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梅蘭芳”大師複現項目啟動儀式近日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行,來自科技界、文藝界的嘉賓共同見證了國内首個“高精度平劇數字人”的驚豔亮相,梅蘭芳先生“孿生數字人”以逼真形态複現。26歲模樣的梅蘭芳先生在大螢幕上現身:“距離我上一次登台已經過去了60多年,沒想到我們又重逢了,要感謝科技的進步,期待我們今後的見面會有更多的形式。”
據悉,該項目由中央戲劇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共同發起,騰訊提供技術支援,受到“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資助,并得到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等機關和梅蘭芳先生家人及弟子的大力支援。旨在通過高保真數字人技術,對平劇大師梅蘭芳先生進行複現,打造在外貌、形體、語音、表演等各方面都接近真人的梅蘭芳孿生數字人,探索傳承中華文明精神與平劇國粹文化的創新傳播業态,并希望以此為典範建構“中國人物”數字資産庫。“數字梅蘭芳大師複現”的意義,是通過現代科技賦予曆史中的偉大人物以活力與生機,讓這些鮮活的“中國人物”成為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中華文化精神圖騰。
項目發起人、中央戲劇學院傳統戲劇數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主任宋震教授表示:數字大師項目,秉承“盡忠盡孝”的初心,“盡忠”是說對國家、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盡責任,“盡孝”是說為繼承發揚前輩先賢、當今國士的文明成果盡義務。
項目推進過程中,來自多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研發和內建了多項高精尖技術。項目目前階段的工作目标是打造兩項梅蘭芳先生的人物數字資産:首先是以26歲的梅先生為原型,打造青年梅蘭芳便裝版本人物數字資産;之後是以其穆桂英挂帥造型為原型,打造戲服版本的人物數字資産。同時以三維人物數字資産為核心,串聯起各類相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數字化資料,包括服飾、文玩等有形文化資料,以及戲曲動作、儀态、唱腔等無形文化資料。
作為一項由高校發起、産學研協同創新的公益項目,“數字梅蘭芳”在發起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張偉教授向項目團隊贈送了專為項目研究而制作的梅蘭芳先生1:1頭部銅像,梅蘭芳先生外孫範梅強作詩一首贈予項目團隊……
今後,項目團隊将繼續對相關技術與人物數字資産進行不斷疊代,持續推動發掘“數字梅蘭芳大師”在國粹傳承、傳統文化傳播、藝術ip建設等領域的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