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戎钰
攝影記者 蕭颢
“夕陽黃昏雖然美麗,但是眨眨眼便會變成過去,是以我們要把握分分秒秒。”在2003年11月的人生最後一場演唱會上,歌壇天後梅豔芳用這句話和愛她的歌迷告别。45天後,年僅40歲的她不幸病逝,華語娛樂圈從此少了一位芳華絕代的巨星。
11月2日下午,電影《梅豔芳》在漢點映,将這段令人心碎的訣别原景重制,讓觀衆無不動容。影片監制江志強、女主角王丹妮也出席映後釋出會,講述為什麼這是一部非拍不可的電影。
為了18年前的承諾
用江志強的話說,《梅豔芳》是一部遲到了18年的電影。
作為華語電影最具影響力制片人之一,江志強是電影《卧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捉妖記》《寒戰》等華語大片的幕後推手,曾被《時代》周刊評為“亞洲最佳制片人”。但時光倒回到1984年,江志強還隻是一個寂寂無名的香港電影發行商,而彼時梅豔芳的人氣已經如日中天,在一次活動中,江志強大膽邀請“梅姐”為他發行的電影捧場,“梅姐”二話不說便答應,就此開啟了二人的君子之交。
2003年,梅豔芳主動緻電江志強,希望由他牽頭為自己拍一部“能留下來的電影”,江志強原本在張藝謀導演的《十面埋伏》裡為其預留了一個角色,奈何梅豔芳病情惡化,合作未能實作。斯人已逝,但這部沒拍成的電影成了江志強心中的遺憾,直至6年前“緣分到了”,江志強開始籌備電影《梅豔芳》。
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時,江志強回憶起18年前的那通電話,“梅姐說自己還有很多能量,她馬上就要開演唱會了,讓我一定看看,就知道她有多厲害。其實她年初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了,但她還是要把自己的精力留給這個世界上喜歡她的人。”時隔18年,江志強依然記得梅豔芳通話時的殷切語氣,以及對二人合作拍電影的期待。
作為最懂電影市場的投資人之一,江志強心如明鏡,他知道《梅豔芳》這樣的傳記片不太可能成為爆款,“我知道它在現在的市場裡沒有很大的希望,我也沒有把它當做一部商業電影來拍,我完全是為了那個承諾,既然我答應了梅姐,就要幫她完成。這部電影我們拍了好多年,香港電影除了王家衛沒有人會用這麼長時間拍一部電影,是以我的朋友都相信我,知道我們不是來消費‘梅豔芳’這個名字的。”
拉攏古天樂隻用2秒鐘
據極目新聞記者看片所得,《梅豔芳》拍得非常大膽,除了詳細刻畫了梅豔芳的幾段愛情經曆,還有她在ktv遭惡勢力“掌掴”被迫遠走泰國的戲份。在江志強看來,這些細節是讓梅豔芳人物形象豐富飽滿的必要條件,“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圈非常複雜的,她是最火的那個明星,躲不掉一些事的。是以她當時離開香港,陷入了事業低谷,甚至想過可能這輩子就這樣了。但她後來回來了,又站上了舞台,有了新的巅峰。”
《梅豔芳》中,影帝古天樂飾演梅豔芳生前摯友、著名服裝設計師劉培基,在片中表現出彩。據江志強透露,他把劇本發給古天樂後,古仔看完直接問他“你有什麼想法”,江志強也沒跟他客氣,直接發問:“第一,想讓你演劉培基,第二呢,我記得你很有錢,你能不能也投一點?因為這個電影很貴,但沒有把握能賺錢。”2秒鐘後,古天樂回答他:“好,這兩個都做。”
對于古天樂的答案,江志強其實并不意外。他與古仔相識多年,對其為人非常了解,“他這個人話不多,但其實私下做了很多事情,隻是你們都不知道而已。他在疫情期間也拿了很多錢出來幫人,但他從來不會說這些事。我一直都相信,他絕不單單是一個演員而已。”
溫柔地表達對梅姐的愛
江志強邀請了多位大牌演員助陣《梅豔芳》,卻啟用了模特出身的新人演員王丹妮飾演女主角梅豔芳。從電影呈現來看,王丹妮确實神似梅豔芳,尤其在表現梅姐講義氣、有擔當的特質時,細節處令人信服。
王丹妮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從參與教育訓練到完成拍攝,她與“梅豔芳”這個角色相伴了近4年,直到此刻仍像做夢一般。王丹妮笑着說,劇組最開始通知她去參加教育訓練時,她以為自己肯定是去陪跑的,“等确定是我以後,我其實非常害怕,隻有驚沒有喜,因為梅姐是一位這麼有地位、這麼有分量的傳奇人物,我怎麼能演好呢?”
好在,這份恐懼很快被創作興奮所代替,“既然接了這部電影,我就必須要做好,不能辜負團隊,不能辜負導演和老闆的期待,特别是不能辜負梅姐。”讓王丹妮開心的是,《梅豔芳》武漢點映會上,絕大多數觀衆都為她送上了喝彩,還有很多梅姐粉絲找她合影。
王丹妮坦言,在電影《梅豔芳》中,“王丹妮”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對梅豔芳的愛和心意,“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紀念梅姐,用這種溫柔的方式表達對梅姐的愛,是以我很幸福。”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