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久違了!cec的皮帶驅動cd機。

目前日本cec在産的cd轉盤/cd機/解碼器品類不算太多,轉盤有旗艦tl-0 3.0、tl-3 3.0(也就是海外版的tl-2n)、tl-5三部;cd機隻剩cd-5一部。解碼器有da-3ex(也就是海外版的da-sl)、da-5二部,傳說中的旗艦da-0 3.0在官網上并沒有多做介紹。你可能不知道,cec也做過功放,以獨家的digm與lef線路推出過甲類輸出190瓦/8歐姆,256瓦/4歐姆的amp6300合并功放,共使用15a的功率晶體16隻,機箱由大量複合材料組成。隻不過這與發燒友想象中的大怪獸不太一樣,看起來斯文的很,是以似乎沒有受到重視。更稀奇的是cec曾推出過一部膽機tube53,每聲道以6l6gc推挽輸出20瓦功率,輸入與初級放大都用12au7雙三極管。你别問了,這部電子管合并功放我也沒見過,據說在東京的新宿西口總店、有樂町、橫濱等big camara電子量販店還有機會可以試聽。過去我隻聽過cec初代的tl-1轉盤,還有便宜的tl51z cd機,旗艦tl-0買不起,而tl51z記得有一個小問題,當讀取時間超過74分鐘的CD光牒時偶有不穩定情況,是以對cec實在不算熟悉。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這部轉盤的日本國内編号是tl-3 3.0,除了旗艦tl-0之外,目前cec的轉盤、cd機外觀極其相似,都采用上方置片推拉窗的設計

有段時間cec似乎消失在大衆眼前,沒錯,2000年從三洋電機獨立出來後,cec的境況并不好,饑不擇食下推出過一些普及産品,生産地也轉移到亞洲地區,結果就是離發燒友越來越遠。2017年cec申請重組,引入新的資金後cec開始整頓目錄,隻保留具有競争力的,停掉一大堆我們都記不住型号的産品,并且讓生産線回歸日本,終于鳳凰涅槃重新煥發生機。當然cec最大的賣點皮帶驅動cd系統被繼續發揚光大,搭配獨家研發的superlink接口,形成一股後cd時代的新勢力。而最讓人感動的是,cec并沒有把價格定得高不可攀,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一套售價才七萬多元,其整體表現卻與esoteric、accuphase、luxman等日本一線品牌不遑相讓,甚至還更有韻味。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cec獨門的皮帶驅動系統

有韻味?是的,從皮帶驅動結構的浮想翩翩、上方置片的操作儀式感,到寬松流暢又通清透明的聲音表現,cec的cd機與轉盤會讓人暫時忘記黑膠唱片。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是除了旗艦tl-0 3.0轉盤+da-0 3.0解碼器之外排名第二的大哥,鑽油台式的tl-0 3.0轉盤就不用說了,重量近20公斤的電源分體結構,光cd鎮就重達460公克,可以想見其皮帶驅動系統威力有多強大。至于神秘的da-0 3.0解碼器,使用與美國msb合作的32bit/384khz dac,模拟放大加上輸出變壓器,當然也使用cec的superlink接口,外觀非常漂亮。仔細分一下,就會發現cec與msb的設計概念有相似之處,他們都認為s/pdif格式不夠好,msb把接口稱為pro i²s,可以傳輸目前業界最高分辨率的pcm與dsd,而且幾乎完全消除時基誤差。msb使用自己開發的r2rladder dac,靠精密電阻串疊排列,将數字訊号利用電阻串疊起來的階梯調變成為模拟信号,随着bit數增加,階梯要成倍增加,同時要維持電阻的精密配對,絕對是知易行難的設計。msb的設計又有不同,除了數字噪訊極低,不需要很陡峭的濾波來濾除高頻噪訊,聲音聽起來會更自然,而且他們還一口氣用了4-8個子產品組成差動式結構,加上一對sharc dsp執行msb自己開發的聲頻與數字濾波,可以把字元長度拉到80 bit,凸顯了我們平時忽略的高低音細節。由于cec的解碼器名氣不如皮帶驅動轉盤響亮,我的意思是請發燒友以後要好好關注,cec會有出人意表的成績。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仔細拆開後可以更清楚看到cec所謂的雙皮帶驅動,一個馬達帶動cd旋轉,另一個馬達透過齒輪移動雷射頭

先來說說cec獨家的superlink接口。現行的s/pdif(索尼飛利浦數字接口)和aes/ebu(音頻工程學會/歐洲廣播聯盟)系統通常用于同軸和光纖輸出,通過同一根電纜傳輸音樂和時鐘信号,是以容易出現抖動與信号互相幹擾。cec的superlink通過4根線分開傳輸這些信号,無需進行傳輸的編碼與解碼過程,利用解碼器的時鐘實作轉盤與dac完全同步,最大限度地減少傳輸過程中的失真與劣化。而i²s是飛利浦在1982年制定針對數字音頻裝置(如cd播放器、數位音效處理器、數字電視音響系統)之間的音頻資料傳輸而制定的一種總線标準,采用獨立的導線分離傳輸時鐘與資料信号,避免了時基失真。i²s有3個主要信号:

①串行時鐘sck,也叫位時鐘(bclk),即對應數字音頻的每一位資料,sclk都有1個脈沖,sclk的頻率=2×采樣頻率×采樣位數。

②字段(聲道)選擇ws,又稱為lrck,用于切換左右聲道的資料。lrck為“1”表示正在傳輸的是左聲道的資料,為“0”則表示正在傳輸右聲道的資料。lrck的頻率等于采樣頻率。

③串行資料sd(sdata),就是用二進制表示的音頻資料。有時為了使裝置間能夠更好地同步,還需要另外傳輸一個信号mclk,稱為主時鐘,也叫系統時鐘(sys clock),是采樣頻率的256倍或384倍。

但因為i²s格式沒有強制規定接口标準,是以每個廠家使用的接口都不一樣,cec使用4條bnc同軸線,它們的作用分别是

①mck(主時鐘master clock):主時鐘由解碼器負責,cd轉盤跟随同步。

②bck(位元時鐘bit clock):将數字信号提取(采樣頻率等)所需的位時鐘從cd轉盤發送到解碼器。

③lrck(左/右時鐘 left right clock):發送識别左右信号的l/r時鐘(字時鐘)。

④data:轉盤向解碼器發送數字信号。

舊款的superlink是一個9針的d-sub接口,新款的superlink改用4條75歐姆bnc線,理論上用i²s傳輸時線材就不是非常重要,原廠附了一組标準線,有機會也可以嘗試發燒一下。要享受superlink的好處,隻能用一整套cec産品,如果隻單獨買cd轉盤或解碼器,那就很抱歉了。這時可以隻連接配接bck一個接口,替代s/pdif同軸,不過可以相信我,以superlink連接配接聽到樂團規模感陡增,畫面透明度提升,音樂情報量爆發,弱音表情更加豐富的效果時,你一定會抛棄s/pdif傳輸的。可以這麼說,用普通同軸線連接配接時,這套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隻是物有所值,聲音寬松中性而已。換用superlink連接配接後,我認為cec有機會和貴上2-3倍的其他産品競争,因為難能可貴的高雅音質與綿密華麗音色都出現了。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接下來分别讨論一下cec tl-2n轉盤與da-sl解碼器。tl-2n是已停産的tl-3n後繼産品,同樣是頂部滑窗置片設計,應該說目前cec的轉盤與cd機都統一造型,不看編号還很難分辨。實際上tl-2n有了不少進步,包括一個重新設計的雙皮帶驅動器,黃銅鑄造的cd鎮由70mm/330克提升為120mm/380克,操縱更加有信任感。入門級的tl-5轉盤隻有一組用于主軸的皮帶驅動器,神奇的是結構很簡單,但聽起來已經和普通cd機有所不同。tl-2n隐藏在中央黑色玻璃下的皮帶驅動器表面上隻能看到一條皮帶,但結構要複雜得多,不僅CD光牒由皮帶帶動旋轉,雷射頭也由皮帶定位。因為每個馬達在轉動時都會産生磁極震動和不斷變化的強大磁場。在雷射頭附近肯定有影響,把二者分隔開再以皮帶做軟耦合,好處很明顯。重而大的cd鎮最大程度降低了CD光牒的晃動,cec又在馬達與主軸下方加上大約3mm大的彈簧支架,讓tl-2n有着如同黑膠唱盤一樣的精密結構。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tl-2n轉盤的右半邊仍是空的,國外有人利用這個位置加裝一組線性電源,據說效果改善非常大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cec一向都采用線性電源結構,50va的環形變壓器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線路闆下半部分負責控制光驅,上半部分提供衆多數字輸出,包括 i2s 或superlink,以及一個時鐘輸入

改良後的驅動器與伺服線路讀取速度變快,自己刻錄的CD光牒即使表面刮花了都能迅速讀取,而時間将近80分鐘的超容量cd也沒有問題。這些改良也能讓轉盤更精确,不受幹擾地讀出有價值的資料,最終導緻更加自然和音樂性的再現。發燒友提到所謂冷硬的“數位聲”,它不是cd中固有的成分,通常是由播放裝置産生的,來自電源的幹擾和其他影響互相疊加在音樂信号上,加上傳輸過程産生的失真,是以我們聽到不喜歡的聲音。tl 2n的雙皮帶驅動是否能100%讀取CD光牒上的資料,或者具有音樂性優勢?結論有待觀察,然而這已經是我近年來聽過最好的cd驅動系統了!它很安靜卻不死寂,它很穩重卻又活生,它反應靈敏同時細節豐富,它音色閃耀着淡淡銀光卻又不過于剌激銳利。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我嘗試把tl-2n轉盤連接配接到vibrato model one合并功放上,享受到聲底柔美細膩,高頻有如絲綢般柔順延綿的特殊美感,不是很驚豔但耐咀嚼,越聽越順耳。這部轉盤人聲部分帶着日系音響清甜、柔和、精緻特色,滑順中帶有水份卻不會過于肥膩,有别marantz那種豐厚與磁性。若說marantz帶出女人成熟撫媚的風格、那cec就有如少女般天真浪漫。低頻方面cec走的同樣是日本和風,線條清楚幹淨,能很好表現出大提琴質感,收尾速度較快,量感不是特别豐沛飽滿,下潛的力道也比較克制。換來的好處是音場開闊龐大,空間描繪能力很強,管弦樂的樂器編制排列清楚、定位清晰,大音量時完全沒有剌激壓力,當然這跟它較柔和的聲底有關。這麼看來tl-2n轉盤會被歸類到發燒友所謂的“日本蘿蔔聲”嗎?不不不,實際上cec聲音更接近歐洲風格,有着瑞士goldmund的影子。來一段rr唱片的《老人與海beachcomber》,fennell與達拉斯管樂團火力四射,18首音樂會當作安可曲的管樂獨幕喜劇風味多樣,管樂火辣激昂的無窮魅力被發揮到極緻,rr的錄音更表現出絕佳的透明感與豐富的層次感,快速的反應與超大的動态表現讓人聽得大呼過瘾!tl-2n轉盤展現的氣勢十分磅礴、舞台開揚寬大,背景深沉黝黑,幾段大鼓擂擊結像立體有形,速度适中流暢,高音溫暖有肉。不過,瞬間的沖擊力,還有大開大阖的動态起伏,cec似乎表現得斯文些,它表現的音樂很有躍動感,但我喜歡更有力更凝聚更豐滿一些。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da-sl解碼器的日本國内編号是da-3ex,從已停産的da-3n更新而來,最大的改變是換用更新的解碼晶片,去除音量控制。da-sl解碼器的數字濾波器可以在高頻範圍内具有優良頻率特性的平坦(flat)和具有自然阻尼特性的脈沖(pulse)之間切換,同時抑制jitter失真

這是以aes/ebu接口連接配接的效果,換上da-sl解碼器以superlink連接配接,會讓人以為是換了一套器材。tl-2n轉盤的數字輸出還有aes/ebu、rca同軸和tos光纖,當然首選建議用superlink,雖然沒有機會嘗試更換其他線材,我已經覺得i²s傳輸就是天堂!這時整體聽到的聲音更溫暖、更清晰、更幹淨、更飽滿、更濃烈、音樂表情更豐富更有感染力。dg唱片小提琴女神慕特演奏的舒伯特《鳟魚》五重奏,2017年六月與幾位年輕好手在德國巴登巴登音樂節劇院的實況錄音,來自南韓、德國、斯洛伐克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樂手,彼此激蕩出新的火花。整套cec的給人的感覺也是新鮮有趣,五個人的演奏更多甜蜜融合與共鳴,而不會各行其是,cec設法将聽衆更強烈地吸引到音樂中。tl-2n轉盤+da-sl解碼器的低音更松容有彈性,鋼琴聽起來更悅耳,樂器周圍的陰影與空氣更多,對我們的耳朵來說更少緊張和遲鈍,會覺得音樂會現場理應如此。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由于cec使用特殊的螺絲,我們無法打開da-sl解碼器,這是舊版的da3n内部,可以看出模拟輸出部分都是全平衡式架構

da-sl解碼器同樣是已停産的da-3n後續産品,最大的不同是解碼晶片從ess公司的es9008更新為es9028pro,取消了耳機輸出與一組可變音量輸出,數字輸入的同軸、aesebu、光纖、usb接口同時取消,隻剩superlink,cec藉此告訴大家,這才是最好的!cec對解碼晶片并沒有固守的堅持,過去dx-71 mk1解碼器采用burr brown多比特的經典晶片pcm1704,然後在dx-71 mk2轉而采用npc sm5865cm,後來的一體式cd機tl-51xz也用npc晶片。ess公司的es9038pro是行業内參數名額最高的晶片之一,內建了s/pdif接口,通過采用采樣率的異步轉換技術的jitter消除電路,與前端傳輸jitter去耦合,有很大的jitter容忍度;hyperstream專利調制器能使sigma-delta調制器克服一些暫态的非常線性,外加其它的一些技術,如失真矯正、8通道可随意切換的差分dac、專用的超低噪聲線性電源等,有許多的優勢。es9028pro與es9038pro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晶片(包括功能和晶片包裝、引腳),隻在兩處可以發現到差别:一是輸出阻抗大于es9038pro;二是動态範圍、失真和噪聲的名額低于es9038pro一個級别。由于ess和akm公司的晶片推出時間較晚、技術較新,有較明顯的優勢,但晶片性能不完全等同于聲音的優劣,比如>120db的動态範圍,外圍電路要能夠實作這個性能并不容易,是以最終表現還要看整體設計。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da-sl解碼器改用ess公司的es9028 pro晶片,對分析力、信噪比都有所提升

由于da-sl解碼器擺明就是要搭配cec的轉盤,是以取消其他常用的接口,試聽時主要就搭配tl-2n轉盤,以superlink連接配接,數字濾波放在平坦(flat)模式。寫到這裡,不禁要再次提到superlink與s/pdif(不管是rca同軸或aes/ebu平衡)的差異,從主觀聽感來說,後者是“無色”的自來水,聽似中性少添加,實則還包含了一些混濁的雜質;而前者是“有韻味”的冰川礦泉水,更加晶瑩剔透,口感微甜清潤。很難用百分比數字來說明二者的差異,因為s/pdf會随着換用線材而有不同風貌,而superlink一下就讓人覺得接近完美了。不誇大其詞,使用superlink産生的天鵝絨般質感和自然度,相信所有發燒友都能一耳分辨,現在整體聲音更飽滿、更堅實、更自然、低音更有權威感,動态與沖擊力也令人滿意,我認為這才叫天作之合。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這個重達380克的cd鎮,大概是我用過除denon之外最重的家夥,重壓之下cd還能震動嗎?

有次在廣州交響樂團錄音棚聽鄧奕堅的錄音,堅叔隻用專業tascam錄音機連接配接adam有源監聽音箱,發出令人難忘的自然和穩定聲音,從hi-fi角度來說可能不太過瘾,但那是極其真實豐富的效果,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提供了非常相似的表現。它們有着非常豐富的音樂情報量,即使在我們滾瓜爛熟的穆特演奏《卡門幻想曲》中,仍然可聽到一些新鮮的,不太熟悉卻又活潑生動的表情。偏向中低音的平衡度特别适合古典音樂,與大部分數字音源相比,cec鋪陳出堅定穩固的下盤,讓所有樂器在其上揮灑耐聽又悅耳。爵士樂也沒問題,套鼓、貝司、小号、人聲的表現方式甚至比黑膠唱片更有“模拟味道”,而背景更甯靜,音場刻畫更精細,立體感更強烈,這恐怕會超過很多黑膠系統哦!

而我也注意到,cec表現音場的方式寬大遼闊,聆聽者的位置卻比較靠近舞台,也就是我們聽到的樂器更貼近、更真實、更容易分辨演奏者的技巧與音色的不同。以意大利fonè唱片三十周年紀念cd為例,錄音師giulio cesare ricci一直用1947年及1949年的neumann單點麥克風u47、u48和m49,它們都具有自然和透明幹淨的高音,而且有極佳的雙麥克風聲場效果。fonè專長是古典音樂,特别的是他們從來沒有釋出過在錄音棚制作的唱片,錄音地點有别墅、教堂、劇院和鄉間大屋等。透過cec欣賞fonè唱片以極簡方式錄制的12首小編制音樂,小提琴與大提琴音色之曼妙就不說了,伴奏鋼琴襯托出不同空間的自然聲學特性仿佛我們坐在正确的最佳位置上,或者說我們就是麥克風擺設的位置,一覽無遺的聽着各種演出,感染力非常強烈。

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

也許我應該說,cec tl-2n轉盤+da-sl解碼器最大的殺器除了溫暖柔美的音色、更關鍵是表情與感情細微驚人的變化,在其他cd組合上很難聽到這樣的聲音。它會讓人立即想融入音樂中,哪怕是姚櫻格的cd也一樣,它有高明的“催情”力量,聽着cec神奇的皮帶驅動系統,會暫時忘記所有黑膠唱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