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作者:終南影話

引子:你是個糟糕的小姑娘,但你會成為一個好媽媽。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母親在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影《春潮》在宣發時直言“和母親的關系決定了和世界的關系”。影視作品中的母親形象,尤以将青少年作為主要刻畫對象的電影作品為典型,常常把母親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或符号,直接或間接對主人公的成長産生影響。《小偷家族》中的“母親”落魄但善良,安慰被虐待的女孩。《小小港灣》中的母親看似友善,實則一直在逃避母親的身份,最後轉移到女兒身上。這種影響或成為主角勇敢前進的動力,或成為其成長煩惱的源泉。影片《明天和每一天》中的母親同樣成為了女兒情感上的壓力。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但不同于傳統家庭中存在的家長權威,《明天和每一天》中的母女則是更為平等的關系。它刻畫了一段兩個女性在情感中的摸索過程,通過一隻母親送給女兒的能講話的貓頭鷹,外化出女兒的精神壓力以及對母親的深深依戀,由此表現二人錯位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影片的新鮮感和可看性,同時也是本片的獨特所在。對于相處細節的展現更多流露出的是溫情,靈動,通過并不沉重的手法表現對“非正常”母女關系的思考,以此對母女親情的了解做出個性化的表達。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影片中的“非正常”關系來自母女二人的性格與家庭身份的不比對。母親脆弱善感又神經質,像小孩子。在與同為監護者的老師談話時大膽走神,并讓女兒踩到老師的桌子上幫自己觀察窗外的鳥;不顧路人的眼光穿着自己喜愛的婚紗步行回家;心情不好就待在房間,時不時丢下女兒獨自去散心,迷路了還要打電話讓女兒把她領回家。女兒反而獨立冷靜有個性。把一具教學用骨骼看做活着的人,與他對話,最後隆重将其埋葬;像專業的廚師一樣老道熟撚地采買物品,并且與老闆大方自由地交談;在聖誕節獨自準備晚餐,在貓頭鷹的陪伴下按照自己的審美布置房間。這種性格的不比對外化在視覺上,成為一種色彩符号。母親的衣着常常是深色,冷色調的,所處的空間往往發藍發灰。看似冷靜卻經常說出最情緒化的台詞,做出最荒謬的舉動;女兒則經常穿紅色黃色等暖色調衣服,活動時的光線充足明亮。活潑天真的外表卻常常成熟穩重,堅定果敢。視覺上的反差突出了性格上的差異,母親有時候不像母親,女兒有時候不像女兒。她們都有着與自己年齡、身份不相符的性格特質,讓其在銀幕上的呈現鮮明且對立。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另一方面,兩人在母女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了對調。母親在同老師談話時突然糾結于老師的一處文法錯誤,尴尬中女兒循循善誘,緩解了母親的強迫症;在接到外地車站打來的電話時冷靜地扮演起媽媽的“監護人”,細緻地與從業人員詢問和确認時間地點;當母親自責時能夠耐心引導,勇敢鼓勵,對母親的情緒照顧有加,并承擔了兩人關系中的很大一部分責任......為了加強這種對調帶來的反差,雖然女兒身形瘦弱,身高矮小,但鏡頭卻并沒有采用成人的視點進行俯拍,産生審視感,而是平等地平視拍攝,構圖舒展,力圖減弱女兒與環境之間的空間對比。母親反而常常被逼到畫面角落,或被畫框限制,來突出内心的封閉和脆弱敏感。但畢竟絕對力量的懸殊仍真實存在,是以導演又不時把女兒置于極開闊的環境中,突出女兒在身份抗争的同時提醒觀衆不能忽略角色的弱勢,加大了對調關系的反差。在這段關系中,母親不停犯錯、需要照顧,女兒收拾殘局、溫暖寬慰。母親就像是女兒,女兒又好像是母親。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在這種錯位的關系中,一直不變的是兩個女性毫不掩飾的對情感的渴望。她們互相需要,彼此糾纏,探究兩人關系的真谛。這種複雜的情感其實在影片開始就已向觀衆暗示。鏡頭起幅是母女二人在老師桌子下交織在一起的腳,象征性地對母女二人的關系給出一個總述——糾葛牽絆。鏡頭上移,畫面中老師的加入使三人形成一個三角形,母女背對鏡頭形成兩個穩固的底角。鏡頭一轉,隻有母女二人出現,對稱的畫面位置又展示了二人關系的相持。這種依靠又對抗的處境貫穿了母女二人關系的始終。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沒有複雜厚重的社會曆史背景,沒有現實生活的生存壓力,隻有兩個女性各自在情感方面的探索、渴望以及互相之間的拉鋸、羁絆、彼此需要。這種純粹性是影片靈動基調的直接來源。如此豐富充沛的情感被寓于物象——會說話的貓頭鷹之中。作為女兒精神的異化,它彌補了部分本應由母親帶來的陪伴和關愛,也使得角色的錯位帶給女兒的巨大精神壓力通過具體形象得以承載。湖水也是女兒情感的象征。像《春潮》結尾時的流水,《時時刻刻》中纏繞三個女性的潮水等等出現在電影中的水,在影片女兒與母親和解後,水也出現在女兒的夢境中。平靜的水面被打破,沉睡在水中的女兒終于清醒。

《明天和每一天》|母女關系的靈動表達

在這錯位關系的背後,一直是母女二人對情感的追求和付出。當女兒長大後,貓頭鷹不再說話,但與母親的和解卻在其注視之下。傾盆大雨中,母女二人的一段“舞蹈”通過單純的肢體表現把情感的流動視覺化,無需多言就已足夠靈動。錯位的關系也逐漸恢複了平等,隻剩如詩般情感能量的傳遞。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在母女二人的共舞中,曾經在成長過程中缺失的情感正在詩意流淌,和那場大雨一起,安撫二人不安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