去了金主的球隊,前途未蔔。針對這種困難局面,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托雷斯。
2018年夏天,j聯賽迎來一波巨星潮,伊涅斯塔和托雷斯先後加盟。前者前往财大氣粗的神戶勝利船,而托雷斯則是意外加盟鳥栖。然而,這名西班牙球星并沒有給球隊的成績帶來實質提升,連續2個賽季球隊依舊徘徊在中下遊。更加匪夷所思的是,托雷斯在2019賽季還沒結束的時候,竟然宣布退役。這對于鳥栖來說宛如晴空霹靂,因為這支小本經營的球隊邀請托雷斯花費了巨額薪水,而且球隊的3家大贊助商就是看中了托雷斯的影響力才簽下更大的合同。在托雷斯離隊之後,這些贊助商選擇離開,一夜之間鳥栖陷入了揭不開鍋的局面。
是不是有種熟悉的味道?沒錯,我們的中超聯賽曾經也是這樣的不理智投資。
j聯賽的球隊本身并無大面積燒錢的文化,況且鳥栖自從2011年升入j1之後,始終小本經營,該隊的成績與營運公司的規模,與托雷斯這種級别的球星原本就是不比對的。但是,負責該隊營運的竹原稔社長選擇了一種高風險的經營方式,他效仿财大氣粗的神戶勝利船,開始利用高新吸引頂級外援和日本前國腳加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升球隊成績,但托雷斯(養老球星)和金崎夢生(二流前國腳)等人根本無法讓球隊更上一層樓。當初簽約托雷斯時,竹原把原本支援這支球隊運作的本地贊助商和企業都得罪了一遍,導緻俱樂部最後落得一個孤家寡人的境地。
j聯賽自從創立就十分強調在地化的政策,不少球隊的股權中,當地企業和政府都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方式使得球隊的地域性十分強烈。且正如前文所述,鳥栖這家球隊當年有過經營不善的先例,能夠留在j聯賽就是當地支援者一起努力的結果,竹原社長的“騷操作”,非但沒有提升球隊成績,更是有讓大家被背叛的感受,可以說這步棋十分糟糕。
鳥栖可否重生?
東窗事發之後,以竹原為中心的管理層下台,球隊的營運公司組建了臨時董事會,他們的目标隻有一個——扭轉球隊連年虧損的現狀,保住球隊的職業聯賽資格。新冠疫情加速了鳥栖俱樂部财政的惡化,不過危險同時也是一種機遇,正是因為新冠疫情,j聯盟給予那些連續3年虧損的球隊一定程度的寬限,這給了鳥栖足夠的時間來争取自己的生存權。
最終,鳥栖俱樂部還是需要當地企業來挽救。佐賀縣的大型制藥企業久光制藥公司,在2020年6月成為球隊的特别贊助商,并注資1億日元,幫助球隊擷取重建的空間。久光制藥也并非是體育圈的小白,在日本的女子排球v聯賽中,該企業有贊助一支球隊,還常年贊助女子高爾夫職業比賽,可以說經驗也是相當豐富,此時選擇入住鳥栖沙岩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另外,俱樂部大幅度削減薪資高達12億,通過大力提拔球隊的青訓隊員的方式,在南韓主帥金明輝的帶領下,本賽季在聯賽還剩5輪的情況下,排名高居第7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剩下的就是盡人事知天命,鳥栖俱樂部上下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扭轉财政的赤字,給自己換來留在j聯賽的資格。可最後我們再看中超的這些球隊,恐怕隻能用無力回天來形容了,令人不勝唏噓。
文/仰卧撐-張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