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Pray,Love》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小衆電影,豆瓣評分僅7.2,不出彩。影片時長不短,将近兩個半小時,如果要叙述劇情,卻異常單薄。
女作家茱莉亞.羅伯茨厭倦了自己當下的刻闆生活,決心花一年時間自我放逐,在意大利美食,印度祈禱,最後在巴厘島重新認識愛。
據說影片在國外放映的時候,影院裡全是30歲以上的女人,和白發蒼蒼的老夫婦。不知是因為 電影中表達的思想,是需要歲月才能體會到的心情。還是因為影片還有一個名稱,《一輩子做女孩》。

"我需要改變,15歲起,我不是在戀愛就是在分手,我從沒有為自己活過兩個星期。"
這台詞聽起來很可怕,卻是很多人的真實處境。我們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個好學生,一個認真工作的下屬,一個好妻子。就像電影中的女主角,既是自由的旅行作家,也擁有愛她的丈夫,過着人們所稱羨的生活,但卻從不曾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隻是在空虛的時候不停填補,以愛情的甜蜜填補,以愛情的破碎填補。内心總是五顔六色,從來沒有為自己空白的一刻。
終于,在婚後8年她意識到,兩人對未來毫無共同期許。即使丈夫依然深愛她,依然無法阻止她離開的心。
生活中有許多事,有時深知現狀是不合适的,就算内心深處渴望改變的聲音不絕于耳,還是甯願選擇充耳不聞。因為我們都害怕平靜的生活被毀滅,害怕已經沒有力氣承載另一個陌生的開始,害怕不珍惜擁有,幸福轉瞬即逝。
毀滅是轉彎之路,如果眼前的幸福并非真正的幸福,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将它毀滅呢?
有一天我的朋友帶我去一個地方,奧古斯都城堡。
奧古斯都為了存放自己的遺體而建造的。異族人入侵時把一切損毀,奧古斯都這位真正偉大的羅馬帝王他如何能夠想象得到羅馬,對他來說就是全世界的地方,有一天會被毀壞?
在歐洲的黑暗時期,有人盜走了皇帝的骨灰,12世紀變成一個要塞,然後變成鬥牛場,人們在這裡存放煙花,現在成為遊客的廁所。
這裡是羅馬最安靜,最寂寞的地方,在幾個世紀裡,這城市在此周邊發展起來,它就好像一個珍貴的傷疤,像一個你舍不得放手的心碎,因為那痛苦也是美好,我們都希望事情可以一成不變,為了穩定我們甯願活在痛苦之中,就因為我們害怕改變,害怕事情會毀掉。
然後我看着這個地方負載的混亂,那是它适應一切的方法,被燒毀,掠奪,然後找到方法讓自己重建立立起來。
我忽然豁然開朗,說不定我的生活并不是我以為的那樣非常混亂,而是,那就是世界的常态,唯一的陷阱就是讓自己跟這樣的損毀的任何一部分做連接配接。
其實毀壞是一件禮物,毀壞是可以邁向轉變的路途。甚至在這永恒的羅馬城,我們都必須為無止境的轉變做好準備。
Bel Far Niente是一句很浪漫的意大利語,翻譯成英文就是 the beauty of doing nothing, 意為“無所事事之美”,
從意大利出發,到巴厘島結束。女主在尋找自我,最終擁抱最真實的自我,遵從内心最真實的感受和渴望,并接納、原諒自己的不完美。
比起每天忙忙碌碌,為自己的物質生活一直奔波,卻不能靜下來生活的人,那些可以聽從内心感受,去追求自己真正所欲的人生命有意義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