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公示城市紫線規劃 光明11個項目入選

作者:深圳光明
深圳公示城市紫線規劃 光明11個項目入選

公明老墟

“保留城市曆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曆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示了新編制的《深圳市城市紫線規劃(修編)》(以下簡稱《紫線規劃》),進一步加強已公布曆史建築和曆史風貌區的保護。全市共72個項目劃入範疇,光明共有2個曆史風貌區、9個曆史建築位列其中。

城市紫線是指經當地政府核定公布的曆史建築、曆史風貌區等曆史文化遺産需要保護和建設控制的地域界限。此次公示的深圳城市紫線保護範圍涉及深圳10個區(新區)。修編的72個項目,既有寶安沙井古墟、龍華鳌湖村、羅湖湖貝南坊、大鵬南澳墟等曆史風貌區,也有羅湖國貿大廈、福田上海飯店、南山同樂檢查站等曆史建築。

記者了解到,此次光明入選的2個曆史風貌區分别是合水口古村、公明老墟;9個曆史建築分别是耕隐麥公祠、卓儀夢逢家塾、将圍麥氏家塾、馬山頭61号住宅、侵華日軍地堡、光明糖廠、塘尾壽山公家塾、公明老墟糧倉、白花洞革命烈士紀念碑。

《紫線規劃》提出,在深圳曆史建築的保護範圍内進行建設活動,應當嚴格保護曆史建築核心價值要素,依法使用和修繕曆史建築;對嚴重影響曆史建築風貌的加建、改建及構築物應進行整治或拆除;除确需建造的曆史建築附屬設施外,應以儲存、修繕和維修為主,必須完整保留其中尚存的曆史真迹部分等。對于曆史建築和曆史風貌區的活化利用,應以保護為基礎,合法利用、高效利用、多元利用、開放利用。

古村、老墟在此次修編的曆史風貌區項目中占據大半,光明區的公明老墟就是其中之一。

公明老墟位于合水口與上村的交界處,是一條近200米長的老式街道,曾經是公明最繁華熱鬧的地方,也是以前光明地區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始建于1929年的公明老墟是公明曆史變遷的見證者。老式街道兩側臨街店鋪約有150間,為清朝和民國初期嶺南傳統風格的騎樓式商鋪建築。

深圳公示城市紫線規劃 光明11個項目入選

公明老墟糧倉

《紫線規劃》提出,要保護公明老墟街巷格局,重點保護嶺南民居和南洋風格相結合的騎樓式商鋪建築,以及公明老墟、公明老墟糧倉等文物古迹,鼓勵充分利用風貌區内空閑地,将其設定為公共空間,提升風貌區内部活力。

近年來,光明區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目前,光明區已将公明老墟定為區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關,還多次邀請大咖為這一曆史街區的保護、活化工作建言獻策,讓活化利用後的公明老墟既适應經濟發展,又能保有文化本身的曆史價值,實作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光明糖廠

光明糖廠位于光明街道翠湖社群光明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内,保護範圍為498平方米。

1972年,為了解決光明農場就業問題與探索工業化生産,廣東省輕工業廳向光明農場注資一百五十萬元人民币興建糖廠。上世紀80年代,糖廠發展鼎盛,效益很好。後來,猶如一個遲暮英雄不可避免的命運,由于全國的糖價下調,糖廠日漸沒落,最終于1993年停産。廠區也在那個時候被廢棄,一直到現在。

深圳公示城市紫線規劃 光明11個項目入選

《紫線規劃》中明确提出,要重點保護光明糖廠榨汁間、提煉間的屋架結構不得改變,鼓勵以新舊建築結合形式進行建築改造;保護煙囪等特色建築結構,不得改變其位置。建設控制地帶内建立建(構)築物必須與曆史建築風貌相協調,建設控制地帶内建築及環境風貌應與保護建築之間有合理的空間景觀過渡,對不符合要求的新舊建築應予以整治或拆除。

耕隐麥公祠

耕隐麥公祠位于馬田街道将石社群石圍老村北部将石路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是為紀念麥氏先祖麥耕隐所建。它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又于2018年修葺一新,氣宇不凡。祠堂屋脊下有兩隻石獅子,祠堂前面有兩個圍官墩,高大的門扉,高高的門檻,大門兩側有對聯“宿國流芳,珠玑衍派”,整個祠堂三開間,兩進深一天井的布局。

據麥氏族譜記載,明宣德元年(1426年),麥氏八世祖耕隐公合家遷來石圍村。開村伊始,嶺南的廣府民居大多圍屋而居。而石圍村坐落于丘陵谷中,山林茂密,地勢險峻,村民骁勇,圍子神聖不可侵犯,穩如磐石,故而得名“石圍村”。

現在的石圍舊村已經隐在一片高樓中,耕隐麥公祠成為麥氏家族文化淵源的守望與傳承者。“耕隐麥公祠堂”有些嶺南祠堂文化博物館的意味,走進它,如同打開了一扇嶺南文化的“任意門”。

白花洞革命烈士紀念碑

白花洞村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自然村,早在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該村就組織過由中國共産黨上司的農民協會;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時期是陽台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軍需基地。立下赫赫戰功的東江縱隊、廣東抗日遊擊隊、護鄉團等人民武裝,曾在這片熱土上同敵人進行過多次戰鬥,先後有周來友、徐馬連、謝馬春等烈士在這裡為國捐軀。為了緬懷先烈,啟迪後人,1992年12月,白花洞村的人民群衆倡議捐資,在烈士犧牲的地方——今光明街道白花社群黃屋排東山修建“白花洞革命烈士紀念碑”。

深圳公示城市紫線規劃 光明11個項目入選

《紫線規劃》提出,要維持其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打造紅色文化節點。蒼松翠柏寓精神,綠蔭掩映忠烈魂。如今的白花洞革命烈士紀念碑已成為集瞻仰紀念、追思緬懷、文化傳承、愛國主義教育、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現代化紅色教育基地,于2020年全面開放。

(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文 盧正輝 管強/圖)

■短評

潛心做好保護與活化大文章

光明區共11個項目入選本次紫線規劃修編,占全市總數逾七分之一,可見光明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這些項目不僅是曆史脈絡的重要見證,也是連接配接未來的精神符号,無疑都是光明人的“心肝寶貝”。

加強曆史建築和曆史風貌區保護,傳承好這份寶貴曆史文化遺産,光明人義不容辭、責任在肩。要注重保護修繕與活化利用并舉,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老建築“活起來”,生動呈現出光明曆史文化遺産的獨特價值和鮮明特色。積極探索傳承保護新路徑,讓曆史文化遺産煥發新的光彩和活力,實作曆史文化、自然生态、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構成一道獨具光明特色的文化風景線。

文化為魂,保護為要,活化為用。光明潛心做好保護與活化的大文章,延續城市文脈,保留城市記憶,擦亮文化名片,将更充分展現曆史文化遺産與科學創新氛圍相得益彰的城市特質。

——劉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