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泡面拌着吃的小編木昜,在經過前面幾篇文章的鋪墊後,終于到了小編給大家亮家底的時候了。當你的腦海裡已經有了強烈地改變自己的意識時,并且已經在刻意培養良好的習慣,那麼此文對你将有所幫助,否則毫無意義。我将圍繞書籍、演講、網課、電影和紀錄片五個方面來一一介紹,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資源确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是系列文章,這幾天我會盡快将其付之于文,我相信當你把它們逐個消化時,你一樣會有所收獲。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即書籍篇。
書籍篇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看書可以說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投資自己的方式。當然,我指的書籍均是經得起時間和曆史檢驗的好書,不是那些不入流的閑書。我以前是不愛看書的,讓我看一千字的文章都費勁,更别提看那麼厚厚的一本書了。然而,我發現随着年歲的增長,自己曾經遇到的許多困惑,我身邊的人再也給不了一個我能接受的答案時,我轉向了書籍求助。這些名人偉人寫的經典名著,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不贅述了, 下面直接上幹貨。
1)《活着》作者:餘華(中國)
該書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随着内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着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該書被翻譯成多國版本,後來還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在全世界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福貴這個小人物一生的命運,的确帶給我對活着更深刻的反思和認識。
2)《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中國)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沖突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衆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曆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講真的,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時還是在老家的一個晚上,當時停電了,于是我拿着手電筒照着看這本書,看到後面的一些情節時,我一個大佬爺們居然看哭了,可能是代入感太強了吧,但是該書确實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前幾年本書也被翻拍成了電視劇,著名演員王雷扮演的孫少安這個角色更是給不少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自卑與超越》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
該書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啟迪我們去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他告訴我們,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于過去經驗的認識和了解相一緻的。自卑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是并駕齊驅、等量齊觀的。在《自卑與超越》中,關于記憶和夢的探讨,作者也參考了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針對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會性問題,作者也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價值的觀點。這本書對我個人來說,可以說是自我覺醒和改變自己的啟蒙之作,我正是在該書的指引下,逐漸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4)《人性的弱點》作者:戴爾·卡耐基(美國)
該書彙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華和最激動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勵志經典,出版後立即獲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暢銷書。無數讀者通過閱讀和實踐書中介紹的各種方法,不僅走出困境,有的還成為世人仰慕的傑出人士。隻要不斷研讀本書,相信你也可以發掘自己的無窮潛力,創造輝煌的人生。這是一本典型的成功學巨著,但不是說它就毫無價值,書中很多原則和技巧,如果我們可以有效地運用,這對于我們個人的成長顯然是大有裨益的。
5)《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裡阿諾斯(美國)
本書初版問世以來,贊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于世,可謂經典之中的經典。後經作者多次修訂增補,現已更新至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華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時新的研究成果,使這部名著在内容和體系上更加完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筆隽永、筆力深厚、才思橫溢,整部著作前後一貫。 這裡呈現原汁原味的英文版以飨廣大讀者,讓您在頗具曆史韻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載,視通萬裡。
6)《中國通史》作者:呂思勉(中國)
該書是公認中國通史類口碑讀本,重印過百次;黃仁宇、錢穆、柏楊、易中天等推崇備至的史學大作;文筆俱佳,學、才、識兼備的通史著作。中華上下五千年史,作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或者做到百分之百的無誤,但是對于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大概的中國曆史架構還是有所幫助的,總的來說,本書還是相當不錯的,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7)《自控力》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美國)
該書由著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所作,主要講述了該書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架構,講述了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相信你看完了這本書,對自控力會有着更深刻的認識,對于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也能從書中找到相應的答案。
8)《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美國)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是以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政策。微習慣政策的科學原理表明了人們無法長期堅持大多數主流成長政策的原因,也揭示了人們長期堅持微習慣政策的可能性。人們無法讓改變的效果持久時,往往認為原因在于自己,但其實有問題的并不是他們本身,而是他們采用的政策。當你開始用微習慣政策教你的方法按照大腦的規律做事情時,持久改變其實很容易。作者原先是出了名的懶蟲,後來憑借微習慣政策成功蛻變乃至逆襲。
9)《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L·清崎(美國),莎倫·L·萊希特(美國)
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曆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于投資理财的企業家。清崎遵從"窮爸爸"為他設計的人生道路:上大學,服兵役,參加越戰,走過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清崎毅然追尋"富爸爸"的腳步,踏入商界,從此登上了緻富快車。 清崎以親身經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窮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财富觀窮人隻想着為錢工作,富人想得怎麼讓錢為自己工作!
10)《窮查理寶典》作者:彼得·考夫曼(美國)
"芒格主義:查理的即席談話"一章收錄的是他以往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會上犀利和幽默的評論。貫穿《窮查理寶典》全書的是芒格展示出來的聰慧、機智,其令人敬服的價值觀和深不可測的修辭天賦。他擁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以從古代的雄辯家,到18、19世紀的歐洲文豪,再到當代的流行文化偶像,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來,并用這些來強調終身學習和保持求知欲望的好處。在公衆眼中,沃倫·巴菲特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代表人物,是該公司多年來取得非凡成就的大功臣;但另有一人也對該公司傳奇般的業績作出了重要貢獻,那就是查理·芒格。雖然他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遠沒有巴菲特那麼高,但他同巴菲特一樣,能引領你作出更好的投資和決策,讓你對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彙集他最出色的演講、箴言和思想的《窮查理寶典》将向你證明這一點。
上述這些書涉及了文學、心理、曆史和理财等等,好書當然遠不止這些,不過對于開始進擊開始改變的新人來說,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先看這些書的,當然,這取決于個人情況了,這些書也隻供參考,但看了,肯定是有用的,今後我還會繼續向大家介紹好書。這是關于資源之書籍篇的叙述了,下一篇文章我将重點介紹下一些比較有影響力或者知名度比較高的演講。本文到此就結束了,感謝閱讀!
我是木昜,泡面拌着吃的小編,95後自媒體寫手,一隻深漂虎,關注我,更多幹貨心得與你分享,在進擊的路途中,我将與你一同前行....
上一篇文章:三步走戰略:如何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