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詩話448
(第12輯·第1卷)
愛情女性 婚喪嫁娶
編者 朱升
《典故詩話》
(第12輯·第1卷(12)
385鸾膠難續 緣分已盡
【典出】 晉·張華《博物志》卷二:“漢武帝時,西海國有獻膠五兩者,帝以付外庫。餘膠半兩,西使佩以自随。後以武帝射于甘泉宮,帝弓弦斷,從者欲更張弦。西使乃進,乞以所送餘香膠續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使乃以口濡膠,為以注斷弦,兩頭相連,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一頭,終不相離。西使曰:‘可以射,終日不斷。’帝大怪,左右稱奇,因名曰:‘續弦膠’。”
舊題漢·東方朔《海内十洲記》:“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洲上多鳳麟,數萬各為群。又有山川池澤,及神藥百種,亦多仙家,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更以膠連續之,使力士掣之,它處乃斷,所續之際終無斷也。”
【釋典】 漢武帝時,西海國來進貢,其中有一種香膠。後來武帝在甘泉宮打獵,弓弦拉斷,從者想另換弦。西海國使者請求用所送的膠來接續,大家都感到驚奇。使者用口将膠濡濕,用來粘接斷弦兩頭,弦相連在一起。武帝讓力士各執一頭牽拉,始終拉不開。使者說:“可以射箭,整天也不會斷。”是以将它命名為“續弦膠”。
舊題漢 東方朔《海内十洲記》載:傳說西海之中有鳳麟洲,洲上有許多鳳凰麒麟。仙家以鳳喙、麟角合煎作膠,名之為續弦膠,又名集弦膠、連金泥。這種膠可以接續拉斷的弓弦,或折斷的刀劍,非常牢固。以膠連續之處,使力士掣之,他處乃斷,粘合之處,終無所損。
【釋義】 後以此典:
1、用“鸾膠難續” 等指感情破裂、緣分已盡。
2、用“續弦” 等指男子喪妻後再娶。
3、用“鳳膠” 等指奇妙珍稀的事物。
4、喻指能延續已經中斷的事物者。
【典形】 鳳膠、鳳嘴、煎鳳嘴、煎膠續弦、膠弦、鸾膠、鸾弦、神膠黏、續弦、續弦膠、鳳膠麟角、鸾膠難續。
【用典】
〔鳳膠麟角〕 明·陳子龍《送宋轅文應試金陵》:“少年才子正芳菲,鳳膠麟角世應稀。”
〔鳳觜〕 唐·李商隐《茂陵》:“内苑隻知含鳳觜,屬者無複插雞翹。”
〔煎鳳觜〕 宋·楊萬裡《送子上遞赴郴州》:“韓秦妙語久絕弦,誰煎鳳觜續此篇。”
〔煎膠續弦〕 唐·杜甫《病後過王倚飲贈歌》:“麟角鳳觜世莫辨,煎膠續弦奇自見。”
〔膠弦〕 宋·李宗谔《代意》之一:“自是膠弦無續日,不同珪月有圓時。”
〔鸾膠〕 元·李子中《賞花時》:“自陽台雲路杏,玉簪折難覓鸾膠。”
〔神膠黏〕 清·唐孫華《恕堂再次前韻見贈》:“杜詩韓筆見仿佛,鳳髓已得神膠黏。”
〔續弦〕 宋·陳師道《絕句》:“斫水水可斷,續弦弦可完。”
〔續弦膠〕唐· 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弦膠。”
〔續弦膠〕清 ·黃遵憲《己亥續懷人詩》之十二:“一卷生花《天演論》,因緣巧作續弦膠。”
〔續弦〕近代·巴金《春》七:“海兒年紀小,要人照應,要人管教,那時他光是為了海兒也會續弦的。
2020、10、17、
編者的話
《典故詩話》我花費多年心血編輯而成,對讀書人有很高的閱讀和使用價值。我不打算出版,歡迎條友們收藏、轉發!
朱升
蕲春縣朱升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