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作者:叔叔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作者/朱全弟《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

編輯/劉靜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滿足于現狀,沒做到最好,是以在競争中受到威脅。”南彙種桃大戶唐根龍到浦東參觀有機桃園後,深受觸動——“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本報8月11日頭版頭條刊登的《今年桃子為啥介難賣?》一文,引起市有關部門關注,南彙區果農更是反響強烈。昨天上午,南彙區航頭鎮種桃大戶、上海古鶴果蔬合作社的唐根龍專門到浦東新區,向合慶鎮金杏香果業合作社社長趙春德取經——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我種桃子從來不跟在别人後面!”初入桃園的趙春德有點“牛”。但你看着他基地裡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唐根龍手拿沉甸甸的桃子說,我明天還要帶手下的果農來,他們根本不相信桃子能長得這麼大。

今年桃子為何難賣?唐根龍道出了更大的隐情。他說,南彙的桃子過去确實好,現在也不是不好,但因為不是最好,是以在競争中受到威脅。雖然,今年他們合作社的桃子都已賣完,唐根龍仍後悔沒有及早接受新事物。他去年就聽說了“川中島”有機桃,他卻猶豫:果農許多年來就這麼種桃的,化肥一灑,任其生長;而種有機桃,光施肥就夠麻煩的,要把雞屎、豬糞、牛糞軋幹加工成有機肥,投資成本也要大大增加。

唐根龍還說,今年他的合作社收上來一部分桃子,外表蠻好看的,一測試糖度不夠,于是隻好退回。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趙春德的起點很高,瞄準了市場上人無我有的有機桃。這兩年南彙水蜜桃如日中天,他想再緊跟也是步人後塵,再說許多市民買桃也認南彙而不認浦東的。要種有機桃,要有大投入還要有耐心。2001年,老趙開始建合慶朝陽基地,2004年獲得了有機農場證書,并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的有機産品認證。

老趙的合作社有86戶農戶,除了外地的,上海本地有桃樹480畝,種桃用“回歸自然”的有機肥,桃子保鮮期可達一周。“川中島”平均果重225克,最大的桃子重450克。裝成禮盒8隻,每隻均重338克,每隻開價25元,還供不應求。老趙種桃有交大農學院專門研究葡萄和桃子的王世品教授輔導,他是合作社的技術支撐。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記者了解到,“川中島”是新品種,南彙桃研所“百桃園”裡就有這個品種,隻是沒有得到有力推廣。南彙水蜜桃是上海名品,但品種不能長期不變。果農要改變觀念,農科部門要幫助改良和推廣市場競争力強的新品種,但又要防一哄而上,應該多樣化,有一個合理的品種比例。

前兩天,上海交大農學院孫企達教授緻電本報,他從事農産品真空冷卻氣調保鮮技術與真空冷凍幹燥技術裝置的研究開發已有10年,上海奉賢産的黃桃1個月保鮮好果率達95.3%。一隻鼎香港有限公司的張偉康也緻電本報表示,海外華人非常喜歡上海的優質農産品,隻要解決好保鮮問題,就完全可以走出上海。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靜哥上海行。人家桃子隻隻大,不服不行

作者簡介:朱全弟,1956年出生于上海南彙,晚熟型,媒體人。1984年考進華東師範大學夜大學,次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紀實小說獲1987年度《萌芽》文學獎,同年11月《小說選刊》選載。此後報告文學多有轉載、獲獎。1993年進入報社先做體育記者後為經濟部記者,較多為散文作品,近年來詩歌作品也屢屢在報刊發出,且有好評。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編輯/劉靜、呂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