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藍天空下
筼筜湖碧波蕩漾
常有鳥兒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範純昌 攝
除了廈門人最熟悉的白鹭
你還見過哪些鳥兒呢?
從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
廈門市觀鳥會共監測到54種鳥類
在筼筜湖區生活、做客
暗綠繡眼鳥
快跟着小編來認識它們~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受廈門市筼筜湖保護中心委托,廈門市觀鳥會對筼筜湖區域進行為期一年的鳥類多樣性調查。調查頻率為每月一次,共記錄11目30科54種鳥類,觀測到鳥類總數為6144隻次。其中留鳥36種,冬候鳥13種,夏候鳥5種。
這些鳥類中,以雀形目鳥類為主,約占總數的57.41%;其次是鹳形目的鹭科,約占25.93%。
優勢鳥種有珠頸斑鸠、[普通]鸬鹚、白鹭、蒼鹭、夜鹭、灰喜鵲、烏鸫、鵲鸲、絲光椋鳥、黑領椋鳥、八哥、家燕、白頭鹎、暗綠繡眼鳥、[樹]麻雀等。
白頭鹎
八哥
按動物地理區劃看
筼筜湖區分布的鳥類主要以東洋界區系成分為主,有25種,占總數的46.30%,代表鳥種有白鹭、八哥、黑領椋鳥、絲光椋鳥、鵲鸲、白頭鹎和珠頸斑鸠等;
珠頸斑鸠
其次是廣布種,有18種,占總數的33.33%,代表鳥種有[普通]鸬鹚、蒼鹭、夜鹭、暗綠繡眼鳥和[樹]麻雀;
夜鹭
第三是古北界,有11種,占總數的20.37%,代表鳥種有家燕、灰喜鵲、喜鵲和烏鸫等。
家燕
從鳥類的居留型上看
調查到的54種鳥類中,留鳥34種,占總數的62.96%;冬候鳥14種,占總數的25.93%;夏候鳥6種,占總數的11.11%。
冬候鳥較夏候鳥豐富,說明筼筜湖是鳥類的越冬區。其中留鳥和夏候鳥在廈門地區繁殖,為繁殖鳥,而冬候鳥不在廈門繁殖,為非繁殖鳥。
矶鹬
鵲鸲
黃葦鳽
鳥兒們喜歡在湖區什麼位置活動?
因為不同鳥類的食性及生态習性不盡相同,其活動區域也有所差異,表現為适應特定生境的鳥類群落分布。根據筼筜湖區域的生境特點,将其分為水面、沿堤斜坡、草地、灌叢、喬木、人工建築等幾個生境。
湖面主要是小鸊鷉、[普通]鸬鹚、紅嘴鷗等遊禽為主,另外鹭科鳥類、八哥、普通翠鳥和白胸翡翠等也常常在湖面飛行。
[普通]鸬鹚
池鹭
沿堤斜坡及紅樹林以涉禽為主,常見的有各種鹭科鳥類,另外[普通]翠鳥、珠頸斑鸠、白頭鹎等也較為常見,紅樹林區域常有絲光椋鳥、白胸苦惡鳥和黑水雞等出現。
[普通]翠鳥
小白鹭
湖區有大片的人工草地,很多鳥都會在上面覓食、活動,數量較多的主要是以草籽及草地上小昆蟲為食的雀形目鳥類,如[樹]麻雀、烏鸫、八哥、黑領椋鳥等。
[樹]麻雀
黑領椋鳥
較喜歡草地生境的鳥類有喜鵲、灰喜鵲等。
灰喜鵲
偏好灌叢生境的主要是些小型雀形目鳥類及較怕人的鸫科鳥類,常見的有暗綠繡眼鳥、斑文鳥、樹鹨、褐柳莺、褐頭鹪莺、黃腹鹪莺等。
在喬木層活動的鳥類較多且涵蓋種類很廣,其中鳴禽種類和數量最多,有黑領椋鳥、絲光椋鳥、八哥、棕背伯勞、白頭鹎等;還有停栖的夜鹭、白鹭、蒼鹭等涉禽。
蒼鹭
人工建築區域主要是一些較不怕人的庭院鳥類,如麻雀、白頭鹎和烏鸫等,綠化環境好的小區也常有灰喜鵲、黑領椋鳥和暗綠繡眼鳥等出現。
來源:筼筜湖
值班編輯:動真格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