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在家帶孩子做親子科學實驗(6)塑膠瓶變扁了

幼兒科學小實驗▲ 人工智能學習

我們一起帶娃“玩”,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

在家裡就能玩的科學小實驗,隻需要家裡日常生活的材料就可以咯~

每天5分鐘,和孩子一起玩轉身邊的科學。

我們還有親子科學小實驗群,和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一起學習吧。

琦琦:今天我們玩啥?

琦爸:我們今天來玩一個魔術。

琦琦:什麼魔術?

琦爸:你先觀察,一會兒就知道了

準備材料:

怡寶純淨水塑膠瓶1個、燒開的熱水1瓶

父母在家帶孩子做親子科學實驗(6)塑膠瓶變扁了

△ 怡寶純淨水瓶

實驗步驟:

實驗1:

1、喝完純淨水塑膠瓶裡面的水;

2、用手捏或者雙手擰瓶子;

3、觀察瓶子的形狀是否能變化,瓶子是否能變扁?

實驗2:

1、把燒開的熱水倒入空的怡寶純淨水塑膠瓶裡面;

2、用手搖動瓶裡面的水幾下;

3、把瓶子裡面的倒進去的熱水再倒出來;

4、迅速蓋緊純淨水的瓶蓋;

5、用手捏純淨水的塑膠瓶;

6、觀察此時瓶子的形狀是否發生變化,是否能把瓶子捏扁且無法恢複原來形狀?

觀察到的現象:

1、捏緊瓶蓋的純淨水瓶無法通過捏或者擰而變扁,變形,捏瓶子以後瓶子快速恢複原型。

2、純淨水的塑膠瓶,在倒出熱水以後去捏,瓶子變扁了,而且無法恢複塑膠瓶的原型了。

讓娃想一想:

為什麼通過倒熱水進塑膠瓶以後再去捏塑膠瓶,塑膠瓶就被捏扁了,外形發生了變化呢?

琦爸:為什麼瓶子會被捏扁了呢?

娃:因為你把熱水倒進去了的。

琦爸:娃說的話,我竟無言以對,其實我應該問的是為啥倒入了熱水以後捏瓶子,瓶子就可以被捏扁,形狀發生了變化呢?

娃:不知道

琦爸:我來告訴你哈。

原理不難,如果聽不懂,也不要怕,上了國小好好學習,你會懂的。

實驗原理:

倒入熱水進入塑膠瓶裡面以後,瓶子和瓶子裡面的空氣同時被加熱了,當我們把熱水倒出來,并用手擰緊瓶蓋的時候,瓶子裡面的空氣溫度就會比外面的空氣溫度高。

當我們把熱水倒出來,瓶蓋打開,瓶内的溫度就會降低,溫度的降低使塑膠瓶内的壓強變小,瓶外的空氣壓力比瓶子内的空氣壓力大,再加上我們用手捏瓶子對瓶子施加的壓力,這時候一起作用就把瓶子壓扁了。

閱讀摘錄:

對孩子學習的好奇心要注意培養!我們要基于孩子願望。

從我本身在實體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得到的經驗當中,對于動手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實體學涉及到的直覺來源于手上。讓孩子養成一種長期有做某一種事之前先去研究它的裝置這樣一種習慣。

如果真的想要孩子成為一個科學家的話,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讓孩子多動手,手上要有感覺。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光讀書,讓他動手也很重要。他要玩泥巴,他要捉蝴蝶,要見識各種動物、植物,知道金剛石是涼的,鐵是硬的,而且鐵還能劃破手等。這樣的一些實實在在的、關于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感覺,對培養他在理工科方面的了解能力來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這點我覺得可能是相當多的家長沒注意到的。我們現在生活好了,家裡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幾乎很少讓孩子去動手,這點是很可怕的。

一定要讓孩子多動手。

——科學家曹則賢

ps:我們帶娃玩科學實驗,可以多讓娃自己去動手試試,不僅僅隻是看大人做。

本文原創首發(轉載注明出處)

公衆号:帶娃玩轉人工智能

—end—

我們一起帶娃“玩”,在玩中學,做中學,寓科學于娛樂。

如果你在帶娃過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正在尋求解決辦法,渴望和同頻的寶爸寶媽一起交流。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父母研習社】學習交流群,和愛學習的寶爸寶媽一起研習成長!

我們一起帶娃在“玩”中學,一起聊聊帶娃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