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黑喵
進入荒野——喜歡這個片名。
身體進入的過程,心,一直在愛裡穿行:朋友般的、父母般的、戀人般的……
這部電影是第二遍看了。多少年前的第一遍,細節已模糊,震撼的感覺卻一直在。看的過程中曾經絕望地想:“愛,是天邊的雲朵,不屬于他……” 看到最後,他父親跌坐在公路中央,又想:“愛一直在,是他自己選擇了孤獨……”
那個失去兒子的母親撫着克裡斯托弗的下巴問:“你母親知道你在哪裡嗎?”
這個敏于感受的大男孩,死去時,一定眷戀着母親溫暖的手……
他的天真和幼稚是不言而喻的:行走荒野,他想過家人的負疚和痛苦嗎?想過完成高等教育的成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嗎?
所有的遠行都是逃避。
如果他的荒野之行,隻是人生的一小段體驗,可以另當别論,但他的初衷不是這樣,而實際的後果,也造成了逃避之後的永不回歸。
荒野,克裡斯托弗的理想國度,有着他想象中文明世界沒有的純淨,他賦予它烏托邦式的美好,而最終,因為誤食有毒植物,因為洪水阻斷退路,因為斷絕與人類的聯系,在極度饑餓與孤獨中,他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不必懷疑,在他内心,已經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荒野,這貧瘠又豐富的雙重象征,他在進入,也在走出。
他早早死去,但他已經活過了“一生”。
逃避和尋找,都該朝向内心。
現實不完美,荒野也不完美。
人是社會的,也是自然的,而社會與自然,從來不能簡單地絕然割裂。幾千年的文明史,哪裡還有人類不曾染指的淨地?你自己已經被文明“侵蝕殆盡”了,憑借一己之力,又如何回歸野性、駕馭生命?
讓克裡斯托弗具有先驅的意義吧!
這個世界的純淨和理想之地,在心靈。
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 (2007) 類型: 劇情/傳記/冒險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