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11月2日17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釋出新華社快訊:“人民解放軍于11月2日解放沈陽。”從那一刻起,11月2日,成為每一個沈陽人珍藏心底的日子。今年11月2日,是沈陽解放73周年的日子。在這個特别的日子裡,精英集團革命文獻研究中心主任、資深曆史文獻收藏家、沈陽晚封包史顧問詹洪閣公開了一批珍貴的文史資料,其中就包括劉白羽編著的介紹沈陽解放的《光明照耀着沈陽》、常工的《進軍沈陽》、1948年年底出版的《東北畫報》以及“解放東北紀念章”等,讓我們對沈陽解放有了直覺的印象。
沈陽解放在解放戰争史上
有着重要的位置
“沈陽解放在解放戰争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除了沈陽解放标志着東北解放外,沈陽解放也為華中南解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詹洪閣說。
解放戰争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戰,到1948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階段。當時,在東北戰場上,敵我雙方兵力對比,無論在數量上、品質上,中國人民解放軍都占明顯優勢。是以,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決定:首先在東北戰場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戰略性大決戰。
1948年9月12日,中國近代史解放戰争的三大戰役之一——遼沈戰役正式打響。其間,10月15日攻克錦州,10月19日解放長春,繼而各路大軍直逼沈陽城。1948年11月2日16時許,解放沈陽的戰鬥全部結束,共殲敵一個“剿總”司令部、1個兵團部、2個軍部、7個步兵師(旅)、3個騎兵旅等,總計13.45萬人,其中将官106名。戰鬥即将結束時,幾架敵機虛晃一槍,匆忙扔下幾顆炸彈,倉皇而去…… 人民解放軍迅速接管了沈陽市郵電、交通等公用機構。11月2日,人民解放軍隊伍浩浩蕩蕩開進沈陽城,市民們紛紛走向街頭,迎接日夜盼望的解放軍戰士。當天17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釋出新華社快訊:“人民解放軍于11月2日解放沈陽。”遼沈戰役共曆時52天,解放沈陽之戰是該戰役的最後一戰,也是解放東北全境的最後一戰。
許多決定由第一批接管人員
在列車上議定
東北人民解放軍進入沈陽後,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了不打擾市民,甯願在大街上(現中華路)休息。沈城沸騰了,現在的中山路、中華路、中街、太原街等幾條主要街路上,聚集着如潮的遊行隊伍。“這本《東北畫報》出版于1948年12月30日,出版社位于哈爾濱,這本刊物通過圖檔和文字介紹了解放沈陽戰役及沈陽解放後的接收恢複工作,其中,封面照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戰士路過北陵的照片,封底用的則是沈陽站前的照片。從這張老照片可以看出,沈陽解放後,沈陽站前車馬來往,擁擠異常。”詹洪閣說。
接管沈陽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沈陽當時是東北最大的城市,也是東北工業中心,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十分發達,在全國首屈一指。
1948年遼沈戰役即将勝利,接管沈陽的準備工作提上了黨中央的議事日程。根據沈陽解放後的第一任副市長焦若愚回憶,1948年10月底,随着遼西戰役的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即刻向沈陽進發。與此同時,陳雲率領第一批接管人員,從哈爾濱乘專列趕赴沈陽。一路上,許多決定都是在列車上議定的,如:任命陶鑄為沈陽特别市市委書記;伍修權為衛戍區司令員;任命朱其文和焦若愚為沈陽特别市正、副市長。陳雲還交代,這些布告要多印多發,一進城就由電台向全市廣播。
戰後三四天便複蘇
《接收沈陽的經驗》成範本
1948年11月2日,在沈陽解放的歡呼聲中,中國共産黨向沈陽市各階層“約法八章”,奠定了平穩接管沈陽的基礎。細細研讀“約法八章”的每一條款,就會發現其中在保護民生、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有着許多細節方面的規定,例如“所有私人資本開設的工廠、商店、公司、企業、銀行及其附屬的倉庫、貨棧等一律保護,準許照常營業,不受侵犯”。在布告的結尾,中國共産黨号召全市市民“共同遵守,不容破壞”,并聲明我軍“為人民利益奮鬥,紀律嚴明,公買公賣,不取民間一針一線”,通過實際行動確定平穩接管沈陽。
值得一提的是,戰鬥結束的第二天,除軍事管制委員會指派部分部隊維持秩序外,攻城部隊全部撤出城外。市内電燈于11月3日即部分供電,電話于11月4日全部恢複,11月5日郵局正式開始工作,通郵地點遍及解放區。鐵路員工在軍管會鐵路處率領下,兩天内即搶修鐵路數十裡和兩座被炸橋梁,至11月27日,沈吉、沈安、沈撫等線路已通車,并辦理客運。沈陽解放後的第二天,南北兩市場首先開始營業,熱鬧非凡,至11月10日,中街洪順盛、洪昌、吉順絲房、裕泰東、華太、順西等百貨商店及利民商場等均先後開業。11月7日,東北書店開業,運到大批書籍,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曆史為這次接管工作做了最好的證明,僅僅用了三四天時間,這座當時擁有百餘萬人口的東北第一大城市的電燈、電話、自來水、郵政、電報、電車等相繼恢複,工廠紛紛複工,商店開業,物價平穩,秩序安定。1948年11月28日,陳雲寫了《接收沈陽的經驗》的報告,接收沈陽的成功做法為其他城市的接管提供了經驗,成為接管其他城市的範本。
如果城市有記憶,1948年11月2日,值得沈陽永遠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行的腳步聲,是勝利的聲音,是光明的前奏。和平早已驅散了戰機與炮火,但曆史不應被忘記。如今的沈陽正在實作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路上努力前行。回望曆史,珍重和平,愛我沈陽。
記者 王彩麗
資料照片由詹洪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