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作者:汗青史籍

科舉制度最先是在隋朝開始出現的,随着唐、宋的不斷發展,在明朝的時候達到巅峰,然後到了清朝又開始衰敗下來,林林總總存在了上千年時光。

明清巅峰時期的科舉,文人們首先要通過縣試,再到府試,曆經層層選拔,隻有得到了童生的身份,才能夠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考試的内容大家也不陌生,主要考察的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的思想著作,其中八股文就是一種主要的文體。總的來說,八股文就是雜糅了散文寫法和近體詩的格律出現的一種文體。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蒲松齡我相信很多人對他并不陌生,他的聊齋志異可謂是一大經典,還被翻拍了無數遍,流傳下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鬼怪故事。

在他的一生中足足經曆了15次科舉考試,到了晚年,頭發已經花白,眼睛也開始變得模糊,他科舉的夙願都還沒有完成。

大家都知道他的才華橫溢,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斐然,但為什麼他在面對這八股文的時候,竟會屢屢敗下陣來?這讓無數考生都抓耳撓腮的八股文究竟有多難呢?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考試分為三場,重中之重就在第一場,後面兩場甚至說就是走個流程,回答怎樣并不十分重要。八股文雖然并不會在科舉的三場考試中都用到,但它卻是考試最重要的考察點。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要有固定的八個部分,文體也有相應的格式要求,而且文章題目要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片段。另外也不能用風花雪月等一些不雅的典故和詞彙侮辱聖人。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八股文章内容,要求考生按照古人孔孟等說話的方式書寫,其中就連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程度以及聲韻的高低起伏,甚至連全文的字數都有着嚴格的限制,是絕對不能夠自由發揮。

在後四個部分中,每個部分還有包含兩股對偶排比的語句,這算下來恰好就是八股。

可以說在所有考試内容中,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一點。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當然光憑這樣空泛的介紹,或許很多人還不能切身地體會到科舉八股文的難度,那我們倒是可以參考康熙年間流傳下來的一張八股文科舉考卷。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在康熙十二年,會試的題目是孔子對顔淵說過的一句話。

大概意思就是,當你在仕途上得到重用的時候,就放心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不必擔心自己的光芒太盛;而當你受到冷落的時候,也不用忙着展示自己,此時應該韬光養晦,等待機會來臨。孔子感歎,能做到這個的,也就隻有自己和顔淵了。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關于這個話題,讓我們來獲得會試第一名的書生韓菼是怎樣展開的

人有積一心之靜觀,初無所試,而不知他人已識之者,神相告也。故學問誠深,有一候焉,不容終秘矣。 回乎!嘗試與爾仰參天時,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則行者乎,此其人非複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緩,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則藏者乎,此其人非複泉石間人也。 則嘗試拟而求之,意必詩書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連以志之,然吾學之謂何?而此詣竟遙遙終古,則長自負矣。竊念自窮理觀化以來,屢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餘以自處者,此際亦差堪慰耳。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這裡隻是韓菼答卷的後四個部分,也就是起股、中股、後股以及束股部分。

不知道對古文有研究的小夥伴對此有什麼評價,反正小編已經有些雲裡霧裡的了。

不可否認的是,八股文的複雜程度的确不小,由此可見那些榜上有名的文人才子究竟是有多麼優秀。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不過關于科舉考試八股文還存在很多的争議。因為八股文的格式要求非常嚴格,每年僅僅因為格式問題落榜的考生就有三分之一,相對來說比較殘酷嚴格。

除此之外由于它的考試範圍其實非常的狹窄,内容方向也都亘古不變,很多人抨擊這種方式就是一種文字遊戲,非常死闆,嚴重影響了大家的思維和想法。很多人究其一生追求的金榜題名,其實也并沒有那麼的榮耀。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然而科舉在部分世人眼中顯得有些雞肋,在皇室眼中卻是一個絕佳的制度。

一方面,畢竟科舉是考試,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機會都是絕對公平的,這也是絕大部分的有志之士,實作理想抱負的絕佳出路,另外朝廷也能夠借此機會,使用到更多有真才實學的人。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正因為八股文的條框很多,是以評閱官的判定标準也就比較統一,相比較現在主觀性很強的國文作文來說,會更少會出現争議,進一步實作了公平公正。

一方面因為科舉上榜的人都會得到朝廷的職銜,又因為考試的内容多來自于儒家思想,那麼這些新培養起來的官員思想行為都比較統一,都能夠很好的維護皇帝的統治地位。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

無論怎樣,科舉制度也都存在了上千年的曆史,存在即合理。

雖然有一部分人還持有意見,不過總體來說,科舉作為當時最公正最公平的選拔官員的方式,還是對當時的社會進步和推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也是那個時代最好的選擇了。

八股文到底有多難懂?這裡有清代會試第一名的考卷一看便知綜述八股文韓菼的答卷争論不休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