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抱着金磚讨飯吃的青城道茶産業園——酒壺醉談成都文旅

“青城道茶”是青城山茶葉極品,具有悠久的曆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抱着金磚讨飯吃的青城道茶産業園——酒壺醉談成都文旅

陸羽在《茶經》中說:“茶生蜀山青城丈人峰,為茶中上品”。

青城山作為中國道教文化重要的發祥地,其茶文化也成為中國道教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青城道茶”茶形青秀如劍,茶質湯色淡碧,清秀耐泡,是具有道家氣息的綠色飲品。

“青城道茶”從采茶到制作都很講究。每片茶葉都要留嫩莖,以保持陰陽調和;炒制時更是葉葉帶杆,不能缺失,同時要注意保留茶的青氣,這樣才品質高,營養夠;制作完成後還要用很考究的茶具盛裝。

古書中将茶稱之為稠梗,稠為葉,梗為莖,展現乾坤和諧,也被道家稱之為仙草。

東漢張道陵在川傳道時所建道教二十四治中就有“稠梗治”之說,并年年提供極品茶。西晉張載在《登成都白兔樓》說:“芳茶冠六清,滋潤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青城道茶”,一葉一莖,筆直如劍,置入高身玻璃杯中,沸水沖入,頓分上下兩層,仿佛陽升陰墜之意,茶味清香雅緻。

筆者當場創作一句廣告詞:一莖一芽,天賦奇葩;陰陽造化,青城道茶。

抱着金磚讨飯吃的青城道茶産業園——酒壺醉談成都文旅

後來,在道茶産業園初建的時候,也為道茶産業園提出了未來發展思路建議。如下:

都江堰市城市建設總體目标是: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

都江堰市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并獲得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市内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衆多,旅遊設施完善。

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裡,是中國道教發祥地;

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準許為世界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龍池-虹口自然保護區距都江堰景區24公裡,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前山道教文化、青城後山佛教文化等。

都江堰的旅遊資源,歸根到底兩個字:道、水。

為什麼“青城天下幽”?——山清水秀

山,是青城山,道教發源地;

水,是都江堰的水利工程;

道,滲透萬物;水,浸潤巴蜀。

道法自然,天地人合一,

都江堰工程,是天(水資源)、地(河勢)、人(智慧)的巧妙融合。

道,玄之又玄,有否實物可以承載?

山、水看完了,有否實物用以紀念?

————道和水的融合物——青城道茶

道,茶之魂;水,茶之韻。

茶聖陸羽《茶經》雲:“茶生青城丈人峰,為茶中上品”。此即青城道茶。

旅遊者,在于自然風光,在于曆史人文,亦在于陶冶情操,愉悅心靈,當然還可以撫慰精神。

君不見,寺廟中正月初一的頭柱香高達數百萬元;

四大佛教名山香火鼎盛,遊人如梭;

觀音生辰,放生人衆,素齋滿座……

而發源于我們本土的道文化呢,有什麼?

仙道難求,來生可追,道出了佛勝道弱的根本;

道,能否也給人們帶來吉祥和祝福,還有心靈的撫慰?

我們來看看,作為道教發源地的青城山——都江堰,是否可以:

1、 修建龍王祠,舉行一年一度的拜祭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洪水不再肆虐(相當于增加一個新的文化節);

2、 修建化龍宮,取意“金鱗豈是池中物,一朝遇水便化龍”。在現代,“水即财”給遊客一個美好的祝福,到都江堰來,有财進、能成功——“遇水便化龍”(門票,化龍紀念品);

豎立:風調雨順、财源滾滾、文思泉湧、上善若水等石碑

3、 打造青城道茶産業園,集旅遊、觀光、養生、生态農業、道茶演藝為一體、結合上下遊産業的完整産業鍊,把青城道茶打造成都江堰市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3.1 打造世界、中國唯一的道茶産業園(可以擷取國家扶持資金);

3.2 以青城道茶為統一大品牌,下設雪芽等各種價格檔次的子品牌,滿足各個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又可以節約資金、統一訴求,集中力量打造一個主體品牌,貫穿都江堰——青城山獨一無二的道文化和水文化(獲得強大銷售)。

産業園——旅遊觀光收入+道茶——直接銷售收益

抱着金磚讨飯吃的青城道茶産業園——酒壺醉談成都文旅

我們認為:

都江堰市,應該在既有自然、人文的旅遊資源和優勢的基礎上,得上層之助,集全市之力,引外來之資,建造在道、水、茶相融相通的文化平台上的農、工、旅的全産業鍊。

我們建議:

1、 都江堰市政府,以上述之意,引腦引資,形成城市新規劃和實際操作;

2、 青城茶葉有限公司,牽頭進行青城道茶産業園的項目規劃和建造、營運;

3、 深度挖掘道、水、茶的文化,打造青城道茶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