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中國頂級富豪,身價萬貫,資産不可計數,就是這樣商人要建一個大學,把目光放到教育上,許多人聽到馬雲要建學校還是十分歡迎的,因為在國外也是許多富商在掙到錢後,也是将目光放到教育事業上,在國内建立高校推動本國教育的發展。向馬雲這樣的身家建一座高校出來,許多人相信國内不久将會出現有一大名校。

然而事情并沒有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馬雲的建立的學校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樣,在學校開放出來後,大家看到入校資格紛紛表示上不起。學校和大家預想的相差太大,加上學校沒開多久,就被國家勒令停止,湖畔大學關門大吉。許多人可能會疑惑不解,這座學校到底在搞什麼名堂?為什麼會被國家盯上,還給逼停了呢。大家都知道馬雲在最近這些年流出了許多負面話題,而大家對馬雲的印象也開始紛紛改觀,本來一個教師出身的馬雲憑借着赤手空拳一步步打下了阿裡江山,所有人都感覺馬雲是正面形象的代表,也是教師行業的典範,然而随着九九六的開始一直到銀泰銀行項目被國家暫停,馬雲的真面目被揭露出來。我們才知道馬雲嘴上說着對錢不感興趣其實都是騙人的,他比任何資本家都懂得怎麼撈錢。馬雲所做的這些,國家也是看得一清二楚,就算你做出過非凡成績,是商業大佬帶動過經濟的發展,但是你隻要做出危害國家和百姓利益的事情,國家就不會坐視不理。而這次的湖畔大學也是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相關部門才出手停止了湖畔大學的招生,并且将它除名。
如果你知道湖畔大學的真實性質,你就會了解國家為什麼會對馬雲再次下手。我們都知道馬雲一直有着想當老師的夢想,而且馬雲的阿裡創辦後,為他帶來許多名利,後來他的網際網路事業發展的如日中天,改善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停供了便利,馬雲也就此一躍成為國内首富,身價超過了李嘉誠。在一個行業裡混久了,便知道圈子處處可見大佬,從站在三尺講台上指點江山,到現在聽着别人嘴裡的馬屁,各種互相吹捧言論。馬雲也會感到心累,畢竟以前都是他在上面講,大家在下面鼓掌,追捧,于是便又回想起當年教書的日子,做采訪時,總是會提起自己過去當老師的日子,言語裡有着無限的憧憬和向往。于是馬雲為了這個夢想建起了一座大學,既能賺錢,還能自己當老師,過過嘴瘾,一衆擁趸給自己在下面鼓掌拍馬屁,豈不快哉。有計劃後馬雲便開始實施。在湖畔大學的建校儀式上馬雲興緻勃勃走上宣講台,對着下面的觀衆看客們放出豪言壯志,聲稱要把湖畔大學打造成為一個三百年曆史的名校,後來又安排人立了一塊上面刻着“三百年基業”的石碑,放在校門口。可惜時間才三年而已,馬雲這老師的身份還沒當夠,這座承載着馬雲當年豪言壯志的學校就轟塌成廢墟。湖畔大學被人戲稱為最難進的大學,難度高過外國名校哈佛,就算是清華北大學子未必能進湖畔大學。你以為馬雲建的這座學校隻要成績好就能順利進去嗎,并不是,它的第一道門檻可能大家看到就會紛紛打起退堂鼓。
這座學校有着天價學費,光是一年的學費就要三十六萬,應該說是國内大學裡最貴的學費了,就算是國内名校一年的收費好像也沒有超過兩萬塊的吧,馬雲這獅子大開口,光是學費就讓人膽戰心驚,不知道馬雲教的是什麼内容,竟然比國内教授的價格還有高,那一定是擁有比專家更加專業的知識,學術造詣也更加深厚。因為天價學費,是以平民孩子根本進不去,能進去的家裡也是有錢的,但是光有錢還不行,馬雲這學校還有一個條件。要想進這個學校,你還要有三年的經商經驗,并且每年公司的營業額不得低于三千萬,以及公司的員勞工數不得低于三十人。what?聽到此處,這走向逐漸迷惑,感情馬雲這招的都是合夥人給自己拉生意的?一年的營業額要低于三千萬,我想很多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三時間能把公司的年營業額做到三千萬,要麼這個人十分有商業頭腦,是下一代商業新秀,要麼他就是富二代靠着拼爹的資本,做到這些也是有可能總之從上面的條件來看就知道想進入湖畔大學,除非你有錢。隻要有錢都不是難事,但這學校可能就和我們這普通老百姓無緣了。這也怪不得湖畔大學從不招收聯考應屆生,感情人家是沒把我們放在眼裡,資本不夠想要進湖畔大學就難如登天。雖然在我們眼裡看着難,但是在那些有錢人的眼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馬雲不缺乏有錢人的追捧。
是以有人聽到馬雲招生的消息也是趨之若鹜,紛紛趕來報名。于是湖畔大學在過去成功招收到了255名學生,這些人都是來自各行各業,從事的領域包含覆寫了市場上的主流領域,同時學員背後的權利交織關系網複雜。按照馬雲的說法要是以後學生畢業,那麼未來五百強的企業上司人就會有40%都是馬雲帶出來的不得不說馬雲這算盤打得響亮,一招就為自己織出一條強大的人脈網,這些人要放出去,就會互相拉攏聚在一起,隻要一出手必将會給社會帶來巨大影響。都說教育興則國興,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但是馬雲創辦學校的目的真的是為了教育嗎,真的的原因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是作為旁觀者的為我們也不傻,也沒有到兩眼昏聩的地步。馬雲作為商人,已經難保初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會被金錢誘惑,這種商人算計貪婪的心理是一些企業家的通病。将企業做大做強的目的就是想要獲得更多的财富積累,而且越是又有錢的人在金錢上越不容易得到滿足,馬雲之是以這麼費勁心力的搞事業難道是為了理想嗎。其實是金錢的驅動,沒有錢沒有市場馬雲也不會堅持那麼久。而在湖畔大學他們聚在一起能談什麼呢,看着更像是一個“資本圈子”,大家和共聚一堂嘴裡商讨的絕對不是什麼金融學術問題,我想讨論最多的可能股票基金,企業的發展,怎麼能夠獲得更多資金。是以話題不會是簡單純粹的,更不會向大學教師那裡都是對學術自由的探讨。
他們的話題無關理想,無關人生,無關青春,無關幸福,而内容都是充斥着濃濃的金錢味道,在争論的話題裡他們内心世俗的欲望會被無限放大,眼中看到是什麼最掙錢,怎麼能快速的把錢收進自己的口袋。可能在坐聊閑談的時候,品着高檔名酒的同時就已經談攏了幾門生意。是以這個湖畔大學,更像是一群社會精英的交際圈,他們不僅可以在裡面擴充自己的人脈,同時也可為自己拉生意,形成合作共赢,有錢一起賺,這樣下去富人越富,窮人也會越窮。同時這樣的大學,一旦被馬雲把控前端,建立起自己的資本帝國,那樣的整個社會市場圈籠蓋在馬雲操控的大手之下,形成行業壟斷,隻要其中一環出現錯誤,就會給整個市場造成難以預料的動蕩。好在國家及時識破馬雲的詭計,立馬對湖畔大學采取手段,如今湖畔大學已經停止招生,學校也被荒置。從這裡我們看到馬雲建立湖畔大學想要為國家教育做出貢獻是假,他的背後隐藏的目的已經天下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