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
“羞花”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别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她們之間有什麼故事呢?去旅遊的話,有哪些相關的地點?旅遊攝影的四大美人系列将逐一為大家提供便利。有生之年,或許有機會去參觀一番。
此篇為最後一篇,四大美人系列4楊玉環“羞花”。

人物簡介
楊玉環生于開元7年(719年),别稱楊貴妃,國色天香,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宮廷音樂家和舞蹈家。個人經曆比較傳奇,祖父曾是隋朝的官員被李世民殺害,後來因為姿容出色21歲時成為了壽王李瑁的妃子。後來被李瑁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皇帝唐玄宗看中,先是用計謀讓楊玉環出家,後來又下诏讓她還俗,接入宮中後冊封為貴妃。從此萬千恩寵于一身,甚至家人也恩榮不斷。楊貴妃期間有因妒而觸怒過玄宗,以緻兩次被送出宮,但玄宗難以割舍,可惜後來正史記載安史之亂被賜死于馬嵬坡(今陝西興平)。牡丹花是楊貴妃的花卉化生,代表其雍容華貴和國色天香的大氣。後世關于楊貴妃的詩詞、小說、歌曲和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李白作《清平調》寫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還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白居易作《長恨歌》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從1927年的影視《楊貴妃》開始,至今已經有超過35部影視作品中出現楊貴妃為主或為輔的劇情。
傳說故事裡的楊玉環
出生地的争議
楊貴妃的出生地有很多争議,包括華陰縣(陝西華陰)、永樂縣(山西運城)、蜀州(成都崇州)、容州(廣西容縣)、虢州阌鄉(河南省靈寶市),其中虢州阌鄉是比較貼近的。
下落成謎
楊貴妃之死有很多種說法,唐玄宗白绫賜死,亂軍殺死,吞金而亡等。曆史記載比較認同的是白绫賜死,據說楊貴妃在安史之亂随同唐玄宗出逃時,在馬嵬坡,陳玄禮為首的随駕禁軍軍士,認為楊貴妃禍國殃民,一緻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後來亂刀殺死了楊國忠。一開始唐玄宗不願意後來還是聽了高力士的勸說,賜死了楊玉環。楊玉環此時38歲,用白绫缢死在佛堂的梨樹下。後來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念念不舍也滿懷愧疚派人尋找遺體,未曾找到。
姓名由來
楊貴妃的真實姓名應該叫做“楊玉”。楊玉環這個名字一開始在《舊唐書》與《新唐書》裡沒有寫,《資治通鑒》也隻記載為“楊玄琰女”,死後100年左右,鄭處誨的《明皇雜錄》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來,楊貴妃的名字就确定為“楊玉環”。另外曆史研究發現楊貴妃的“玉奴 ”、“玉娘”、“玉環”這三個名字是真實存在的,其中的奴、娘、環三個字的用語都是不同時期對楊貴妃名字的一種襯托。玉奴,是據說她兒時的愛稱;玉娘,則是她冊封前的尊稱;玉環帶有調侃性質,是她冊封貴妃、身體發福後人們對她的戲稱。
玉環羞花
楊玉環羞花的典故傳言其實是有一種“含羞草”。傳說楊玉環一開始入宮的時候,因為見不到皇帝而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在宮苑賞花,無意中碰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害羞地”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都自慚形穢,羞得擡不起頭來。後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并封為貴妃。在這之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
妃子一笑
據說,楊貴妃愛吃荔枝,後來唐玄宗為了讨她歡心,到荔枝成熟的季節就命人快馬加鞭從廣東嶺南(也有四川或福建的說法)運送新鮮采摘帶有露珠的新鮮荔枝。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裡、十裡的驿站從四川(有的說從廣東、福建)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後來杜牧的詩《過華清宮三首》(其一)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想象一下,傾國傾城的佳人在食用荔枝搭配美酒佳肴時,“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她對着唐玄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的場景。曆史定格在這一刻,形成了一幅絕美畫卷。
貴妃醉酒
據說楊貴妃在某一天和唐玄宗有約第二天一起到賞花亭賞花飲酒,然而第二天遲遲沒有等到,後來聽宮人傳報皇帝去了江妃那邊。于是她在氣惱的情況下,借酒澆愁,忘乎是以,放浪形骸,媚态百生。場面也被宮人難以忘懷,後來,貴妃醉酒就成為了楊玉環的一大名場面。
美容秘術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楊貴妃的美不僅僅是渾然天成的自然美,還有後天美容的加持。比如楊貴妃摒棄了濃妝豔抹,講究淡妝輕掃,顯示人體自然美,這樣也避免了古代化妝品鉛和汞的中毒,提前避免了皮膚老化;楊貴妃鐘愛溫泉沐浴和拍打。她和唐玄宗在華清池享樂的同時,她常命人把牡丹丹皮、桑葉、荨麻等浸入水中,進而鎮靜神經,促進肌膚再生,使之滑膩光潔,沐浴的時候也常常拍打全身的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肌膚機能;她還常常食用适量的荔枝,補充營養,益心脾、養肝血,益人顔色。内外皆調的情況下,楊貴妃也越來越美,深得唐玄宗的迷戀。
皇後之謎
非常奇怪的是,楊貴妃深受恩寵卻沒有被冊封為皇後。其實通過史書記載,不難推測,一方面本來唐玄宗就是通過一些手段從兒子李瑁手中搶過來的,唐朝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異常開放,沒有人敢說什麼,他為了安撫李瑁,先是給李瑁指婚,後來又克制不了對楊貴妃的寵愛,愛屋及烏之下,提拔了她好多親戚朋友做重要官員。但是因為綱常倫理,他一直無法把搶來的兒媳變成真正母儀天下的皇後,而且他這樣還容易激發李瑁怨氣,引發政變,另外楊貴妃的親戚朋友已經在朝廷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政治力量,冊封她做皇後有很大的風險,會影響朝堂的穩定。最重要的是楊玉環和唐玄宗在一起後,一直沒有子嗣,皇後的兒子未來是要被立為太子的,沒有子嗣的楊貴妃沒有理由被冊封,後來直到楊貴妃被賜死于馬嵬坡,依然沒有機會被追封。
追尋楊貴妃的足迹
楊貴妃墓
位于陝西鹹陽市興平嵬市馬鎮西500米處,有楊玉環的衣冠冢,墓是半球形的,高有3米,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一開始墓是沒有青磚包圍的,後來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貴妃粉)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得面部肌肉細膩白嫩。後來不斷有人效仿,墓堆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後來為了保護墳墓,隻好用青磚将其包砌。
楊貴妃故居
位于山西省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東向100米處。是近百畝的仿唐民居,是一座類似城堡式的獨宅三進院落,依山勢而建,南北走向,可瞰黃河。建築分堡門、下院、中院、上院、西花園、貴妃池,自下而上,建在一條中軸線上。
唐華清宮
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華清宮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執政以後。裡面可以看唐玄宗禦賜楊玉環的“貴妃池”遺址,儲存較為完善。
最是帝皇之心留不住,說什麼“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在權利和危機到來的時候,那個對楊貴妃恩榮一身的男人,還是選擇了放棄她,他強取豪奪的時候有多奸猾,他放棄的就有多迅速。可歎楊玉環命運終究是轉手與男人之間,最後還是被辜負,而香消玉殒。美人命短,紅顔薄命之是以容易成為一種常态,還是因為她們過分的美貌引人犯罪。美貌不是原罪,她沒有理由被辜負,命運總是喜歡和無可奈何的人開玩笑。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她真的如傳說一樣,變成蓬萊宮中的“太真”仙女,跳着自己喜歡的霓裳羽衣舞。
說在後面:
四大美人系列完結,有你最喜歡的美女嗎?
無論美醜,一開始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外貌,但是要長存于人們的記憶裡,需要更多的是有意義的美。或許是巾帼不讓須眉的西施,或許是為國和親的王昭君,或許是大義凜然的貂蟬,或許是癡情一片的楊貴妃。她們都值得被記住。也許她們并沒有傳言的那麼美,但是在推動曆史的情況下,她們的一舉一動都加持了美貌,成為了真正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