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操雙金,穩飒美杠杠滴

作者:光明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湯敏

6歲與體操“一見鐘情”

2004年9月25日出生的體操小花管晨辰是湖北人,她從小有過很多興趣愛好,3歲學拉丁舞、4歲學跆拳道,另外對蹦床、滑冰也有涉獵。媽媽黃新華回憶說,6歲那年有天晚上看到電視上的體操比賽,管晨辰盯着看了半天然後說想學這個。

管晨辰的家鄉石首是湖北省的一個小縣城,不過隔壁的仙桃卻是遠近聞名的體操之鄉。于是第二天媽媽就帶女兒到了仙桃市李小雙體操學校,學校老師看了一下她的身體條件,讓她做了幾個劈腿下腰的動作,說年齡稍微大了點,但身體平衡性、柔軟度還不錯,可以留下試試。

“我一聽真的要留下,反而開始猶豫了,想先回家和家人商量下,而且還想聽聽她班主任的意見,誰知道管晨辰當時就賴着不肯走了,練體操的地方擺着很多器械,蹦床、單杠這些特别吸引她,她哭着不肯走,沒辦法,我就去外面臨時買了些生活用品,把她先留在了體操學校,學費都是過了幾天才去交。”管晨辰媽媽這樣回憶。回家後,媽媽給她在國小請了三年的假,跟管晨辰說,“給你三年的時間,練不出來就回學校好好讀書。”

誰也沒想到,這次心血來潮的嘗試,給這個年僅6歲的小姑娘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平衡木難度超拜爾斯

練習體操不到一年,管晨辰就被武漢體院選中。又過了一年半,她從武漢體院進入浙江體操隊。

管晨辰當年參加全國少年體操錦标賽時,基本上是冠軍大包大攬,尤其是在平衡木、跳馬項目上實力強勁。在中國體操女隊中有5名平衡木好手,理論最高難度都接近6.5分或在6.5分以上。而在最高難度分上,管晨辰一騎絕塵——她去年在全國錦标賽上完成過7.1分的高難度成套動作。

美國名将拜爾斯在平衡木上完成過的最高難度分,其實也就是6.8分。而在本次東京奧運會的選拔賽上,管晨辰以6.8分的高難度成套動作獲得平衡木第一名,是以6.8的難度分對管晨辰來說并不算是太大的挑戰。這也是中國體操隊選擇管晨辰出戰平衡木單項比賽的重要原因。

8月3日下午,在東京奧運會體操平衡木決賽中,該項目預賽排名第一的中國選手管晨辰最後一個出場,以14.633分的全場最高分獲得金牌。這是中國體操隊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三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的第32枚金牌!事實上在管晨辰出場之前,中國隊已經提前鎖定這枚金牌,另一名中國選手唐茜靖以14.233分在前七個出場的選手中排名第一。最終,中國選手包攬體操平衡木金銀牌!

雙杠“教科書”果然牛

鄒敬園碾壓奪冠

中原標準時間3日下午,在東京奧運會男子體操雙杠決賽中,中國選手鄒敬園以16.233分奪得冠軍。這是中國代表團本屆奧運會的第31金。2日剛剛奪得吊環銀牌的江蘇選手尤浩獲得第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湯敏

雙杠“教科書”不是吹的

在中國體操隊,鄒敬園是毫無争議的“雙杠王”。

2017年,從青運會到全運會再到世錦賽,凡是鄒敬園參加的比賽,雙杠項目金牌無一旁落。進入到2018年,鄒敬園在雙杠上的統治力更強,他把全國錦标賽和亞運會的金牌收入囊中。來到多哈世錦賽,鄒敬園的雙杠依舊無敵,資格賽就以15.800分鎖定第一。男團決賽,中國隊當時落後1.9分進入到倒數第二項雙杠,鄒敬園憑借一套難度高達7.0的動作,零失誤得到16.200高分,為中國隊實作反超拿到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從1934年的第十屆世錦賽開始設立男子雙杠至今,鄒敬園成為繼日本選手監物永三、蘇聯選手阿爾捷莫夫、中國選手李敬和李小鵬之後,世錦賽曆史上第五位蟬聯雙杠冠軍的選手。

早在2018年世界體操錦标賽上鄒敬園以16.433分毫無懸念地收獲男子雙杠金牌後,奧運“五金王”鄒凱就評價其舒展輕盈的動作為“教科書”。

3日的男子雙杠決賽中,鄒敬園第二個出場,動作幹淨利落,幾乎沒有失誤。最終他的難度分6.9,完成分為9.333,總分16.233,驚豔全場并最終拿到了金牌。值得一提的是,鄒敬園的雙杠得分遠遠甩開決賽的其他對手,可以算得上是碾壓奪冠。

7歲就離家去成都練體操

“雙杠王”是如何與體操結緣的呢?鄒敬園媽媽劉麗群回憶,兒子出生時體質差,經常發燒,需要打針打點滴。因為體質差,鄒敬園飯量小,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也隻能吃小半碗飯。作為媽媽,劉麗群總是擔心兒子吃不飽,經常追着鄒敬園喂飯。2001年快到暑假時,宜賓業餘體校體操教練李小兵到鄒敬園所在的幼稚園選學生。生性好動的鄒敬園,被李小兵一眼相中。“那時候我們對體操也不太懂,反正想着是運動,肯定對身體有好處。就希望他加強鍛煉,身體好了多吃點飯。”

因為初期的訓練很辛苦,有的孩子堅持不住放棄了。但是,鄒敬園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訓練,而且再苦、再累也不抗拒。

隻有一次差點半途而廢——那時鄒敬園剛被選進省體校,獨自在成都訓練,父母去成都看他,不到7歲的鄒敬園抱住媽媽不讓走,劉麗群于心不忍,将他接回了宜賓。不過在媽媽的柔情面前,爸爸鄒志平“心硬”起來,不顧妻子的反對,又把鄒敬園送回了成都基地。

鄒敬園的成就并非偶然,無論在省體校還是2012年進入國家隊,“勤奮”“刻苦”始終是專屬于他的标簽。每堂訓練課,鄒敬園不僅高标準完成每一個動作,而且訓練量也是其他隊友的一到兩倍。“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吧。幾乎每一個動作,都追求到了極緻。有些時候,我們都怕他練傷了,不得不嚴格控制他的訓練量。”奧運冠軍、負責鄒敬園的助理教練滕海濱這樣說。

來源: 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