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作者:牧海

說起鶴地水庫,北方的朋友可能不怎麼了解,但是在南方,鶴地水庫可是出了名的“寶庫”,被譽為廣東最大的“人造海”。曆史上雷州半島曾幹旱缺水,旱災頻發,糧食減産、土地撂荒嚴重,急需建造水庫解決用水需求。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上世紀50年代末,鶴地水庫全面建成,九州江水被截流攔蓄,雷州半島的農業也是以重制生機。60年來,灌溉已成為鶴地水庫的首要目标之一,有效灌溉面積達127萬畝,同時兼有防洪、發電等多種功能,綜合效益顯著。

鶴地水庫是廣東省5個大型的飲用水源地之一,水質控制向來是重中之重。自新世紀以來,鶴地水庫的氮污染有所改善,磷污染時常超标,富營養化程度不容樂觀,總體呈加重趨勢。

以2020年的水質為例,庫區水質目标原本是II類水,但實際上僅達到了III類水的标準,未達标原因是總磷、化學需氧量等超标。庫區的“營養水”依然是老大難問題,綜合樣狀态指數高達53.0,現階段正處于輕度富營養狀态。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鶴地水庫集水區域

不可否認,富營養化已經成為湖泊、水庫的重要威脅,對于作為飲用水水源地的鶴地水庫,威脅的後果更加嚴重。如果放任不管,任由氮磷輸入,最終難免會引發水華。尤其是束絲藻、微囊藻等藍藻,所釋放的藻毒素對人體健康有害,後患無窮。

2007年5月,太湖的“水危機”事件曾震驚全國,藍藻泛濫正是原因所在。由于藍藻密度太大,涉及範圍廣,迅速蔓延至湖區北部(貢湖),導緻水質急劇惡化,腥臭氣味随風飄散,大煞風景。貢湖是無錫市的水源地,藍藻爆發導緻當地陷入供水危機,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時至今日,該事件依然值得警醒!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富營養化是藍藻爆發的溫床,隻有保護好了水質,減輕氮磷輸入,才能防患于未然。為此,湛江市也“痛下狠手”,整治污染源頭,并在2021年3月釋出了《湛江市鶴地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5月1日正式實施。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保護條例》為確定庫區水質劃定了防線。在污染防治方面明确規定,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内禁止以下活動:

種植速生桉樹;圍庫築塘、造田、築壩;采礦、采石、采砂;網箱養殖;駕駛與保護水源無關的機動船舶等等。

保護庫區水質,為什麼要在周邊禁止種植桉樹?相信很多人都對這一禁令抱有疑問。

桉樹是我國廣西、廣東等地常見的經濟林木之一,并非我國本土樹種,而是“舶來品”,近幾十年來熱度不減。桉樹原産于澳洲、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地,具有生長快、輪伐周期短、經濟價值高等優點,世界多地均有引進。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1890年,我國首次引入桉樹,并于上世紀60年代掀起植桉熱潮,大片山地被改造成了速生桉人工林。廣西的桉樹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産業效益顯著:桉樹一般4~6年便可采伐,每畝産材5m³以上,種桉、伐桉已成為很多山區農民的“緻富密碼”。

截止1990年,我國桉樹面積發展到67萬公頃,2018年為450萬公頃。桉樹種植面積瘋狂擴張的背後,則是社會各界的不滿、擔憂甚至是譴責。據調查,部分山區在種植桉樹時采用煉山整地、全墾整地的方式,濫用化肥,不利于水土保持,曾有人将桉樹指名為“生态殺手”。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更有甚者,還有人将桉樹稱為“抽水機”、“抽肥機”、“産毒機”、“斷子絕孫樹”,這種說法未免有些誇張,但是桉樹林“上不飛鳥,下不長草”的流傳說法也并非毫無根據。

種植速生桉确實有一定危害,比如導緻林木結構單一,生态多樣性降低。相比之下,人為活動帶來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為追求經濟盲目加大施肥、挖坑煉山、除草采伐等等。

其後果可想而知,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料中的氮源随着地表降水彙流,最終輸入到飲用水源地或者下遊河流,讓人防不勝防。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也明确批示:在江河源頭、重要水庫(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城市功能區等重要區域,不适宜種植速生桉樹。在鶴地水庫二級保護區内,桉樹被明令禁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且,處罰力度還不低:

種植速生桉的,由當地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處罰。種植面積不滿十畝的,對機關處5000元罰款,對個人處500元罰款;種植面積十畝以上不滿一百畝的,對機關處每畝500罰款,對個人處每畝50元罰款;種植面積一百畝以上的,對機關處5萬元罰款,對個人處5000元罰款。

在林區的低窪處有時會出現一灘灘“黑水”,在下雨後更加常見。這裡的黑水被稱為“森林黑水”,一般是指樹枝、樹葉等凋敝物堆積在積水中,經細菌分解後形成的腐敗水體。

在桉樹林中,黑水的現象也同樣存在,其神秘性曾引發媒體熱議。經研究發現,桉樹林的黑水是一種偶發現象,往往伴有降雨過程,以新采伐地居多。2013年,國内的楊鈣仁等學者對桉樹林的黑水展開調查,認為黑水實際上是桉樹的黑色腐解液和地表徑流的混合物。

為研究桉樹黑水對水生生物的危害,研究人員将黑水輸入到池塘中,結果卻有了驚人的發現:魚塘中的草魚開始大量浮頭,之後鲫魚和鯉魚也開始浮頭;浮頭當天下午,草魚肚皮向上翻白,個别開始死亡;次日上午10時,95%以上的草魚死亡,體重300~1500g不等,鲫魚和鯉魚的死亡率也在50%左右。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圖檔僅供參老

經檢測,黑水的引入導緻池塘水質的溶解氧含量減少了4.62mg/L,降幅達82%,水體透明度明顯下降。這些黑水含有高濃度有機質,水質較肥,是氮磷污染的潛在來源,在水中分解時會與魚類、蝦蟹類争奪氧氣,嚴重的會導緻魚蝦窒息死亡。

再結合鶴地水庫和地形、地勢以及土壤環境,禁種桉樹就更加必要了。

鶴地水庫周邊多為丘陵地形,庫中島嶼星羅棋布,庫岸線曲折,形成了衆多的庫灣和庫汊。丘陵坡地居高臨下,如果種植桉樹,就可能産生所謂的“黑水”,随雨水順勢而下,對庫區造成營養污染。

鶴地水庫的“防線”:速生桉被局部禁種,“黑水”危害有多大?鶴地水庫的“防線”庫區為何要禁種桉樹?桉林出現的“黑水”,危害到底有多大?

在土壤結構上,庫區周邊多為紅壤土、沖擊水稻壤土以及黃壤土、黑土,土壤粒徑孔隙度大,土質肥沃,适合松樹、竹、桉樹等植物生長。一旦種植桉樹,成林速度将會很快,無疑會加重當地的水土流失,導緻庫區水質濁度變大,水質變差。

總之,庫區周邊禁種桉樹是周全之舉,從細節入手,不給富營養化可乘之機!

對于禁種桉樹,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