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丨“道地戰,嘿!道地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作者:光明網

編者按: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訪紅色聖地,緬懷革命英烈,講述紅色故事。讓我們重溫總書記講述的黨史故事,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丨“道地戰,嘿!道地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丨“道地戰,嘿!道地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丨“道地戰,嘿!道地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2020年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5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謝環馳 攝

“道地戰,嘿!道地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這是經典影片《道地戰》的插曲,描述了抗日戰争時期軍民團結,創造性地運用道地戰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景況。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鬥争進入困難階段,日僞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儲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遊擊戰争,開始挖掘和利用道地對日僞軍進行鬥争。

1941年冬初,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冉莊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單口隐蔽洞(俗稱蛤蟆蹲),很快遭到日僞軍的破壞。民兵把單口隐蔽洞改造成能進能出的雙口隐蔽道地,但仍不能有效地進行戰鬥,多數道地又遭到破壞。

後來在戰鬥中,冀中平原道地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道地内設有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闆、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隐蔽、轉移,又便于依托作戰的道地網絡。

1942年夏季反“掃蕩”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号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道地的活動。

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義井鎮西南約10公裡的山底村,儲存着我國目前最完整、最長的抗日戰争時期道地遺址——冀南山底抗日道地戰遺址。20世紀50年代拍攝電影《道地戰》時,采編組和攝制組曾多次在山底村實地考察、采訪,許多故事情節取材于此。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全黨同志要做到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學黨史、悟思想

辦實事、開新局

以昂揚姿态奮力開啟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文字:李繼偉

來源: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