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則比較魔幻的新聞。
也就是廣西南甯的水龍頭事件。
事件起源于一段視訊。内容顯示視訊的拍攝者,也就是苦主容先生,正在一邊憤怒地拍攝現場一邊質問躲在衣櫃裡瑟瑟發抖的盧某,是不是和自己的妻子有染。

而妻子卻在一旁抱着孩子,否認了這個說法,并表示盧某隻是來修水龍頭的。
接着事情還出現了多次反轉,先是網上出現了一份所謂的道歉信,上面表示苦主是誤會了,還賠了挨揍的盧某三千塊。
随後苦主容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表示這個道歉信是捏造的,而且已經報案,兩人确實發生了關系。
可接下來更奇怪的是,容先生的妻子第一次說是自願的,第二次卻說不是自願的,自我沖突之下,導緻警方難以立案。
當然,下方的評論區早就炸開了鍋。
除了各種煞有介事的分析,而其中提到最多的關鍵詞,自然還是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從綠光,綠帽子,綠巨人,被綠了,頭上綠油油等,綠色已經成為了隔壁老王,也就是出軌的專屬顔色,還衍生出了如頭頂一片青青草原等段子。
但是,綠色的這層特殊含義,似乎是隻在中國,或者說華人圈裡流傳,有注意的話就可以發現,絕大部分中國人是不願意戴綠色帽子的。
而老外卻沒有這種相關忌諱,甚至在北美的股票市場裡,綠色還是上漲的意思(和我們紅漲綠跌是相反的),即使是穆斯林,綠色也是伊斯蘭教的代表色。
那麼問題來了,綠色是怎麼一步步演變成了今天帶有的特殊含義出來的?
這個就得從玄武說起了,在古人的眼裡,烏龜和蛇,兩種動物的頭都長得差不多,于是被認為是同一種動物的兩種形态,烏龜是雌性的,也是母,蛇則是雄性,公的。這可能也是涉及最原始的生殖崇拜和圖騰崇拜。
玄武這種神獸在《左傳》裡,就被形容為:玄武在北方也。龜、蛇二蟲共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也是生殖之神。
玄武雕刻
但是雄性烏龜在古人眼裡是沒有生育能力的,隻有蛇來和母烏龜交配才行,看起來就有點窩囊和憋屈了,包括後面的龜公等,都可以看到烏龜,王八這種是缺乏所謂男人氣概的代名詞,并且烏龜的主要色調也是綠色,久而久之,綠王八,綠頭烏龜,也就有了不一樣的含義,綠色,也就讓人會想入非非了。
而第二種說法,就和開頭的水龍頭事件一樣,也來源一個出軌故事。
一說是一對夫妻,也有說法指的是唐朝的一個名叫李緣銘的讀書人,當然,都不重要。
和幾乎所有綠帽子事件一樣,男方在家裡的時間不多,進而給妻子創造了機會,一來二去就勾搭上了隔壁老王。
但是常在河邊走,誰都怕濕鞋,據傳有一次差點就翻車,是以為了保險起見,就和隔壁老王約定了一個暗号,妻子當時給丈夫做了一定綠色的帽子,隻要看到丈夫戴着綠帽子出去了,這就是安全的信号。插句題外話,這算不算最早的綠燈通行?
和潘金蓮的故事很類似
當然了,紙包不住火,兩人奸情還是被識破了,但是綠帽子一說,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這也是一種說法。
不過,第三種說法,也許會更加可靠一點,也就是曆史演變說。
實際上,綠色在古代,就不算什麼“貴色”,一開始的地位就不算很高。
春秋時代:
清代翟灏在《通俗編》卷十二裡寫道過,遠在春秋,有貨妻女求食者,綠巾裹頭,以别貴賤。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賣老婆賣女兒來吃飯,苟活的人,需要用綠色毛巾裹頭,來差別貴賤,畢竟這種行為确實也很渣很爛。這大概是最早的綠帽子來源。明朝郎瑛所撰的筆記《七修類稿》也有相應的記載。
秦漢時期:
《漢書·東方朔傳》裡寫道:董君綠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館陶公主的情人,也就是面首董偃的。
當時董偃的魅力還挺大,把館陶公主迷得是神魂颠倒,不惜裝病引來漢武帝的探望,進而給董偃面見皇帝的機會,畢竟雖然說是髒唐臭漢,但面首這種也依舊是玩物,上不得台面。
而董偃就是穿着綠衣跪在武帝前面的,漢書特意點名了綠帻。譏諷之意可見一斑,就是因為綠色不是什麼高貴的顔色。
等到後面唐代的顔師古在注漢書的時候,更直接補了重重一刀。寫道:綠帻,賤人之服也。
隋唐時期:
在隋朝的時候,《隋書·禮儀志七》記載了各色官服的顔色,裡面寫道廚人以綠,卒及馭人以赤,舉辇人以黃。廚師,是綠色的。雖然不算鄙夷,但也不是什麼好代表。
等到了唐朝,綠帽子開始正式上線。李白在《古風》中寫過:“綠帻誰家子,賣珠輕薄兒”
唐代筆記《封氏聞見記》卷九則記錄到,當時有個縣令,在延陵就職,名為李封。
李封處罰手底下人辦事不利的法子很有創意,他不用肉刑,而是給犯錯誤的手下人戴上綠頭巾,你犯的錯誤越嚴重,那你戴的時間就越久。殺人不過頭點地,在古代重視名聲的氛圍下,再也沒人敢輕易犯錯了。
但你要說綠帽子的全盛時期,還得看元明。
元明時期:
《元典章》記載:至元五年中書省劄,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娼妓家長并親屬男子,裹青頭巾。
翻譯過來就是性服務者,要穿皂衫(宋朝時指黑色短袖)。而娼妓的家長和親屬男子,比如老公這些,要帶上綠色頭巾來表明身份。可想而知,綠色頭巾一戴,出門必定會被人恥笑和指指點點。
等到了明朝,也沿用了這個規定。《明史·輿服志》裡寫道,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别士庶之服。教坊司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大臣抄家之後,往往女眷就會被充入教坊司,這是官方演奏機構,也帶有紅燈區的功能。
是以也是在這個時期,綠色和綠帽子,開始正式和性,出軌等字樣相挂鈎了。龜公,龜奴等等。
清朝到現代:
而清朝,雖然戴綠色頭巾這個習慣沒有被沿用,但綠色仍然擡不起頭,滿清八旗裡,沒有正綠旗吧?因為漢人部隊叫做“綠營”。羞辱之意相當明顯。
晚清的時候,吳研人就在書裡寫過:不怕頭巾染綠,須知頂戴将紅。用來諷刺那些把妻子奉給上官來換取功名利祿的人。頂戴就是官帽,紅色為尊。
晚清的龜奴
但可以發現的是,在這個時期,綠色,綠帽子已經是和今天的含義沒有什麼太大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