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青山,滾滾黃河水。在華夏大地這片土地上,曆來有這樣一個傳統,那就是凡背靠山面朝河的地方必然會孕育自己獨特的文明,標頭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雖然,作為西北邊陲的城市不像其它曆史文化名城那樣有着輝煌的過往。但是,作為270多萬標頭人之一的我們,有必要了解它的千年曆程。

標頭的曆史要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個時代,在如今的標頭轉龍藏地區就形成了標頭範圍内第一個兼備農、牧業的原始部落(就是今天標頭城郊的阿善文化遺址)。
夏商周時期:
標頭在當時屬于鬼方國統治。直到公元前1022年,周武王姬發的孫子姬钊命孟率軍戰勝鬼方國,標頭才正式被華夏族統治。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306年,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在標頭設立九原,并修建趙長城(趙長城的遺址現今還在標頭城北)。
秦漢時期:
秦始皇一統天下,公元前221年,始皇派蒙恬将軍北上攻打匈奴,在標頭地區設立九原郡,麻池古城就建于此時。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這裡設雲中五原,後來王昭君出塞和親,那個塞叫光祿塞,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的標頭固陽縣。
魏晉南北朝:
在此之前的三國,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標頭人叫呂布,公元184年,呂布就是從這裡出發,再後來揚名天下的。晉朝之後,公元433年,鮮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統領標頭,命名為懷朔鎮。北魏樂府民歌《敕勒川》正是源于此時。那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的就是當時標頭地區的草原風情。
唐宋時期:
這時標頭被突厥占領,直到公元750年,唐代宗李豫收複標頭設受降城。到了宋朝時,遼國在標頭設雲内州。
明清時期:
明朝時期,公元1570年,標頭地區首領——阿拉坦汗歸附明朝,標頭改名歸化城,美岱召成為當時標頭的行政中心。明朝後期的清朝,公元1696年康熙帝平定葛爾丹來到標頭,還在轉龍藏的泉水前題了字。後來,公元1741年,乾隆帝設薩拉齊縣,1809年改為薩拉齊鎮。1836年,山西富商喬緻庸在標頭東河創辦通順,成為標頭商業興起的開端。
民國時期:
1912年,標頭鎮歸屬薩拉齊縣;
1928年標頭改鎮為縣;
1934年,標頭機場建成通航。
新中國時期:
1919年9月19日,綏遠發動起義,標頭獲得和平解放。
1954年,綏遠省標頭市劃歸内蒙古自治區。
1955年,標頭被列為國家重點規劃的8個城市之一,奠定了現今的城市格局。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臨標頭為包鋼1号爐出鐵剪裁。
1964年,鄧小平來標頭參觀一機、二機和包鋼集團。
1966年,白雲鄂博礦被确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
1970年,烏蘭察布所轄土右旗和固陽縣劃歸標頭市。
1992年,標頭市稀土高新區成立,這也是内蒙古自治區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
1996年,達茂旗劃歸標頭。
1999年,江澤民等國家上司相機來標頭視察。
2002年,標頭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直到2021年,全國17座城市獲得此殊榮,而標頭是全國最早獲得的兩個城市之一。
2003年,標頭鋼鐵學院、師範學院和醫學院聯合組建内蒙古科技大學。
2008年,標頭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規劃項目正式确立。
2012年,標頭廣播電視台正式落成。
2013年,標頭國際會展中心建成。
2015年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在標頭202廠研制成功。
2019年,標頭到北京高鐵正式開通,最快隻需要3小時20分。
2020年,孟凡利書記來到標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項目高效發展,使標頭再現發展活力。
雖然不可否認,標頭最近幾年發展确實不怎麼好,GDP和人口都停滞不前。但是,標頭的稀土資源和相應的稀土産業還是有機會創造新的奇迹的,尤其是雄厚的工業基礎也是它不可低估的潛力。而說到城市建設和環境,標頭也是實力尚在,作為中國正北方的門戶,必将在未來彰顯自己應有的價值的。春風來不遠,奮鬥路正長。2021,一個嶄新的開始,相信我們這座城市必将再創輝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