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為紅塵淪落人--《羊脂球》《金陵十三钗》中令我感觸頗深的風塵

作者:芸帙

羊脂球

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中篇小說

《羊脂球》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中篇小說。《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870年普法戰争爆發,普魯士軍隊攻占了魯昂城,有十個人同坐一輛馬車出逃。這十個人的身份很是特殊,分别是臭名昭著的奸商鳥先生和他的太太;大資産階級、省議會議員卡雷·拉馬東夫婦;省議會議員貝爾·德·布雷維爾伯爵夫婦;兩個修女;民主黨人科爾尼代和一個綽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前面三對夫婦離開魯昂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計劃和目的卻是一緻的—這三對夫婦都不會回魯昂了。十個人中最沒有地位的是“羊脂球”。

“羊脂球”是一個身材豐滿,容貌姣好的風流女子。

在馬車上,幾位有身份的闊太太得知了羊脂球身份後,對羊脂球的态度很是惡劣,她們悄聲辱罵羊脂球是賣淫婦、是婊子、是社會的恥辱。而這些闊太太的丈夫們則用一種看不起窮人的口吻大談特談金錢、吃喝。

馬車在路上行駛的很慢,颠簸了一整天的光景,車上所有的人都餓了,隻有羊脂球帶了可供自己三天的食物。羊脂球很大方地邀請車上所有的人都來分享她的食物,完全不計較先前這些有錢人對自己的鄙夷。很快籃子裡的食物都被瓜分光了,人們都擺脫了饑餓的困擾,于是人們對羊脂球的态度像肚子一樣發生了變化。先前的蔑視變成了親昵,辱罵也變成了誇獎。

馬車繼續前行來到了托特鎮,這裡也被普魯士軍隊侵占了,普魯士軍官扣下了馬車,檢查了所有人的身份。

普魯士軍官要羊脂球陪自己過夜。羊脂球面對侵略者的無恥要求斷然拒絕了,于是同行的一車人都扣留了下來。最初在得知普魯士軍官的要求後,大家都很激憤,大罵普魯士人。

但過了一晚後,人們漸漸焦慮起來,開始想辦法說服其他人,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自己無恥逼迫羊脂球的行為開脫。除了羊脂球外其餘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想盡了辦法、施展了種種陰謀想迫使羊脂球就範。

最後還是老修女的“隻要用意是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觸怒天主”的宗教說教産生了相當好的效果,羊脂球為了大家的利益犧牲了自己。普魯士軍官的淫欲得到了滿足,第二天就放行了。

但大家非但不感激這位可憐的姑娘,反而還避而遠之,之前的贊美和親近又變成了最初的鄙視和唾棄。在馬車上每個人都把羊脂球當做空氣,都她冷嘲熱諷。這一次,大家各自準備了豐富的食物唯獨羊脂球沒有來得及準備。馬車繼續前行,車上的人拿出了自己的食物大口地嚼着,隻有羊脂球縮在車的角落裡受凍挨餓,在科爾尼代的“馬賽曲”中嗚咽。

金陵十三钗

同為紅塵淪落人--《羊脂球》《金陵十三钗》中令我感觸頗深的風塵

嚴歌苓創作中篇小說

《金陵十三钗》是作家嚴歌苓著中篇小說。

它發生的背景是在1937年12月12日,地點是在南京,這一天守城的中國軍隊全線崩潰和撤退,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3日,像野獸一樣的日軍就占領了南京,從此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對中國人民的大屠殺、大奸淫、大劫掠。作者借“我”姨媽書娟的眼睛感受了這場屠殺、這場浩劫血腥殘暴黑暗的事實,講述了一群“特殊女人”英勇獻身的故事。

2011年,該作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張藝謀執導。

同為紅塵淪落人--《羊脂球》《金陵十三钗》中令我感觸頗深的風塵

故事一開頭,就見到“血”,雖然這個“血”是來自“我姨媽”書娟才十四歲“初潮”剛來的身體,但也暗示出殘酷的戰争和大屠殺所帶來的血腥已經彌漫在這一座古老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了。

書娟是寄學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聖瑪麗美國天主教堂裡的一位學生,這時的美國處在中立國位置,是以美國的教堂自然成了避難所。

12月12日這天清晨,神聖莊嚴的聖瑪麗教堂後院的牆頭上冒出了幾個打扮俗豔的女人,她們懇請英格曼神父收留,基于人道主義立場,神父通過艱難的決定,最終收留了她們。她們是來自秦淮河畔青樓堂子間的女人,也就是在清純的書娟眼裡的“特殊女人”。

這群人中還有一位令書娟切齒仇恨的後來成為“金陵十三钗”中主角的玉墨。玉墨是書娟父親的相好,正是因為她的介入,使得書娟父母決計遠涉重洋到美國,而将書娟留在了國内;正是因為玉墨,書娟遠離父母,不得不獨自經曆這場人間殘酷血腥的大浩劫。

同為紅塵淪落人--《羊脂球》《金陵十三钗》中令我感觸頗深的風塵

被收留的這群“特殊女人”,起初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她們并不知道發生在教堂外那血淋淋的一幕幕,隻是從神父們偶爾的言語流露中約略知道外面正進行着血腥的屠殺,雖然成千成萬的中國人被殺、被活埋,女人的被強奸、被剖腹……但她們隻是約略感覺到這事的邪惡,而并沒有感覺到切膚的痛楚。隻有當同伴中十五歲的豆蔻有一天為了要拿到一把琵琶給一位從死人堆裡爬出的軍人王浦生演奏而離開了教堂之後,所經受了絕無人性的日軍殘酷輪奸、折磨而變成精神錯亂之時,她們才知這場戰争的殘酷已經不是跟她們沒有一點關系,而是随時都會發生的。

同為紅塵淪落人--《羊脂球》《金陵十三钗》中令我感觸頗深的風塵

從這個時刻開始,她們恢複了人性中最善良聖潔的一面,她們盡心照顧已經放下武器到教堂避難的傷殘的中國軍人,與院内四十幾位女學生也達到某種程度的和解。

但中立的美國聖瑪麗教堂終究不是避難的天堂,在毫無人性,不遵守任何規則的日軍眼裡,隻要他們想要,就沒有進不去的地方,聖瑪麗教堂終于在12月20日的晚上被日軍侵入了,他們搜查避難在教堂中的中國軍人,并最終将傷殘的中國軍人全部用刺刀槍殺,躲在暗處的女生書娟、窯姐玉墨等不覺痛哭失聲。第二天清晨,她們一起為這五位被英勇獻身的中國軍人唱起了安魂曲。

唱詩班女學生童稚聖潔的聲音在南京城夜空中穿越回蕩,它充滿着誘惑,使日軍邪惡淫蕩的魔爪再一次伸進了教堂。12月24日下午,一名日軍大佐率領着一群日軍即使在英格曼神父強烈的抵制下,還是強行闖入了這塊避難之所,他們以慶祝聖誕名義,要唱詩班女生到軍營為他們獻唱。這是一個陷阱,一個邪惡血腥的陷阱,在這無可退避的時刻,以玉墨為首的一群“特殊女人”挺身而出,她們一共十三位,這就是标題所說的“金陵十三钗”,借着夜幕掩護,每個人都以必死之心,身揣暗器,成功地替尚在稚齡中的女生,而跟随日軍前去。

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它留給了我們一個想象空間,這群“特殊女人”的結局如何?

作者用精細的語言為我們叙述了一個發生在南京1937年12月12日至24日間的故事。故事雖然不長,也不是正面寫南京大屠殺的場景,但從側面,将日軍兇暴殘酷野獸般的本性刻畫無遺,同時将中國軍人怯弱而英勇的一面也刻畫得淋漓盡緻,更值得提起的是對“特殊女人”的描寫、叙述,是真實的,也是生動的,成功的,正是血的洗禮使這群“特殊女人”完成了由醜陋恥辱到聖潔善良人性的蛻變。

《羊脂球》和《金陵十三钗》的主角都是風塵女子,但兩部小說的主題截然不同,在此處我并不是想拿兩本書進行比較。隻是想通過這兩個故事表達一點我個人的看法。

其實在這兩部小說中,都有一個旁觀者觀點:既然都是那個行業的,和誰都一樣,她們就應該自覺獻身。

但是她們也是人,也都會有愛國之情,恻隐之心。我始終覺得“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句話應該放在為人處事之道上。

網絡發達的像一張遍布全球的蜘蛛網,在這裡,我們的個人隐私幾乎沒有什麼保障。各種自诩“正義”的鍵盤手盲目以利劍開辟出一條“光明之路”,引領着大衆對某人某事進行點評,把網絡暴力當做自己解決問題、伸張正義的手段。我們阻止不了這類事發生,但我們應當對事件都存在一個理性的思考。

我很喜歡羅翔老師說的這段話:“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其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其怪的自豪感,因為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我們都不甘庸俗,我們也絕不庸俗。突然想起之前讀馬伯庸《的兩京十五日》中有段話:戰場有着極其獨特的氣場。當你置身其中時,會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識,什麼都忘掉了,你會變成大浪中的一滴水、大風中的一粒沙子,一具被钲鼓旗号操控的傀儡,隻知木然搏殺,直到氣絕或力竭。

生活中到處無不均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但我仍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活的像自己。

以此 與君共勉

2021-11-0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