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交銀三劍客”“折戟”倆,楊浩“全軍覆沒”,基民狂吐槽

文/劉振濤

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基金市場如同江湖,每一家基金公司就是一家門派,而明星基金經理則是門派中的代表人物,被江湖人士所周知。

何帥、王崇、楊浩三人是交銀施羅德基金(下稱“交銀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因曾經管理的基金業績表現突出,三人被稱為“交銀三劍客”。

不過,2021年,三劍客“折戟”了倆。有基民在基金社群吐槽,“從此,江湖再也沒有‘交銀三劍客’,隻留下曾經的傳說。”

“交銀三劍客”“折戟”倆,楊浩“全軍覆沒”,基民狂吐槽

2021年前三季度已經收官,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截至9月30日,全市場排名第一的基金漲幅達91.24%,墊底的基金跌幅達37.03%,中間的差達超120%。

而“交銀三劍客”中,何帥在管的基金前三季表現不錯,截至9月30日,何帥在管三隻基金漲幅均超8%,其中交銀持續成長主題混合漲幅達11.19%;王崇在管的三隻基金“全軍覆沒”,其中交銀瑞豐三年封閉混合跌幅達5.85%;楊浩則是三劍客中最差的,不僅在管三隻基金“全軍覆沒”,且基金跌幅均超14%,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跌幅更是達19.66%。

“交銀三劍客”“折戟”倆,楊浩“全軍覆沒”,基民狂吐槽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交銀基金在管總規模為4528.06億元。何帥在管規模為148.21億元,任職期間最高回報達272.67%;王崇在管規模為347.50億元,任職期間最高回報達395.37%;楊浩在管規模為325.95億元,任職期間最高回報達185.47%。三人合計管理規模達821.66億元,占交銀基金總規模的18%。

從從業經驗來看,三人的累計任職時間都為6年之久,長期曆史的業績都不錯,那為何今年,三劍客會“折戟”倆呢?

我們研究三人在管的基金發現,這與他們選擇的持倉标的有關。

比如楊浩再管的基金,截至二季度末,三隻基金提高了股票資産配置,繼續選擇了高比例運作。

楊浩在管基金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雖然多為制造行業,比如視源股份、三環集團、中天科技等,但配置比例均較低在40%左右,并且還重倉了芒果超媒、順豐控股、海康威視、絕味食品等。

今年來,楊浩的持倉标的年内跌幅明顯,特别是三季度,跌幅較大。三季度,芒果超媒累計跌幅達36.46%,絕味食品達19.47%,海康威視達14.37%,嚴重拖累了基金的業績表現。

“交銀三劍客”“折戟”倆,楊浩“全軍覆沒”,基民狂吐槽

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2021年三季度,楊浩在管基金跌幅超過13%。其中,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跌幅達18.84%。基金三季度表現,嚴重拖累了基金年内業績,使得楊浩的基金前三季度大幅下跌。

楊浩在管基金業績大幅下跌,使得他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方面,基金年内遭遇大規模贖回。

以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為例,目前,基金三季報還未披露,無法看到最新的資料,但是2021年半年時間,已縮水不少。2020年末,該基金的總規模達到巅峰為160.92億元。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總規模僅為128.26億元,半年時間,規模縮水20%。

“交銀三劍客”“折戟”倆,楊浩“全軍覆沒”,基民狂吐槽

另一方面,楊浩遭遇了不少基民的吐槽。在基金社群裡,有基民吐槽,“誰相信我重倉了兩個楊浩的基金,虧慘了!”還有基民吐槽,“我股票都沒虧十七個點的,基金看一次破一次新低。不吐槽你吐槽誰?”

“交銀三劍客”“折戟”倆,楊浩“全軍覆沒”,基民狂吐槽

值得注意的是,9月4日,交銀基金曾釋出兩則人事調整公告,增聘田彧龍為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增聘封晴為交銀核心驅動基金經理, 二人分别與楊浩共同管理上述兩隻基金。

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市場上流傳多方消息,兩隻産品增聘基金經理的原因,或與明星基金經理楊浩疑似患上抑郁症有關。不過,交銀基金方面并未回應。

而就在國慶假期前,交銀基金公告稱,楊浩管理的另外一隻基金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混合也新增聘了黃鼎為基金經理。至此,楊浩在管的基金都有了“副手”。

對于增聘基金經理,通常有幾點原因:1. 在管基金業績差,需要增加幫手來扭轉被動局面;2.基金經理或要離職,需要過度;3基金公司人才考慮,以老帶新;4.基金公司為了擴大規模,增聘新基金經理,原基金經理去發新;5原基金經理規模管理太大,需要幫手進行輔助。

從楊浩在管基金來看,似乎增聘新基金經理與其今年來基金業績表現差有關。

江湖廣闊,形色不一,唯有收益才是基金江湖中立足的硬道理。沒有給基民帶來持續的收益,再牛的人物也終将會被基民“抛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