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親和酒的故事

父親和酒的故事

父親和酒的故事

陸秀

我的父親一生充滿傳奇。他一把斧頭,一把大鋸,一個墨鬥盒闖天下,養育了八個兒女。父親性格耿直豪放,廣結朋友,對酒情有獨鐘。

打從我有記憶起,父親是無酒不歡的。

六十歲以前,父親是一個手藝人,作為我們那裡出名的鋸匠師傅,經常帶着幾個徒弟穿越在東安和邵陽兩個縣的崇山峻嶺中。特别在東安那邊父親練就了喝酒的本領,而且酒量特好,從沒有真正醉過。因為那裡的人幾乎都愛好喝酒,而且喝酒喜歡劃拳行令,一餐酒喝完要幾個小時。

那個時候父親至少半個月才回來一次,有時半年回來一次。每次一回來,附近跟他要好的朋友知道了,就會約好一起來我家喝酒打牙祭,其中有公社和大隊的書記。

父親和酒的故事

六十歲那年,田地聯産到戶,父親正式封刀,不再出去做工了,在家重新種田耕地。此時的父親每餐仍舊少不了酒,昔日的朋友徒弟平時很少來往,隻有逢年過節了才會提着酒來跟父親喝上幾杯。其餘時間經常是自斟自酌,喝到盡興時就會翻老話,重溫他當年當師傅時的風光歲月……

最讓他念念不忘的是喝酒跟母親吵架打架和烤酒遇到“銀仙鬼”,烤到“神仙酒”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我也記憶猶新。

那時我們家退堂屋的門角落裡,通常放着一個大酒缸,上面用木闆蓋着,裝着剛剛釀好的米酒,裡面插一個用篾片編織的簍子,酒水從縫隙裡流進簍子,簍子裡的酒我們叫“水酒”。還有一個酒壇子專門用來裝燒酒的,開口小,用一塊大布包一塊圓木,大小跟壇子的口子剛剛吻合,蓋上去用手壓幾下就嚴嚴實實的,酒就被密封了,放得越久,酒越醇香。

這個大酒缸和燒酒壇子從沒有空過,是以不管誰到我家來,最先迎接他的是那股濃濃的酒香。

父親出門做工夫前總要打開燒酒壇子看看還有多少酒,如果餘下的酒不多,他會再三叮囑母親要提前幫他釀好酒。如果回來沒酒喝,或者帶了幾個朋友喝得不盡興的話,會闆着臉不高興。是以母親在家裡總要為釀酒操心,有時不耐煩了就自言自語地罵父親。罵歸罵,動作卻越來越麻利,酒也越釀越好。

父親和酒的故事

那天,父親又回來了。

那時候我有六七歲的光景。我家喂了十隻鵝,姐姐們忙着掙工分,扯草喂鵝是我的事。父親回來時,鵝也長大了,一隻起碼有十來斤,十隻鵝站在一起,伸長脖子“嘎嘎……嘎嘎嘎嘎……”地叫着,特别威風,村裡小孩都不敢接近它們。

父親看到鵝長得膘肥體壯,毛色油光發亮,臉上露出喜色。中午父親喝了幾碗酒,臉漲得通紅,一邊給母親夾菜,一邊講着他在外面的見聞,一家人其樂融融。

吃完飯他對母親說:“宰隻鵝吧,公社書記,大隊書記,和幾個徒弟晚上來要來我屋裡喝酒打牙祭。”母親有點不高興,說:“每次回來就到我屋打牙祭,沒看到你到他們家去喝過。這些鵝我舍不得,娃兒天天扯草,手指扯爛喂大的,我留着賣錢給娃做學費的。”父親仗着酒性,眼睛瞪得銅鑼大,說:“你這婆娘不通情理!别人看得起咱家才來,看不起,請都請不來呢!”

母親不情願地起身收拾碗筷,故意弄出很大的響聲。父親裝着沒聽見,大聲叫我去燒開水。他起身拿起筲箕,到禾堂裡逮住一隻鵝,把筲箕罩住鵝身,隻露出鵝頭,叫母親拿來一隻碗,裝點清水,又拿來菜刀,雙腿夾住筲箕,一隻手掐住鵝頭,一隻手用菜刀對準鵝的脖頸一割,血就汩汩流出來,母親用那隻碗接着……

父親和酒的故事

我去竈房裡燒開水,雖然舍不得殺鵝,可想到晚上有鵝肉吃了,心裡一下子又開心雀躍起來,甚至也覺得母親太小氣了。要知道平時父親不在家,我們難得開葷,我們姐妹都盼着父親早點回來,好有可口的飯菜吃……

父母忙活了一下午,到晚上七點半左右,菜全部上桌。客人也陸續到齊,共六個人,父親招呼着他們坐下來,叫三姐四姐幫他們備好碗筷,并一一倒上酒。

那時候家裡來客人,我們姐妹是不準上桌的,我們添一碗飯夾點菜坐到角門的石墩或者條凳上吃,我和妹妹小點,一般吃完飯就出去玩了,三姐四姐就不能出去,她們要随時幫客人斟酒,添飯,哪一個客人吃完了還要遞上熱毛巾給客人擦臉。

那天晚上我沒有出去玩,母親吃了飯就拿出麻桶在旁邊莢麻,我就坐在她面前一邊看母親莢麻一邊看父親他們喝酒。

他們一桌人除了公社和大隊書記,有三個是父親的徒弟,一個是父親的幹兒子。

父親和酒的故事

席間他們邊喝酒邊談笑風生,真的有梁山好漢的風度:大口喝酒,大口吃菜,大聲說笑!喝到中間父親把在東安縣學到的劃拳行令的喝酒風俗用上了,那兩個書記也是見識多廣,一點就通。于是七個人興緻勃勃的邊喝酒邊劃拳,輸了的一碗酒一骨碌喝下去,不準留半滴。整個晚上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劃拳聲一聲高過一聲。什麼“一點點,二好好,三星照,四喜财,魁五首,六六六,七巧巧,八馬跑,快喝酒(九),全到了。喝!”還有“六個六啊!哥兩好啊!誰怕誰啊!烏龜怕鐵錘啊!喝!”……

他們一個個手舞足蹈,口沫四濺,臉色绯紅……

從七點多一直喝到十一點,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母親強憋着一股子怒火沒發出來,不時提醒父親:“莫喝莫鬧了,時間很晚了,等會喝醉了回不去,麻煩呢!”父親漲着紅彤彤的臉,大聲說:“我不是吹牛的,喝酒幾十年了,從來沒有大醉過,喝酒隻喝三分醉,吃飯隻吃七分飽。來!來!來!再來一碗!吃菜!吃菜……”公社書記和大對書記喝得迷迷糊糊,一個附和着父親:“陸師傅喝酒走遍天下無敵手,五湖四海是朋友,今後你陸師傅有難處,盡管找我!看哪個敢為難你?!”一個起身扳着父親的肩膀說:“我和你認親家,今後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誰和你過不去,就是和我過不去……嘿嘿嘿……來!喝酒!吃菜……”那幾個徒弟和幹哥哥有點怕母親,看着母親臉色不好,不敢多喝,恭恭敬敬地坐在那裡陪着他們三個鬧。苦了我的兩個姐姐,氣壞了我的母親!

父親和酒的故事

最後由四個年輕人扶着兩位書記退場,桌上酒菜碗筷狼藉一片。父親打着飽嗝,雖然滿嘴的酒氣,确實沒有醉。母親等客人走遠了開始發脾氣,指着父親罵:“喝你腦殼,喝你骨頭!何嘎不醉死你,喝嘎不脹死你!”父親瞪着血紅的眼睛,沖着母親也大聲罵起來:“你這個不納賢才的婆娘,帶幾個人回來吃餐飯喝次酒,剮了你的肉了,嗯?你那麼心痛!”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得吵了起來,姐姐匆忙收拾好碗筷,也不管他們,進房休息去了。

我和妹妹在旁邊看父母兩個人吵架,起初以為他們像往常一樣吵一陣就會停下來,誰知道兩個人越吵越厲害,母親吵着吵着哭了,邊哭邊怒斥父親的不是:“剁腦殼果,你在外面天天有好酒好菜,不曉得我們多苦,拼死拼活地苦撐着,一個月難得吃一次肉,雞生一個蛋幫你留着,舍不得給娃吃。養幾隻鵝,我們舍不得吃,你一回來就殺了,請來這麼多人。個個醉得成瘋子,鬧得院子裡人都不安甯!”停了一會,擠一把鼻涕甩到地上又繼續:“你冒良心果,還有理得很!請一次兩次也冒緊,哪一次回來不是帶一桌子人來白吃白喝的?我們娘幾個在屋容易嗎?嗚嗚……”母親越說越傷心,眼淚鼻涕一路流。

父親和酒的故事

父親被罵得狗血噴頭,血脈偾張,睜着血紅的眼睛也罵得母親一無是處。母親更加氣憤,拿起身邊的矮木凳朝父親砸過去,父親動作快得很,一伸手就把凳子接住,順手摔到一邊,沖過來就扇了母親兩巴掌!母親起身從柴角裡拿起一塊柴,嚎叫着朝父親撲了過去,我跟妹妹吓得大哭。

父親慌慌張張地躲着母親,邊躲邊罵。母親沒打着父親,氣急敗壞,從門角裡拿起一把鋤頭就朝退堂屋走,父親以為要用鋤頭打他,吓得趕緊往外跑。母親邊哭邊嚷:“我讓你喝酒,讓你喝酒!我要把你酒缸子打爛!”接着聽到了酒缸破裂的聲音,再接着一股濃烈的酒氣從房間裡沖了出來,直嗆鼻喉……酒缸酒壇子瞬間被砸爛,酒濕透了地面,姐姐也出來了,茫然失措地看着哭叫的母親……

父親和酒的故事

這次因為喝酒打架,搞得雞犬不甯,最後父親不得不向母親認錯。看到滿地的碎瓷片,和那滲透到地面的酒,心裡無限的懊惱……

我跟妹妹眼睜睜地看着父母打架無能為力,隻一個勁地哭。看到父親罵母親,對父親恨恨的。後來聽到父親在床上對母親輕言細語講道理,又覺得母親太過分,太小氣了。心裡一直在想:沒有酒缸,沒有酒了,今後父親喝什麼呢?

第二天早上吃飯的時候,我偷偷觀察父親,隻見他用碗舀了一碗水,像喝酒一樣津津有味地喝着,喝一口水夾一口菜,嘴巴還發出“叭叭”的聲音……好像比喝真酒還來勁。他一邊喝一邊斜着眼睛看母親,母親端着飯碗裝作沒看見。這時三歲的妹妹突然大聲喊父親:“阿爸,你喝的不是酒,是水,我看見你從水缸裡舀的……”父親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了起來,母親笑得噴出一口飯粒……

父親和酒的故事

過了兩天,父親又出去做工夫了,我想母親再也不會給父親釀酒了吧。

一天中午,我和幾個小夥伴在梨樹下玩跳田遊戲,忽然聽到有人喊:“賣壇子哦,買酒缸嘞,上好的酒缸,釀的酒噴噴香……”母親馬上走了出來,喊那跳着擔子的到大門口去,母親翻來覆去的看一個大酒缸,一會用手敲敲這敲敲那,一會又用耳朵貼近聽……那買酒缸的拼命誇他的酒缸是如何如何的好。母親不放心,又喊來一個識貨的大叔來幫着看,最後兩個人看中了一個敞口的大酒缸。兩個人又看壇子,看中了一個能裝三十斤燒酒的壇子,最後讨價還價買下了。那個大叔跟母親開玩笑說:“好容易才打爛了酒缸,又來買,不劃算啊,下次陸師傅回來跟你吵架了别再打爛了!”說得母親很不自在。

過了兩天,母親又忙着為父親釀酒了。

不過自從那次打爛酒缸後,父親雖然仍然帶人回來喝酒,但從來不鬧酒到深更半夜,不劃拳不勸酒,适可而止,喝文明酒了。

父親和酒的故事

釀酒要技術,烤酒更要技術。火候,時間掌握得不好,烤出來的酒要麼寡淡沒酒味,要麼帶苦嗆喉。釀酒一般母親帶着我做下手,可以自己搞定,烤酒大多數是父親親自出馬。

常常聽院子裡老人講烤“神仙酒”的故事,說某某村某人烤酒,烤到大天亮,酒還源源不斷的流出來……又說同一天,另外一個院子的某某烤了一個晚上,流出來的全是水……哈哈,烤酒的遇到“銀仙鬼”了!這“銀仙鬼”專門捉弄人,常常出人意料的把一家人的米搬到另外一家人的米缸裡去,弄得一家歡喜一家愁……

父親和酒的故事

這些故事從老人們口中講出來,引人入勝。我常常祈禱:“銀仙鬼啊銀仙鬼,你哪天也搬點好吃的東西到我屋來,特别是紙包糖多搬點,還有雞鴨肉,豬肉,牛肉……”有時還真夢見了自家的餐櫃裡堆滿了各種肉類……

沒想到父親真的遇到了“銀仙鬼”。

那天晚上,母親帶着我們姐妹早早睡覺了,留着父親一個人在堂屋裡烤酒。父親私下對母親說,烤酒不能太熱鬧,越清淨越好,這樣烤出來的酒又香又醇。而且有機會遇到“銀仙鬼”,烤一回“神仙酒”。

父親說這話我都聽到了,雖然我躺在床上,一直聽着外面的動靜:父親開門挑水倒水的聲音,劈柴的聲音,咳嗽聲,鐵夾夾柴的聲音……

父親忙活了大半夜還沒忙完,母親在外面房間的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我聽見她幾次起床穿衣服,然後又脫下的聲音。

父親和酒的故事

父親在堂屋裡默默烤酒,我和母親睜着眼睛聽着外面的動靜,有一次父親輕手蹑腳地走進房間裡來,往酒缸子倒酒,又悄悄退了出去。

又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雞籠裡的公雞忽然“嗚嗚”地叫了起來。母親忍不住了,大聲叫父親:“怎麼還沒烤完?天要亮了!”父親趕緊跑進來,走到床邊輕輕對母親說:“婆娘,莫做聲,遇到‘銀仙鬼’了,烤了十多鍋水,還有酒……呵呵!”說完又出去了。

我聽到父親的話一陣狂喜,恨不得馬上起床去看過究竟。聽母親說過,一缸酒一般隻烤四鍋水,超過五鍋酒就淡了。而父親烤了十多鍋水,還在烤。哈哈,難怪父親往大酒缸裡倒酒,原來酒壇子裝滿了。我欣喜若狂地想:還多烤點,再把那個酒壇子裝滿,就有六十斤酒了。父親可以喝好酒,母親也可以不要老操心着釀酒。

我正美滋滋的想着,父親又跑進來了,有點生氣地對母親說:“你這個哈醒婆!要你在我烤酒時别亂喊,你要喊我,害得把‘銀仙鬼’吓跑了,這鍋水沒烤完酒就沒有了!”母親一骨碌爬了起來說:“真的跑了?沒酒出了?去看看,看把烤好的酒帶走了沒有?”父親歎口氣說:“那倒沒有帶走,這個酒缸我倒進一壇子,那裡最少還有二十多斤。”母親說:“可以了,不要人心難滿。看哪一個倒黴的今晚白烤酒了,明天千萬别出去說,說了怕别人找上門來。”父親還在嘀咕着:“百年難遇的事被咱遇到了,你要是不喊我,還有酒呢,嘿嘿嘿……”

父親和酒的故事

接着聽到父親母親一起忙着拆烤酒的家什,最後把酒壇子搬了進來,又放進門角落裡。聽到父親說:“我先來嘗嘗‘神仙酒’怎麼樣喳。”于是聽見他用酒提子舀酒的聲音。過了一會兒,他興奮得輕呼:“婆娘耶!老人們說‘烤酒若遇銀仙鬼,必得美味神仙酒’,這話不假啊!好香!好醇!軟綿有勁道!不苦不辣喉!從來沒有喝過這麼有味的酒!喝了這酒,我都要成快樂神仙啦!啧啧啧……”說完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當時的電視劇流行歌來了:“一四七,三六九,九九歸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父親用他獨有的腔調傳遞着他那欣喜若狂的心情,在我家土屋裡回旋着……

第二天早上,大家照樣早早起床,到朝門上轉一圈,聽聽有沒有新鮮事,父母親懷着不安的心想聽到昨夜哪個烤酒烤出一壇子水來的消息。結果一無所獲,到晚上也沒動靜。于是懷揣着這個秘密一直樂呵着。

父親和酒的故事

自打那次以後,父親烤一缸酒再沒超過五鍋水,“銀仙鬼”也再沒光顧我們家。

我一直也裝着這個故事,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關于“銀仙鬼”和“神仙酒”的傳說在農村确實流行着……

父親已經去世七個年頭了,每次想到父親我就想到酒,想到酒我就想到這兩個故事。

是以我們祭奠父親時總不忘擺上好酒好菜:祝父親在那邊快樂似神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