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馬軍五虎将的排名,跟《三國演義》裡的蜀漢五虎上将差不多:大刀關勝對應的是前将軍關羽,豹子頭林沖對應的是右将軍張飛,霹靂火秦明對應的是左将軍馬超,雙鞭呼延灼對應的是後将軍黃忠,雙槍将董平對應的是中護軍趙雲。
我們一看關勝和林沖的相貌和兵器,就知道他們是“宋版”的關羽和張飛,霹靂火秦明和馬超都曾被朝廷滅門,呼延灼是馬軍五虎将的“老大哥”,而雙槍将董平還有個綽号叫“一撞直”,也是個沖鋒陷陣的快槍手,相貌也跟趙雲有七分相似,隻是人品卻有天壤之别——如果董平遇見趙雲,胸前背後是要多一個透明窟窿的。

關勝沒有關羽的傲氣,林沖沒有張飛的猛氣,秦明沒有馬超的毒氣,呼延灼沒有老黃忠的骨氣,董平也沒有趙雲的義氣,梁山馬軍五虎将跟蜀漢五虎将不可同日而語,就是梁山馬軍五虎将之間,武功相差也很懸殊——這裡面至少有兩三個人,可能還打不過地煞副将。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梁山馬軍五虎将的武功排名:關勝可能還打不過林沖,最弱的是秦明還是呼延灼,讀者諸君可能會有不同意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二位的武功,并不比地煞副将中排名第三的病尉遲孫立和排名第四的醜郡馬宣贊高強。
讀者諸君都知道,在漢末三國年間,敢于并喜歡主動單挑呂布的,隻有張飛張翼德一人而已,即使驕傲強橫如關羽,也是在呂布挂掉之後,才看誰都像插标賣首者,呂布或者事後,關羽對他還是保持足夠尊敬的——呂布轅門射擊前,張飛想痛扁紀靈,關羽卻把他拉住了:“且看呂将軍如何主意,那時各回營寨厮殺未遲。”
武聖人關羽跟張飛相比,似乎少了一些勇氣和霸氣,大刀關勝跟豹子頭林沖相比,似乎也是那麼回事:關勝打仗一般都不拼命,被沒羽箭張清一石頭打在刀口上,他馬上掉頭就跑了:“張清又一石子打來,關勝急把刀一隔,正中著刀口,迸出火光。關勝無心戀戰,勒馬便回。”
從對戰張清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關勝似乎還不如雙槍将董平:兩次飛石偷襲都被董平躲過,“張清卻早心慌”,糾纏了一會撥馬就跑——忘記提防的董平在電光石火之間,又躲過了第三塊飛石。由此可見,張清的石頭并非百發百中,遇到身手靈活的對手,他也是叫花子丢了蛇——沒得耍了。
沒羽箭張清敢打關勝,而且關勝還真被他吓跑了,但是豹頭環眼燕颔虎須的林沖一來,張清馬上認慫:“林沖引鐵騎軍兵,将張清連人和馬都趕下水去了。”
同樣身為梁山馬軍五虎将,大刀關勝陣前斬将的數量,遠遠不及林沖: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征方臘,梁山軍四次戰役,大刀關勝隻斬殺了六名敵将,而倒在豹子頭林沖丈八蛇矛之下的足有十三人,其中還包括馬萬裡、寶密聖、賀拆這樣的一流悍将。
關勝不如林沖,這是可以了解的:林沖受盡高俅和王倫的欺壓,胸中的怒火彙聚在丈八蛇矛上,幾乎到了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境界——那個能讓雙鞭呼延灼叫苦不疊的一丈青扈三娘,在林沖面前連十個回合都支撐不住。
豹子頭生擒一丈青,是十分輕松的:“兩個鬥不到十合,林沖賣個破綻,放一丈青兩口刀砍入來,林沖把蛇矛逼個住,兩口刀逼斜了,趕攏去,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隻一拽,活挾過馬來。”
再看呼延灼對戰扈三娘,那可就吃力多了:“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兩個鬥到十合之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這個潑婦人,在我手裡鬥了許多合,倒恁地了得!’”
呼延灼拿不下一丈青,也打不赢病尉遲孫立,他跟豹子頭林沖也打過,而且也知道林沖不好惹:“槍來鞭去花一團,鞭去槍來錦一簇。兩個鬥到五十合之上,不分勝敗。”
宋江吳用已經定下生擒招降呼延灼之計,是以林沖束手束腳并未使出全力,打了五十回合就撤了:“呼延灼因見林沖武藝高強,也回本陣。”
呼延灼是個武學行家,也把知道把林沖惹急了,後果會很嚴重,是以林沖來去自如,呼延灼隻能看着而不能叫嚣罵陣。
呼延灼打不赢花和尚魯智深,也打不赢青面獸楊志,如果一丈青扈三娘飛出紅錦套索,他會不會被捆成粽子,讀者諸君心中自有公論——呼延灼後來見了一丈青就肝兒顫:“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呼延灼見路徑不平,四下兼有荊棘遮攔,拍馬舞鞭,殺開路直沖過去。王矮虎、一丈青趕了一直趕不上……”
呼延灼武功很高,但卻并非梁山頂尖高手,他位列梁山馬軍五虎将,可能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個在馬軍五虎将中排名第三的霹靂火秦明,有很多人都說他就是個水貨:馬軍五虎将之外,至少有二十人能撂倒他。
秦明在史文恭面前,輸得很是丢臉:“約二十餘合,秦明力怯,望本陣便走。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後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馬來。”
秦明枉為梁山馬軍五虎将,用的是勢大力沉的狼牙棒,居然在力氣上輸給了史文恭,“力怯”實際是“膽怯”,也是武功不濟的表現。
不管秦明和呼延灼位列馬軍五虎将有沒有水分、是不是靠關系,他們都不可能打赢魯智深與楊志——魯智深騎在馬上,尚且能跟呼延灼打成平手,如果都下馬步戰,魯智深用不了十回合,就能把呼延灼的雙鞭打飛,而秦明的狼牙棒,在能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手裡,估計也就是一根小草棍兒。
于是問題就出來了:作為精銳種家軍的正規軍官,魯智深沒有成為馬軍五虎将;京營制使青面獸楊志,武功比林沖差點也有限,同樣也沒上當上馬軍虎将,魯智深還好,位列步軍十頭領之首,而青面獸楊志卻隻位列馬軍八骠騎,病尉遲孫立更慘——這位登州派領軍人物,居然是“馬軍小彪将”,跟鐵笛仙馬麟、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錦豹子楊林、小霸王周通平起平坐,您說他該有多憋屈?
病尉遲孫立出賣師兄為人不齒,是以隻能屈居地煞副将;雙鞭呼延灼辜負君恩、背棄老友慕容知府,卻能位列馬軍五虎。宋江和吳用的用人之道,真是讓人摸不着頭腦。
其實梁山好漢排座次,就是一場亂點鴛鴦譜,不公之處比比皆是:美髯公朱仝寸功未立,卻能位居魯智深武松之上,解珍解寶就是兩個獵戶,居然能力壓孫立而位列天罡,但不知孫立有沒有後悔上梁山落草為寇。
宋江吳用的心思咱們猜不透,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戰場上見真章,梁山馬軍五虎将誰實至名歸、誰濫竽充數,讀者諸君自然慧眼明辨,是以最後還有一些問題要請教大家:在梁山馬軍五虎将中,能有把握打赢魯智深和武松的,是一個還是兩個?如果把現任梁山馬軍五虎将剔除兩個,應該剔除誰,又應該由誰來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