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維澤 97後年輕偶像原創實力顯現

作者:Beiqing.com
蔡維澤 97後年輕偶像原創實力顯現

蔡維澤一路憑借原創作品進入了四強。主辦方供圖

上周五晚,《明日之子》第二季四強廠牌争奪戰上演。蔡維澤、鄧典、張洢豪、斯外戈、田燚五位選手在個人車輪戰考驗後,第二輪又迎來了袁娅維、徐佳瑩、曾轶可、孟美岐、周潔瓊五位“師姐幫唱團”。最終,張洢豪遺憾離開,田燚則拿下本期最強廠牌,追平蔡維澤創下的最強廠牌紀錄。

自6月30日第一期節目正式播出以來,《明日之子》第二季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已經為華語樂壇輸出了不少優秀原創曲目。其中,“創作擔當”蔡維澤的貢獻不容忽視——從首次亮相便驚豔衆人的《5:10a.m.》,到本期獻唱的第一首情歌《流離的時間與流離的你》,在某種程度上,蔡維澤已經成功進入了97後偶像的“引領”行列,與新時代音樂人們共同踏入流行之門。

小衆vs主流:獨立思考造就音樂審美

蔡維澤一直認為,他在做的音樂比較小衆,“隻有找到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的平衡點,才有可能會變成主流。”而支撐這個平衡點的杠杆,就是《明日之子》第二季。

隻身來大陸參加一檔節目比賽,對蔡維澤而言,也許并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他是當代台灣青年的典型代表,也擁有着年輕音樂人的慣常苦惱——當下的市場環境,能夠給予新人的機會非常少,這總是讓他對自己未來要走的路,陷入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懷疑中。他說:“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不知道該怎麼去實作自己的夢想”。

2015年,蔡維澤剛進入大學不久,他就有感而發的建立了樂隊“傻子與白癡”。“傻子代表的是内心裡最不會社會化的那個我,白癡是被衆人與潮流影響的自己,一個很傻,一個很白癡。”從此含義中,大概可以窺見這個不善言辭的青年獨立思考時的模樣,而他也把這些心路曆程寫成了曲,唱成了歌,造就了舞台上那個音樂标杆性十足的酷仔。

不變vs萬變:原創實力決定長遠發展

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賽道星推官華晨宇在評價蔡維澤的原創時說道:“以不變應萬變”。的确,從第一次亮相至今,觀衆可以透過蔡維澤頗富故事性的音色,辨識出他濃重的個人特色。但是,在不同的曲目之間,蔡維澤又置入了不同的情緒與細節——《5:10a.m.》裡的迷幻色彩,《十九》中的民謠元素,《視線所及隻剩生活》裡的後搖氛圍,以及《流離的時間與流離的你》中的旋律流轉……蔡維澤用淡淡的叙事口吻以及略帶生澀的孤獨氣質,完成了一次次豐滿的歌曲演繹和舞台表現。

在蔡維澤之前,南韓的“hyukoh”,中國台灣的“草東沒有派對”等新世代音樂人,利用自己的音樂審美與原創實力推翻了某些獨立與大衆間的壁壘。而在2018年的當下,縱使新人層出不窮,但在97後的年輕一代偶像中,依然鮮少原創音樂力量。蔡維澤的誕生,恰好用他的作品喚醒了97後原創音樂人的未來希望。

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一期節目播出後,蔡維澤轉發了賽道星推官吳青峰的微網誌,坦白21歲是自己不知道要幹嘛的人生節點。但如今,經過數個月在節目中的曆練之後,他應該早已在努力與創作中找到了方向。

采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