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兇手是誰?“死亡現場第一見證人”竟然是蒼蠅

文圖/陳新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黃瑞亭(福建省進階人民法院)、胡家偉(武漢市警察局刑偵局)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讨厭蒼蠅,除了刑偵專家。因為——除了大家熟悉的指紋、毛發還有血迹,刑偵人員現在越來越依賴蒼蠅等小昆蟲為案件提供線索。誰讓第一個發現并到達兇案現場的往往是它們呢!

兇手是誰?“死亡現場第一見證人”竟然是蒼蠅

蒼蠅為何能協助破案?

蒼蠅的嗅覺非常靈敏,尤其是對血腥味,它在動物死亡10分鐘内就會趕到現場。蒼蠅對屍體氮的靈敏度很高,在濃度為0.04mg/L時即有反應,是以蒼蠅被譽為“死亡現場第一見證人”和“刑事警察的探案向導”。

蒼蠅的嗅覺感受器長得很特别,不僅分布在口周圍的觸角上,而且還大量分布在腳上。每個嗅覺感受器都是一個小空腔,與外界大氣相通,裡面含有上百個神經細胞,是以蒼蠅的嗅覺極為靈敏,特别是腥臭味。當一隻蒼蠅吸吮腥味後,就會釋放出一種招引同類的特殊氣味物質,使蒼蠅群集而至,并且越聚越多。

兇手是誰?“死亡現場第一見證人”竟然是蒼蠅

圖檔來源/網絡

“曬鐮刀”巧破奇案

我國古代官吏就是掌握了蒼蠅嗜血逐臭的特點,進而利用蒼蠅巧破奇案。“法醫鼻祖”宋慈在《洗冤集錄·疑難雜說下》記載了一個曬鐮刀的案子:

有個官員在檢驗一具大路邊上被殺死的屍體時,發現死者遍身被鐮刀所緻的傷口有十多處,但死者的随身衣物都在,沒有什麼财物損失,是以懷疑是因冤仇而導緻的殺人案。于是,他暗中把死者的妻子叫到跟前來問道:“你丈夫和什麼人的冤仇最深?”死者的妻子回答說:“我丈夫向來與人沒有什麼冤仇,隻是近日有個人和我丈夫為了債務上的問題,曾經說過總有一天要殺了我丈夫的話,不過并不是冤仇很深的人。”

這位檢驗官員打聽了那人的住址後,派出一些衙役到那戶人家附近傳話:“各家各戶要把所有鐮刀交出來,讓大老爺來檢驗。敢有隐藏的,就一定是殺人賊,要被立刻抓起來徹底查究!”很快,居民就交出了七八十把鐮刀。官員指令衙役把鐮刀全都排列在地面上,當時正值盛暑季節,隻見很多蒼蠅都聚集在其中的一把鐮刀上飛舞。

檢驗官員指着這把鐮刀大聲喝問:“這是誰的鐮刀?”居民們沉默了一會兒,忽然有一個人出來說這是他的,檢驗官員一看,果然是為了債務曾經和死者争吵、并宣稱總有一天要行兇的那個人。檢驗官員厲聲指令衙役把那人抓起來,帶回去審訊。那人仍然嘴硬,連聲喊冤枉。

檢驗官員指着鐮刀說:“你自己好好看一看!其他人的鐮刀都不引蒼蠅過來,隻有你的鐮刀上殺人的血腥氣還在,進而使蒼蠅如此集聚,你還想隐瞞嗎?”周圍的人聽他這麼一說,都不由得發聲贊歎,而那個殺人者隻得趴到地上叩頭求饒,表示願意服罪。

這也是現代法醫昆蟲學的雛形,比歐洲十八世紀中葉才誕生的現代昆蟲學要早幾百年,法醫昆蟲學在今天刑事案件的現場勘查和破案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