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作者:藝享書畫

朱邦,明代畫家,字正之,别号九龍山樵,亦稱隐叟,又稱酣齁道人,新安(今安徽歙縣)人。

其人《畫史會要》有傳:“朱邦,字正之,别号九龍山樵,亦稱隐叟,又稱酣齁道人,新安(今安徽歙縣)人。山水、人物草草用筆,墨汁淋漓,與鄭颠仙、張路相仿佛。”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明 朱邦 《茅堂風雪聲》184×102cm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局部

題識:風雪茅堂野水灣,吟聲激徹水聲寒。鄰翁忽憶朝來約,許醉糟丘苔蓿盤。朱邦。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明代|朱邦《茅堂風雪聲》欣賞

近景古木蒼松,老幹虬枝,屈曲盤桓,蔚然郁茂。水邊松蔭下,有兩間水閣,其一一老一少似在閑話;另外一間中,一人正在讀書。水閣下溪水潺潺,岸邊兩隻泊船。近景右側村落中幾間茅屋,一人正曳杖攜酒緩緩而行。兩山之間,橋杓之上,一人躬腰舉傘踯躅而行。

中景崇山峻嶺,峰巒疊起,巋然而立,直入雲霄。山坳深處,屋宇、險道隐隐約約,時隐時現。遠景的遠山淡墨略施勾勒,水面上幾隻帆船,揚帆而行,更遠處則染以淡墨,景緻愈遠愈迷蒙。整幅畫作,清幽高遠,生動自然,饒有生機。

構圖上沿襲了北宋全景山水畫的構圖樣式,以高山大川為主體,主山居中,巍然屹立,左右諸景相襯,呈金字塔形的穩定結構,高遠、深遠相結合,氣勢宏闊。近、中、遠三景的安排,有條不紊。中景、遠景占畫面的三分之二,近景占畫面三分之一。近景以虬松水閣作為視覺中心,用墨稍重,遠景多用淡墨。近實遠虛,近繁遠簡,虛實繁簡相映,層次井然,較好的展現了畫面的空間層次感。點景人物寥寥數筆,造型古拙,作顫筆或蘭葉描,筆墨簡括。

筆墨方面,以斧劈皴和拖泥帶水皴為主,用筆雄健豪放,頓挫有力,遒勁蒼潤,具有明顯的浙派風格。

此作尺幅巨大,構圖布景安排妥帖,筆墨奔放中不失法度,嚴謹中靈活多變,而無浙派末流生硬颠狂,筆墨頹放之弊,當屬于“浙派”中的佳作無疑。

請關注“藝享甜開”,在沒有擾到您的情況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