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孩子,又不能輕易離婚。”
“說實話,心裡是非常難受的,又不好意思對别人講,簡直是尊嚴掃地。”
“自卑感很強,從此心灰意冷,感覺到了人生的谷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 實習生黃凱欣 廣州報道知乎上,有不少人分享了對ed(erectile dysfunction,勃起功能障礙)的感受。從抗争到屈服,最後放任不管,任由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婚姻關系破裂……
随着工作競争加劇以及生活節奏加快,男性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精神壓力大、久坐缺乏運動、經常熬夜及肥胖等因素,導緻慢性疾病年輕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保溫杯配枸杞、熬最晚的夜敷最貴面膜的,逐漸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常态。随之而來的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常見慢性疾病發病率逐漸上升,而作為多種慢性病的前兆,男性性功能障礙同樣呈現年輕化趨勢。
據公開報道資料顯示,ed總體發病率高達49.69%;預計2025年ed将影響全球3.22億人,且呈年輕化趨勢發展。40歲以上患者中的中重度ed患者人群占56%,在新發ed患者有1/4為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
此外,據2020年一項一線城市男性ed患病率調查報告,在18-80歲群體中,ed發生率達26%。另一項2018年的調查報告稱全國約有1.4億ed患者,并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一位年輕ed患者分享道:“跟妻子坦白了ed病情,婚後吃抗ed藥物但一直效果不好。”慢慢地,妻子變得冷淡,他也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服藥。
另一位ed患者的妻子也現身說法:感覺兩個人睡在床上,就跟宿舍同學一樣。“你問他什麼心理感受,我反正不會讓他覺得我感覺不爽就是了。”
一般情況下,男性性功能障礙是影響婚姻關系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婚姻關系同樣可能影響男性性功能障礙。
知乎認證泌尿外科醫師“醫生大鵬”認為,即使是器質性的勃起功能障礙,幾乎都存在心理因素的影響。是以,他建議,勃起功能障礙的心理輔導和治療主要是解除患者的精神顧慮,進行相關科學的性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同時患者妻子需主動參與丈夫的治療過程。
“說不出口”的病
根據smith L等人于2019年發表的論文資料,男性到40歲時,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可能性高達40%,之後每10年增長10%。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承認自己有ed的事實。長期以來,勃起功能障礙一直被認為是“難以啟齒的隐疾”,患者長期處于焦慮情緒之中,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又加重了症狀。
實際上,勃起功能障礙是指陰莖持續不能達到或維持足夠的勃起以完成滿意的性生活。患者被确診勃起功能障礙需要滿足症狀表現及病程。在症狀表現上,自訴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需要填寫“國際勃起功能指數(iief-5)調查問卷表”,通過問卷選項得分判斷症狀的有無及輕重,若總分大于等于22則為正常,總分小于21則可能患有ed,其中得分為12-21的可能為輕度ed,8-11分則可能為中度ed,5-7分則可能為重度ed。除了上述症狀表現外,病程上,需滿足至少3個月。
(圖檔來源:網絡)
但是,在坊間各種“牛皮藓”廣告上,一些不法商家故意制造恐慌和焦慮情緒,淡化确診的病程要求。加上各種添油加醋的誤傳,勃起功能障礙日漸被污名化。
一方面,自尊等心理因素可能導緻患者接觸不完整的資訊後拒絕尋求治療;另一方面,即便是有心尋求治療的患者,也可能被紛繁的資訊迷了眼,掏了錢卻上了當。
實際上,由于勃起功能障礙是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多種慢性病的前兆,加之目前部分精神類藥物也可能對男性性功能産生負面影響,是以疑似患者需前往專業門診,經過專家會診後方能得出是否患病的結論。
ed日趨年輕化
大量研究表明,ed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或症狀,與心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危險因素——高齡、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研究也表明,在發生心髒、大腦等血管病變的3年前即已可能發生ed。
若不及時幹預,2-3年後往往會造成不可逆的血管粥樣病變和狹窄,進而會引起心肌缺血、心絞痛、腎功能下降甚至心梗、腦梗等惡性事件。
據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鄧春華教授介紹,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常見的慢性疾病,年輕人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同時也帶來ed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相對于中老年ed患者,年輕ed患者往往是輕度ed的比較多,大多數的表現是硬度不夠、時間不夠長和勃起後容易軟下來等。
此前,據阿裡健康研究中心與中國性學會聯合制作的《中國網上男性性福指數藍皮書》顯示,通過對于有網購習慣的年輕人群進行大資料分析發現:18到25歲的90後男性送出ed治療産品需求占所有在天貓醫藥館送出的需求使用者比例高達30%,這一現象固然與這個年齡層是網購主力軍有關,但另一方面也提示ed的發病年輕化趨勢。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去年10月,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指導下,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下設“關愛男性健康”公益基金。據了解,該公益基金的主要工作包括男科醫生教育訓練、男科科普教育、建設男性健康大資料平台等。
兼任公益基金主任的鄧春華教授指出,早在2019年,分會便啟動“中國男科強基層燎原工程”和“中國男科青年人才菁英計劃”,旨在提升基層男科服務能力。公益基金啟動後,将繼續推進男科醫生教育訓練。由于疫情因素,男科醫生教育訓練線下活動受阻,但在将來會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繼續開展。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個人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占到60%,是以個人掌握維護健康的知識與技能對于保持健康起重大正面作用。專家也呼籲,控制體重、切勿熬夜、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定期進行有氧鍛煉,可有效防止ed的發生。
鄧教授認為,目前我國的男性健康形勢不容樂觀,常見的男科疾病發病率高且呈上升趨勢,并且呈低齡化趨勢。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下一步将聯合自媒體男科醫生做專業但通俗易懂且有趣的男科科普,力求廣泛傳播。
真實資料之困
目前,歐美國家已經建立了臨床患者注冊的資料庫。但國内目前缺少大樣本臨床研究資料,還沒有一個完善的疾病資料庫,是以很難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診療規範,這成為制約中國男科學術領域發展的問題之一。
“中國人的男科疾病診治情況到底如何,我們并沒有真正了解,沒有整體的統計,又無法進行前瞻性研究。而真正掌握疾病的真實情況,必須通過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資訊系統才能實作。”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兼“關愛男性健康”公益基金執行主任商學軍教授認為,建設我國首個男性健康大資料平台,收集和分析我國男科疾病患者的患病特點、地區分布、臨床與用藥特征、預後判斷等,進而進行回顧性和前瞻性的分析、研究,未來可以為我國診療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為此,“中國男性健康大資料平台建設暨中國男性性功能障礙年輕化研究項目”近日在廣州啟動。
據該大資料平台技術及營運支援方擎天數康首席資料官曹承志介紹,中國男性健康大資料平台規劃1.0版本将建設包含男性疾病合理用藥、男性生殖基因、男性性功能障礙年輕化研究等多個臨床研究資料庫,通過将患者資料結構化、标準化,賦能男性疾病精準診療及疾病防治與全生命周期的男性健康管理。
與此同時,由廣州白雲山藥業公益支援并發起的中國男性性功能障礙年輕化研究項目也将正式啟動。白雲山制藥總廠廠長黃海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白雲山計劃在3年内收集不少于10萬例真實世界資料,在臨床、it、統計學等專家智庫指導下,建構資料模型,設定數值參數,形成較為完整客觀的資料庫,以更好開展男性健康知識科普教育,引起大衆對男科疾病的關注和重視,用大資料賦能男性性功能障礙疾病的精準診療、防治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南方所米内網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男性健康用藥市場規模超過220億,中西藥平分秋色,其中性功能障礙用藥市場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市場佔有率為72.3%,他達拉非片市場佔有率為23.6%,其餘性功能障礙化學藥市場佔有率占比均在5%之下。
(資料來源:南方所米内網)
商學軍預計,今年内中國男性健康大資料平台1.0版本将上線,該大資料平台可支援醫聯體分級資料庫建設、滿足男科領域真實世界研究的需求。同時,還可為男科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實作資料采集整合分析,連接配接醫生、患者,服務臨床,支援科研。
“未來,健康大資料平台将涵蓋以男性相關疾病為主導的醫學臨床資料庫,臨床資料庫,科技文獻庫,采用這些資料可做回顧性-前瞻性、橫向-縱向、單中心-多中心研究,既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發病機制和開展醫學科學前沿研究;又可以為制定指南或出台衛生政策提供證據。”商學軍說。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