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寶薊局,清鹹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清代直隸薊州(今天津薊縣)之鑄錢局,原稱薊州局,清順治二年立,雍正年間廢。鹹豐四年時,因軍事需要,在直隸馬蘭鎮複立,改稱寶薊局,閏7月開始鼓鑄鹹豐錢,錢文依部頒式。

因改輕鑄錢分量、私鑄成風,加之原料缺乏、面值大,鑄工粗糙,“外來商民罷市,兵丁不願用”等導緻推行難,于當年12月停鑄,看似鑄造近半年,實則鑄造僅為3個月餘。是以,寶薊局實際鑄造的鹹豐錢存世量皆少,收藏難度較大,頗受鹹豐系列錢收藏者之追捧。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鹹豐年間寶薊局鑄錢時間雖短,然亦是鑄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三種寶文錢。其面值為通寶小平,重寶當十、當五十,元寶當百。譜載,寶薊局鑄錢中有當百大錢,乃遺存稀罕式,從譜載對該式錢的較高定級和收藏實踐來看,其确實遺存比較稀少,不可多得,尤其是其中的部頒式樣錢,更為難得。

是故,今日賞泉,特将愚帳中所藏這品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擇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鑒賞,與泉好們共賞之。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首識書相。清晰可識,本品面文“鹹豐元寶”四字,楷書書體,直讀,背滿文“寶薊”,漢文當百。可見其字楷書書寫中規中矩,筆劃清晰,起頓有力,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協調,整體書相筆劃較為纖細,間隔有距,十分端莊俊朗,鹹豐錢部頒式共有之書相特征鮮明。藉此,無需細表,品文識書,以其端莊書相辯之,其乃寶薊局官爐出品樣錢,自是開門不疑。

次觀鑄相。輾轉品,可見其鑄制規整有加,直徑為53.14毫米,重約64.65克,厚薄适中,當百型大錢制式,然較之流用品其徑重略大。觀其其鑄相,其鑄體方圓廓正,平整地章,穿輪幹幹淨淨。複觀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幹淨利落,輪邊穿口皆修整到位,顯示出樣錢之應有品貌。顯而易見,觀鑄識體,本品規整鑄相顯示其乃寶薊官爐出品,正樣無異,其門再開,無話可說。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再察鏽相。展目本品,乃為熟坑鏽相,錢體無鏽,然大部分則為包漿皮殼縛裹。其漿質皮殼可感十分的老道,可謂一眼透熟,分布亦是深淺相間,自然而不單調。細察其漿質,緊實不虛。複察其材質,乃為黃銅質地,銅色彰顯是熟舊。故而,無需贅述,辯鏽識漿,本品鏽漿之相,可謂昭然一派自然天成,僞不能及,其門不叩自開,不在話下矣。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綜上所述,一番鑒賞,稍有泉識者,皆不難看出此枚“鹹豐元寶寶薊當百”大錢,當為一眼開門見山之品,毋容置疑,是品好藏。前述,此錢雖有譜載,然因寶薊鑄期甚短,故品遺量薄,時至今天,收藏也是不易。特别是樣錢更是鳳毛麟角,公展罕見,是以,其更加值得珍惜收藏矣。

稀罕的清代《寶薊局鹹豐元寶當百樣錢》鑒賞寶薊當百美樣錢 珍稀有品難得見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