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作者:緻富君talk

作者:婷婷

洋芋很平常,種洋芋也不稀奇,

但在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有一個叫張春普的人,

他種洋芋,有兩個特點。

首先,他種的洋芋,金貴。

啥?洋芋金貴?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沒錯,

一般種植戶種的洋芋,

地頭價每斤0.6元左右,

他種的洋芋地頭價賣到每斤1.2元。

可從外表上看,他種植的洋芋,

好像和其它的洋芋也沒有什麼不同,

這到底為什麼呢?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第二,張春普種的洋芋畝産量高,

在當地,一般人種洋芋,

畝産量在8000到10000斤,

而他種洋芋,畝産最高達到12000斤。

别小看這2000斤的産量的提升,

放眼全國,

隻有頂尖水準的種植戶才能做到。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在知乎上有個有名的問答。有人提問,

100 米短跑,提高 0.1 秒有多難?

一個6萬多的高贊回答,

來自名将蘇炳添。他說:“那太難了。0.1秒可厲害啦,提高0.01秒都有點難。我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吧。”

不管什麼領域,

每一小步的提升和進步,

背後都是不盡的努力和汗水,

一遍遍地打磨和嘗試。

為了提高洋芋種植的産量和效益,

張春普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十年前,

他從養牛行業,轉行進入了洋芋行業,

他發現,想要賺錢,最常見的行業,

也要勇于敢于嘗試創新,

走一條跟一般人不一樣的路。

怎麼創新呢?技術是關鍵,

張春普首先盯上了洋芋的灌溉裝置。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這個能變形的大家夥兒,

是張春普開始種植洋芋時,

使用的澆灌裝置。

它轉一圈,就能澆灌500畝的土地。

這套裝置當時價值30萬元,

隻有有實力的洋芋大戶才能用上。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但張春普發現這套裝置雖然澆灌效率高,

但是,有一個缺點。

什麼?經驗老道的種植戶當時都在用的噴灌裝置,初出茅廬的張春普卻覺得有缺點?周圍的人背地裡嘲笑張春普太狂妄自大。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但張春普心裡有譜的很,

他認為這套系統澆灌的濕度不均勻,

地表的濕度較大,長出的洋芋個頭大。

而底部濕度較低,底部的洋芋長得小。

洋芋大小不均,

這影響了畝産量和效益的提升。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張春普大膽改變了洋芋種植的灌溉方式。

張春普看中的是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并不新奇,

用來種洋芋卻缺點明顯,

總結起來,四個字,費力費錢。

每年都要鋪一次軟管,

你說,這折騰不折騰,這麼一頓猛操作,

長期來看,比大型的噴灌裝置還要費錢。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但滴灌技術有一個緻命的優點,

讓張春普動心得不得了,那就是,

灌技術水使用率更好,薯塊長得更均勻。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技術的提升,

就是如此的樸實無華和枯燥,

但确實有效。

2012年秋天,

張春普通過噴灌方式的改進,

畝産提升到了八千斤。

張春普進一步改變肥料的使用方式,

一套組合拳下來,

目前張春普種植的商品薯的産量,

最高達到了12000千斤。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産量提升了,張春普的利潤也水漲船高,

但是,他想要進一步提升利潤,

有一個領域,需要介入。

在洋芋種植行業,

種薯是種植戶賺錢的關鍵因素之一。

但之前,張春普常遇到種薯短缺的問題。

一是價錢高,

二是經常買不到想要的數量。

2017年張春普為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

建起種苗繁育基地,自己繁育種薯。

洋芋變賺錢的“金豆”年銷5000萬

前面我們提到,

張春普種植的洋芋,

每斤的地頭價是普通洋芋價格的2倍。

奧秘在于,這些看似普通的洋芋,

不是平常賣向市場的商品馬鈴薯,

而是張春普自己繁育的,

專門賣向種植戶,

供他們種植使用的種薯。

種薯每斤地頭價能賣到1.2元。

2020年張春普洋芋種植面積超5000畝,

其中種薯占80%,

總銷售額5000多萬元。

行業傳統,競争激烈,

這是很多創業人所面臨的的局面。

跟很多同行比起來,

張春普入行的時間并不早,

但是,對于細節,技術的關注和創新,

讓他一點點突破着自己,

一點點在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行業,

做出了不普通的成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