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均
“我當時打城市争霸賽的時候,現場基本沒有觀衆,就是100多台電腦,20多個隊在打,環境和現在(擁有大舞台、隔音房、觀衆席)沒法比……”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網魚競技場英雄聯盟城市賽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江西hmg戰隊與杭州ib戰隊分獲男女組冠軍。作為2014年參加過城市英雄争霸賽的選手,baolan的對比很強烈。
而比他晚一年征戰城市英雄争霸賽的ning也有相似的感受,“當時哪怕是打到決賽也沒人看,有時候現場隻有10個隊員,算上教練一共12個人。”
本屆賽事期間,baolan、ning這樣的s賽冠軍選手也親臨現場,在他們看來,正是有了這樣堅持舉辦的全國性大衆賽事,才撐起了中國的職業電競,才走出了許許多多今後的職業選手。
為更多年輕人提供上升通道
很顯然,作為一項大衆電競賽事,盡管起步略顯“寒酸”,但從2012年一直走到今天,卻成為了諸多職業選手的搖籃,不僅僅是眼前的baolan和ning,廠長、卷毛、柚子、無狀态、小傘等很多粉絲耳熟能詳的傳奇職業選手也都是從這裡開始追逐電競夢想的。
lpl官方解說緻幻說得很直白,對于很多熱愛電競的年輕人來說,是城市英雄争霸賽給予了他們一個平台。
“就拿我來說吧,剛剛大學畢業時,電競發展還不夠成熟,你沒有什麼機會去接觸,但這樣的大衆賽道讓我們擁有了體驗真實比賽的感覺,讓我們能夠走進來(這個圈子)。”
某種程度上,城市英雄争霸賽就是國内英雄聯盟項目發展的一個見證者和推動者,之是以能夠成功,長年的堅持與不斷的提升是關鍵。
主辦方網魚電競ceo董寅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從2012年開始舉辦第一屆賽事,當時行業當中缺乏水友賽(愛好者參與的比賽)的這種形式,我們覺得應該有一個能夠讓所有愛好者一起參與進來的賽事。”
網魚的初衷是為所有電競使用者打造一個一起娛樂、一起溝通的社群,而随着賽事的逐年舉辦,回報非常積極,這讓主辦方意識到——在辦賽的規模和标準向職業賽事靠攏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強化賽事中的專業通道。
“我們看到賽事中走出了很多職業選手、職業解說甚至教練,我們也想去嘗試專業路線。但無論是娛樂性質的,還是半專業性質、追求個人成長的角度,我們的賽事都應該滿足他們的需求。”
為此,網魚電競和lpl青訓營以及英雄聯盟職業賽事和俱樂部簽訂了合作事項,希望給賽事中具有成長性的戰隊和選手提供一個向職業晉升的通道。
ning也在現場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有志于此的年輕人,“既然已經走到城市争霸賽(最後階段)這一步,其實有一定的資格踏入職業了,可以再努努力,看看自己能不能打職業,我覺得這是更好的(嘗試)。”
baolan為城市英雄争霸賽眼下的盛景感到欣慰,交流中他還指出,這項賽事不僅滿足的是電競愛好者的需求,也是英雄聯盟職業電競發展的助力。
“現在生活節奏很快,大家都比較忙碌,端遊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玩了,像城市英雄争霸賽這樣涉及到城市、學校的賽事可以讓更多人關注這個項目、參與這個項目,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事實上也是為英雄聯盟職業體系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
讓年輕人接觸正規電競行業
和任何體育競技類項目一樣,英雄聯盟電競也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
擁有了廣泛的參與人群,豐沃的選手土壤,才能真正托起頂端的職業賽事和職業選手,城市英雄争霸賽恰恰很好地扮演了這個打地基和銜接的角色。
回顧過去幾年的s賽,lpl賽區能夠在世界版圖占據愈發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年輕選手不斷湧現是一個關鍵。
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歐洲戰隊vit就得到過類似的答案,“中國總能冒出很多優秀的年輕選手。”
在董寅鳴看來,兼顧所有愛好者娛樂休閑和專業發展的不同訴求,符合當下行業内倡導的“全民電競”理念,也是城市英雄争霸賽的賽事精髓。
在這樣的定位下,網魚競技場旗下的電競項目覆寫了《英雄聯盟》《永劫無間》《cs:go》《雲頂之弈》多個項目,參賽人群不斷擴大,2019年已經達到了26萬人次,其中高校參賽者也非常踴躍,今年的賽事闖入全國四強的戰隊就有兩支來自高校。
知名主播青蛙表示:“大學生群體對于電競非常熱愛,我在做主播前一年也是打了高校聯賽的。我是廣财的,還記得那個時候打廣東工業大學的,每次都打不過……其實作在高校戰隊的水準很高,也有專門的教練,已經不像以前了。”
當下電競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熱愛的競技項目之一,如何讓年輕人可以接觸到正規賽事,并且有機會加入到電競行業中,城市英雄争霸賽這樣的大衆賽事做出了榜樣,也為未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