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點是什麼?——直擊人心直擊人心

點是什麼?——直擊人心直擊人心

前幾天省宣對“我為群衆辦實事融媒體作品展播”進行了評選,我被邀請擔任了評委。

我發言的時候說,主題都不錯,導向都很好,但作為融媒體作品,大部分傳播效果肯定都一般。因為都不太吸引人,而且一看就像傳統媒體人生産的産品,不吸引人。

其中有一條“愛心接力,滞銷西瓜四天賣出4萬斤”短視訊倒是一下子吸引了人的眼睛,雖然制作上顯得粗糙,但一開始鏡頭畫面就吸引了人。

短視訊時代,一開頭就不吸引人,很難留痕,可能一劃即過,沒有人願意等你講完道理,再來聽你講故事。

我說評選中很多作品一看就像傳統媒體人做的作品,是因為,我們的創作者還沒有脫離四平八穩的“5個W一個H”的新聞采編模式,生産的産品也處處留着傳統媒體的痕迹,沒有找到新聞的“爆點”,也就很難找到傳播的點。現在的閱聽人,每天面對爆炸般洶湧而來的資訊,你釋出的資訊連他的瞬間注意力都沒有吸引到,他怎麼可能對你後面感興趣?

尤其是這類主題策劃的報道,更得有“點”才可能引起關注。在融媒體上更講究關鍵詞、關鍵畫面、關鍵鏡頭、關鍵話語、關鍵人物、關鍵事件。。。關鍵的“内容”不突出,你就無法赢得閱聽人,就當然無從傳播。不能傳播的作品,就很難成為融媒體時代的好作品。

除了導向正确,能不能有效的傳播,應該成為新媒體、融媒體好作品的重要标準。而且尤其要注重移動端的傳播。而且移動直播應該成為融媒體産品的一個重要形式。

是以,雖然那個“西瓜”的作品做得有些粗糙,但我還是建議給它評一個獎,鼓勵這樣的作品。因為它更懂什麼更易傳播。

前兩天,我們頻道都市2直播,6小時長時間直播那個被玻璃紮傷眼睛的兩歲小女孩突發事件,從接到熱線到聯系交警,聯系醫院,到感動百萬網民,到醫生被贊美,到熱心觀衆到醫院門口送祝福。。。這才叫融媒體傳播。我贊揚我們能打硬仗的團隊,這才是“移動直播的經典案例”。

我們的“假靳東事件”的拆條,我們的“等待紅軍哥哥89年的百歲老奶奶的拆條。。。都是因為融媒體傳播,登上了當天各自的熱搜榜。如果僅靠電視專題,電視報道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傳播效果的。

而當我們抓到故事當中最有價值的傳播點時,這些傳播就成功了。點是什麼,點是——直擊人心。

記住,直擊人心的點也不僅僅是感動,還有激動,乃至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