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紅樓夢》中所有相關的劇目都是明末清初最為流行的昆曲劇目,《紅樓夢》是時代背景當初是明末清初無疑的。《紅樓夢》中的許多故事情節演進、人物情感發展都與賈府中人隔三岔五觀看的這些昆曲劇目息息相關。例如“元妃省親”所點的四出昆曲折子戲就預演了賈府封建大家族敗落的命運和主要人物寶黛二人的結局。
林黛玉的《葬花吟》是她最主要的代表作,靈感來自她聽到昆曲《牡丹亭》“遊園驚夢”一折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聯想古人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等詞句,才有了後來的《葬花吟》中的“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第二十三回原文:又側耳時,隻聽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得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
那麼,令林黛玉聽得站立不住的“你在幽閨自憐”等句,到底是什麼内容呢?

小生(柳夢梅):小姐,咱愛殺你哩!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你在幽閨自憐。小姐,和你那答兒講話去。
小旦(杜麗娘):那邊去?
小生(柳夢梅):轉過這芍藥欄前,緊靠着湖山石邊。
小旦(杜麗娘):秀才,去怎的?
小生(柳夢梅):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揾着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響眠。
小生(柳夢梅)小旦(杜麗娘)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俨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
林黛玉聽到的“你在幽閨自憐”等句,當然就是“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揾着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響眼。”。聽到《牡丹亭》中柳夢梅與杜麗娘寬衣解帶、溫柔共眠的性愛場面,于是乎正值青春豆蔻年華的林家大小姐在梨香院牆外“亦發如癡如醉、站立不住”了。
如果讀者不了解昆曲《牡丹亭》“遊園驚夢”一折把黛玉聽到“亦發癡如醉、站立不住”、“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以及“你在幽閨自憐”等句到底是什麼内容,怎麼可能真正了解林黛玉受到了怎樣的愛情啟蒙,受到了怎樣的内心震撼以至“如癡如醉站立不住”呢?
“老司機”賈寶玉帶領純真少女林黛玉“共讀西廂”之後,黛玉再聽到了昆曲《牡丹亭》“遊園驚夢”這樣的“淫詞豔曲”,這是少女林黛玉關于愛情春夢的發端。
隻有不了解昆曲《牡丹亭》的讀者才會不知道跟随什麼“專家”人雲亦雲的說,寶黛愛情與“性”無關是純粹的志同道合“精神戀”。
第二十六回潇湘館中林黛玉午睡思春口中念着《西廂記》“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賈寶玉應了《西廂記》中“好丫頭若與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舍得讓你疊被鋪床。”,分明就是寶黛二人間赤裸裸的性愛臆想和相撩。
第四十回劉外婆進大觀園,衆人行酒令時黛玉脫口而出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也是出于昆曲《牡丹亭》“遊園驚夢”、“紗窗也沒有紅娘報”出自《西廂記》,都是與思春、男女幽會、私定終身相關的詞句。
自稱是某頂級專家學生的劉心武老師,在揭迷《紅樓夢》中說湘雲的“寒塘渡鶴影”、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預示着林黛玉的結局是“投湖自盡”。班主任劉老師已經忘了“黛玉葬花”時連花瓣落紅都不忍抛入水中,一定要“錦囊收豔骨,強于污淖陷渠溝。”了。
然而,“元妃省親”所點的第四折戲昆曲《牡丹亭》“離魂”,脂批指預黛玉結局。
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春日遊園後在閨閣午睡,夢中與執柳書生在滿園春花、遍地落紅裡相愛交歡。夢醒時杜麗娘怅然若失,回到後花園遍尋夢中書生不得積郁成疾。
最終杜麗娘病情加重抑郁不治,在中秋節當晚的冷雨西風中傷情而亡,這就是昆曲《牡丹亭》中的杜麗娘“離魂”一折。
林黛玉在中秋節當晚所作的“冷月葬花魂”,分明就是寫昆曲《牡丹亭》中的杜麗娘“離魂”。
“冷月葬花魂”也是林黛玉自身命運的谶語,《紅樓夢》中林黛玉有着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因情而亡、為情而生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