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昆蟲“四不像”

8月22日下午,攝影愛好者黃俊在通海縣興蒙鄉百花巷内,看到花叢中有幾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黃俊趕忙用相機拍下了這幾隻可愛的小昆蟲在花間逗留嬉戲的精彩瞬間。

黃俊拍下的昆蟲身形像蜜蜂,體長隻有花生大小,背部前半段為土黃色,尾部為褐色,間雜白色。他回憶,其翅膀像蝴蝶,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發出清晰地嗡嗡聲,身體懸停在空中,在同一朵花上停留片刻,然後“嗡”的一聲飛到另一朵花上,速度非常快。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厘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一眼看上去像蜂鳥。

随後,黃俊将拍到的圖檔用手機上的軟體識别,初步可以斷定它是蜂鳥鷹蛾,這種蛾是天蛾科長喙天蛾屬的一種昆蟲,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是在國内比較少見的一種蛾。它的天敵是鳥類,在幼蟲期易被白天捕食的鳥兒吃掉。蜂鳥鷹蛾常被普通群衆誤認為是蜂鳥,它像蝴蝶一樣在白天活動,是常在夜晚出沒的蛾中的一種“異類”。蜂鳥鷹蛾可在花叢中快速振動翅膀,每秒可達25到30次,蟲體翅展50毫米左右,算是蝶類的“近親”。具有尖端膨大的觸角,又像蜜蜂般在百花叢中采食花蜜,發出嗡嗡聲。但它與蝶不同,飛行速度快,有結繭習性;與蜂不同,采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與鳥不同,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

蜂鳥鷹蛾主要分布在亞洲、南歐、北非和北美等地,在我國實屬罕見,若其出現,說明當地環境好。如今,通海縣興蒙鄉百花巷已初具雛形,全長800米的巷内百花争豔,為其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本報記者 李春麗 通訊員 黃俊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