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電視劇《功勳》的第二個單元集,說的是以于敏為代表的科學家們研究氫彈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就不尋常,于敏本來打算申請留學,結果老郝找他談話,問他願不願意參加氫彈研究小組。
明明是一件非常鄭重的事情,但他們卻看了一場戲後,在賣早點的攤上邊吃馄饨邊做出決定的。
老郝問了,于敏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如此爽快,倒讓老郝有點吃驚。老郝問他,不需要再考慮一下嗎?答應了就意味着過去的一切成就全部歸零,要重新開始,還意味着在未來的日子裡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在做什麼事,甚至連家裡人都不能說的。
于敏說,在國家面前,其他都可以放到一邊。我們不欺負别人,但也要有不被别人欺負的底氣。
其實于敏很符合我對科學家的想象,沉迷于科研,腦袋裡裝滿了算法,對生活上的一些瑣事卻毫無招架之力,他不知道家裡的戶口本、醫藥箱放在哪裡,也不知道去幫家人挂号之前要先問清楚病症。很明顯,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
但于敏又颠覆了我對科學家的想象,他會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去指揮一群科學家下水捕魚,會在妻子餓得睡不着時給她念北京烤鴨的做法……
于敏是一個讓人佩服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身邊的人。他第一次去科學研究所,大家都看不起他,覺得他沒有留過學,沒什麼能耐,同屋的陸傑更是一度認為他是個貪小便宜的人。可是他敢質疑美國最權威的實體雜志裡公布的資料是錯的;他待人和氣從不斤斤計較,他之是以第一個去打飯、每次都要拿點蘿蔔條是因為他患有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隻有吃點東西才能緩解疼痛;當研究遭遇瓶頸,他讓所有同僚放假三天不準工作,他卻還一個人守在工作室苦苦思索……
毫無疑問,于敏是一個英雄,但很明顯,他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妻子玉芹一個人撐着他們的小家,還要每個月彙錢給他堂弟一家,連生孩子都是她自己挺着大肚子去的醫院。孩子長時間看不到爸爸,好不容易盼回了爸爸,他卻把媽媽辛苦攢下來的雞蛋拿去給同僚們吃了……最重要的是,他們都不知道于敏到底是在幹什麼,這份工作要求保密,可是對于家人來說卻是一份傷害,每次都要面對外人異樣的眼光。
但是,就是千千萬萬個像于敏這樣的人,舍小家為大家,才有了今天的中國啊。我們無法想象他們當時面對的困難有多麼艱巨,所有資料都是空白的,沒有任何相關經驗,全靠他們一筆一劃計算,一旦出錯就要全部重來。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卻還是在苦苦支撐着,毫無怨言。
氫彈終于研制成功,可這裡面藏着多少人的心血啊,很多人,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當氫彈研制成功的消息傳來,于敏很想買隻烤鴨、喝點酒慶祝一下,可是他卻沒辦法和家人分享這喜悅,因為這仍是機密啊。
感謝這些無名英雄們,向偉大的科學家們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