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去過南市食品街了?
小編幾乎每月都去一趟南開大悅城
可是一條馬路相隔的南市食品街
去的頻率越來越少

01
「曾是衆星捧月般的商業體」
八九十年代的食品街,是天津本地人最青睐的逛吃逛吃場所。
人群湧動,邊走邊吃,這就是過去南市食品街的盛況。
食品街老照片
1984年建成的食品街,是全國第一座美食城。
4萬平米的建築,隻用了100天時間就建成了。
營業僅僅10天,湧入了國内外40萬的遊客,以當時的收入水準、宣傳手段都不發達的當年,營業額達到了兩百萬!
天津第一家日本料理、第一家港式茶餐廳、第一間酒吧歌舞廳、第一座帶“cosplay”的茶樓,都是由食品街衍生的。
02
「天津孩子的集體記憶」
一樓是小吃,驢打滾、糖麻花、桂花紅豆粥……應有盡有!周末揣着1塊錢,也得跑這兒來吃頓熟梨糕。
@海豚在雪山迷了路
二樓是飯館,八大菜系一個不少。
據說那會兒北京有新人結婚,都會包車來食品街辦桌,可想而知它的吸引力。
三毛餐廳,是咱天津孩子們永遠的回憶。
小時候能去一次三毛餐廳,甭提多開心了!
“南市食品街三區2樓”,即使沒去過也記得倍兒瓷實。
除了三毛,小編印象很深的還有鴨溪大酒樓,小時候和父親去過幾次,點一個宮保雞丁、一個老爆三、一份番茄湯,兩碗米飯,那會兒覺得是真好吃啊!
還有從小就吃的“老幼樂”,現在的老幼樂包子店不如過去熱鬧,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食多方”嗎?不在門臉,在食品街裡面,賣雲吞的,餡裡都是大蝦幹,巨膩,但都是真材實料,配上爐爐香,絕了!
03
「現在誰還去食品街?」
現在,食品街完全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
現在的南市食品街,跟上海的城隍廟、北京的南鑼鼓巷一樣,是專門針對遊客的“景點”。
這裡可能是外地遊客的第一站,但咱本地人卻不太感興趣了。
僅與南開大悅城一馬路之隔的食品街,如今的處境卻讓人扼腕。
時代潮流不斷發展,原先的知名老品牌,搬的搬,拆的拆,現在除了難辨真假的高價本地特産和難以名狀的口感滋味,也隻剩下龐大的外地遊客了。
但其實,就算是在如今的食品街中,依舊不乏曹記驢肉、石頭門坎素包、爐爐香這樣的優質老店。
石頭門坎素包子是一直好吃,小編每次路過那片都得買點。
食品街欣樂糕點排隊盛況@真新鎮的大木博士
食品街三層店鋪,糕點、糖果一應俱全,雖然價格是貴了點,但是品種全啊。有時想吃“童年的味道”,都會來到這裡解饞!
而且,這裡的特産雖然貴,但飯館是真不錯,飯菜價格跟外邊的也沒嘛差別。
對于本地孩子而言,這裡有記憶,有童年,更有難以割舍的情感。
現在,南市食品街更像是老朋友,每次去都像去參觀博物館、紀念館……
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