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給人系鞋帶,結局卻大不同

作者:鏡鑒青年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給人系鞋帶,結局卻大不同

熟悉我國四大名著的朋友,一定對宋江和曹操這兩個名字耳熟能詳。也許有人會問,一個是三國的,一個是水浒的,朝代也不一樣,他倆怎麼相提并論?其實仔細深究,會發現他倆同樣作為“管理者”,是有相似之處的。

作為“管理者”和“上司者”,要想讓自己勢力壯大,最要做的事就是:拉攏人心。人心所向的,才是最後的勝利者,這話沒錯。是以,他們無論處于什麼樣的地位,隻要想拉攏人才,想要争取人心所向,就會努力地拉攏人心。

在劇版的《水浒傳》中,晁蓋去世後,宋江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之後每一次有人被綁上梁山,宋江都是匆匆走上前來,給人松綁的那個。每一次,被松綁的人看到梁山的老大親自給自己松綁,還噓寒問暖,感動的不得了,于是就歸降,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給人系鞋帶,結局卻大不同

同樣,曹操也會這樣的招數,他最擅長的是給人“系鞋帶”。殺董卓之後,呂布部下的大将張遼,他采取放任的政策,讓張遼對自己的去留做選擇,但是在讓他離開之前,他親自蹲下身來,給張遼系了個鞋帶。要知道,蹲下這個動作本身就帶着尊敬和看重的意味,給人系鞋帶更是将自己的位置放低,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善意。果然,張遼沒走幾步,就回過頭來,單膝跪地,此後甘願為曹操效勞。

同樣給人系鞋帶的招數,曹操還對關羽使過。關羽向來忠義,哪怕是别人對他再好,他永遠不會改變對大哥劉備的忠心。在各種賞賜的轟炸下,曹操還把赤兔馬賞給關羽,還親自蹲下身給關羽系鞋帶。這樣種種的好,雖然沒能留下關羽,卻也換來了赤壁之戰後,關羽華容道救了曹操一條命。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給人系鞋帶,結局卻大不同

曹操給自己的手下,尤其是即将歸降的将軍系鞋帶,宋江給那些剛剛綁上梁山的好漢松綁,都是拉攏人心的好手段。自古禮賢下士的主子都值得敬重,不僅是因為他們對部下的人和善寬厚,更因為這樣的主子有謀略,有城府,有遠見,跟着他們能幹出一番大事。是以,大多數人良禽擇木而栖,是有道理的。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擅長給人系鞋帶,本來都是屬于人心所向的“上司者”,那最後的結局,為何如此天差地别呢?

宋江,一開始也是梁山的衆望所歸,坐在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上,宋江心裡常常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招安。可是後來的招安,去讨伐方臘,硬生生地斷送掉許多兄弟。以至于我們看完《水浒》之後,都會意難平地問一句:宋江為什麼要選擇接受招安呢?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給人系鞋帶,結局卻大不同

要知道,曆史上的方臘起義,其實是一場正義的反抗封建社會壓迫的農民起義。宋徽宗期間,奸臣當道,百姓民不聊生,不管是以方臘起義為代表的農民起義,還是以梁山為代表的“宋江起義”,本質上都是對抗腐朽的朝廷,都是站在百姓和民生角度上的起義。但是宋江選擇招安,實際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那份忠心,為了獲得名正言順的認可,卻“背叛”了這一場還沒有正式開始的起義。

相反,曹操雖然被人罵為賊,但他卻從來都不當一回事。很多人大罵曹操,曹操都耐心聽着,陳宮罵他,下人阻攔他不讓,可是陳宮最終還是喪命在他手裡;陳琳寫檄文罵曹操,曹操通讀一遍文章,反而非常高興這人文采真好,一人堪比十萬大軍。還對身邊的兒子曹丕曹植說,這樣的文采,要多學着點。

宋江和曹操,一個擅長給人松綁,一個給人系鞋帶,結局卻大不同

在曹操眼裡,别人的言論,其實是幹擾不了自己的決定和思想的。這樣的人,也是最厲害的。都說“人言可畏”,很多人畏懼别人給自己貼的各種标簽,害怕别人的污蔑或謾罵辱沒了自己的名聲,或者非要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忠義才行。相比之下,曹操的格局就比較大了,不囿于形式,不困于名聲,辦事目标明确,行事果決,這樣的人也能成大器。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曹操雖然被人們稱為“奸雄”“枭雄”,但他這一點确實值得敬佩的。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