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13年不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風筝”女孩長大啦!近日,當年的“奧運風筝女孩”朱巧妍在社交平台曬出一張自己在北京鳥巢門口的今昔對比照,又一次引發讨論。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是朱巧妍人生中第一次登台表演,開幕式結束後,有許多影視公司向9歲的她抛出“橄榄枝”,但都被其父母一一拒絕,父母希望她專心學習雜技表演。13年過去了,如今的朱巧妍成了一名空中舞蹈的老師。接受揚子晚報紫牛頭條記者采訪時,朱巧妍說:“在北京奧運舞台上的空中表演是夢的開始,很幸運能夠把夢想延續下去。”

在鳥巢星空漫步的“風筝女孩”

再度引起網友關注

近日,一名女孩曬出的拍攝于鳥巢體育場的今昔對比照勾起大家的回憶。時隔13年,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表演、被大家稱作“風筝女孩”的朱巧妍再次打卡鳥巢體育場,她站在兒時拍照的同一位置,擺着相同的姿勢。從兩張照片的對比可以看出,當年笑意盈盈的小女孩長大了。網友看到後發出感歎:“一晃,原來已經過去了十幾年。”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朱巧妍曬出的今昔對比照

時間回到2008年8月8日,當時9歲的朱巧妍身穿紅色連衣裙,拉着風筝軸線,在鳥巢30多米的高空踏着星光表演。她的腳下,數千名穿着熒光色服裝的從業人員拼成鳥巢的形狀,十分震撼。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當年朱巧妍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

采訪中,朱巧妍向記者介紹了當年舞台背後的故事。那時,她是沈陽某雜技團從安徽淮南招進的學員,已經進行了兩年的雜技基本功教育訓練,但還沒登台表演過,“當年奧運導演組找到我們雜技團,說是有‘風筝女孩’這樣一個比較童真的角色,希望推薦一個合适的人選。”

在雜技團的推薦下,朱巧妍到北京參加面試,見到了張藝謀導演。随後朱巧妍在80多名孩子裡脫穎而出,成為登台表演的候選者,“我和另外一名女孩分為a、b角,同時被留下來參加訓練。大概經曆了兩個月的教育訓練,一直到正式演出的前幾天,才确定了我是a角。”

朱巧妍說,當時年紀太小,她都忘記了上台表演的感覺,隻記得張藝謀導演提出的要求,“那時大人們會一遍遍強調這場表演的重要性,張藝謀導演希望這個角色沒有太多表演痕迹,貼近生活,表現出孩子放風筝的自然狀态。訓練老師也不太要求我們去表演,而是讓我們去找自己這個年齡最真實的狀态。”

拒掉多個影視公司抛出的“橄榄枝”

專心學藝十餘年

訓練的兩個月,朱巧妍每天被威亞吊着飛來飛去。一次訓練将近七八個小時,有時到淩晨才能結束。每次訓練她都會被吊到30多米的高空,“因為從小練習雜技的原因,我也沒有很害怕,我記得第一次被吊起來,還在上面翻了個跟頭。”

正式演出的那天,她被吊在空中,仿佛踩着星空一般。她緩慢移動步子,一邊放風筝,一邊向大家揮手,看起來輕松又自然,宛如在空中起舞的小精靈,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演出結束後,不少影視公司向9歲的她抛出“橄榄枝”,許多人直接找到她媽媽,開出可觀的報酬,邀請她去參加電視節目、拍廣告,推薦她以“童星”的身份出道,但都被她父母一一拒絕,“一個都沒有去,媽媽覺得我年齡太小了,不想讓我那麼早進入社會,而是希望我能夠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更加深入地學習。”

朱巧妍說,回過頭來看,她很感謝媽媽的這個決定,“她非常了解我,在那個時候替我做了最适合我的決定,我還記得表演結束後,許多鏡頭和閃光燈對着我,我又比較抗拒在人前說話,有點兒害怕,她應該是注意到了這個情況。”

提到在雜技團學習的日子,朱巧妍用了“很苦”兩個字來形容,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高标準、嚴要求。他們需要練習各種各樣的基本功,壓腿、倒立、翻跟頭這些動作都是“擡腿就來”。從排練廳到宿舍,走到哪練到哪,練功占據了她大部分的時間,她笑說:“生活無處不訓練。”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朱巧妍小時候的訓練照

目前為止,在雜技團所有的演出經曆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是在俄羅斯表演,那時坐了9天8夜的火車,日常訓練就在火車站台上,“最終因為天氣原因,我們在暴雨中完成了整個表演。”

離開雜技團成為“北漂”

從頭開始學習空中舞蹈

在考進雜技團之前,朱巧妍早已被父母送到沈陽專業的雜技學校學習,那是一所寄宿制學校。5歲開始,她就自己動手洗衣服、疊被子,生活的一切零碎瑣事,都要靠自己完成。父母每個月來看她一次,持續了大概4年。朱巧妍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結束後,媽媽特意從老家搬到沈陽陪她。

周圍許多人知道她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演出,“奧運風筝女孩”甚至一度成為她身上的标簽,但那個階段她最不喜歡聽到的就是别人用“運氣好”來評價她,“那麼多人偏偏選中了我,肯定有幸運的成分在。但是我想證明自己并不隻是一名幸運的孩子,在那兩個月之中,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能夠登上最終的舞台。”朱巧妍說。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練功中的朱巧妍

2017年朱巧妍和家人商議後正式加入“北漂”一族,到北京學習空中舞蹈。她告訴記者:“我從小就喜歡在高空飛舞的感覺,恰好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也是在30多米的高空。以前在雜技團,我主要負責表演柔術和倒立,一直沒有機會去練習高空動作。”

18歲之後,她想不再依賴父母和老師,而是按照内心的熱愛去工作生活,“我覺得自己基本功練得比較紮實,學習空中舞蹈應該比較簡單。”

真正去做的時候,朱巧妍才發現并非那麼容易。她以前是表演柔術和倒立的,身體軟度很好,空中舞蹈對身體的平衡和協調性要求比較高,這對她來說是新的挑戰。

“空中飛舞”在延續

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節是吊環課,她印象特别深。站在旁邊的女孩,隻有七八歲,她已經可以握着吊環做各種動作,但朱巧妍卻連吊環都抓不牢,“沒想到,我頂着專業演員的稱号進教室,卻被一名小女孩秒殺。”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訓練中的朱巧妍

為了能盡快趕上進度,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訓練上,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後,她不但憑借優秀的表現能力成為班裡的教育訓練老師,還在2019年一個亞洲性的賽事上,通過表演空中吊環拿到了全場總冠軍。

朱巧妍告訴記者,其實她“空中飛舞”的夢想始于奧運會開幕式的表演,“以前我年紀小,不懂這場表演有多重要,長大後越來越明白其中的意義。”

還記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風筝女孩”嗎?13年後她仍在空中起舞

朱巧妍在進行空中舞蹈表演

雖然過去了13年,但是演出服和出入證她還收藏在家中,現在随身帶到了北京,“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舞台,算是一個非常非常高的起點,這個起點讓我有一種使命感,要用更高的舞台标準來要求自己。”

現在的她和小時候相比,不再那麼排斥“幸運”這個标簽,面對外界的聲音,想法也更成熟,“我想我是幸運的,成長讓我有機會找到真正熱愛,對我來說,13年前的北京奧運舞台是夢的開始,現在努力的方向是夢的延續,我會一直往那個方向走,夢沒有終點。”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孫慶雲

來源:揚子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