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長假雙節同慶,看大家曬了不少中秋美食呢,除了各式各樣的月餅,還有豐盛的晚餐,月餅是高糖高油的食品,加上豐盛的晚餐,一不小心就會吃多了,今天分享6道消食解膩的湯水,老人孩子都适合。
谷芽、山楂都是消食解膩的食材,和鴨腎一起煲湯,對小孩子飲食積滞有很好的用處呢。

食材:鴨腎、瘦肉、幹山楂 6個、麥芽 15克、谷芽 15克、生姜 1片
做法:瘦肉切塊後放入鍋中焯水備用。鴨腎用澱粉抓和料酒抓一下,然後洗幹淨,對半切開。幹山楂、谷芽和麥芽簡單的清洗一下,再浸泡15分鐘。把所有材料放入湯鍋裡,加入6碗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45分鐘,最後放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番薯和芥菜都含有豐富的食用纖維素,能促進腸胃蠕動,大魚大肉或者油膩上火的東西吃多了,不妨常吃這個湯,清甜回甘,清火又通氣。
食材:芥菜 ,番薯,食鹽
做法:番薯去皮後切塊(用白心或者黃心番薯都行,不要用紫薯)。我用的是水東芥,沒有水東芥菜,那種長長的芥菜也行,把芥菜切成大塊。鍋内燒水,先把番薯煮熟,然後再放入芥菜煮1分鐘,放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茅根、無花果幹和海底椰都是秋季常用的潤燥湯之一,這杯海底椰無花果茅根水不但能補充水分,還能濕潤喉嚨,秋天要多喝哦。
食材:海底椰片、無花果幹、白茅根、冰糖
做法:白茅根清洗幹淨,用剪刀剪成小段。無花果幹和海底椰、白茅根一起放入鍋中,加入500~600毫升清水,先浸泡15分鐘,然後再開火,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最後放入适量冰糖,解渴又滋潤。
秋季天氣幹燥,月餅又比較膩,還易上火,小長假吃多了,煮上一鍋酸甜可口的酸梅湯,不但可以解燥生津,還能解膩消滞,提神醒腦。
食材:洛神花 4朵,烏梅 4個,山楂 5片,陳皮 5克,薄荷 5克,桑葚 10克,甘草 2片、幹桂花 、冰糖
做法:除幹桂花和冰糖外,其他食材全部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後放入玻璃鍋中,加入8碗清水,浸泡30分鐘。浸泡好後開火把水煮開,然後轉小火慢炖40分鐘。煮好後放入适量冰糖,蓋上蓋子焖至酸梅湯晾涼,然把湯汁過濾到幹淨的玻璃壺裡,入冰箱冷藏(北方天氣冷就不用冷藏了),喝的時候撒上一點幹桂花,清香怡人,消滞解膩。
黃瓜芹菜汁
芹菜富含纖維和多種維生素,黃瓜芹菜汁是一道非常健康的蔬菜汁,潤腸通便,很适合想要減肥的小夥伴喝哦。
食材:西芹 2根,黃瓜 半根,蜂蜜,礦泉水
做法:西芹和黃瓜都洗幹淨,切成小塊,然後放入果汁機裡,加入适量礦泉水,攪拌成汁後放入适量的蜂蜜調味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白蘿蔔下氣消食,潤燥生津,用白蘿蔔汁和麥芽糖一起炖成蘿蔔麥芽汁,清甜又滋潤。
食材:白蘿蔔 500克,麥芽糖 200克
做法:白蘿蔔去皮後用擦絲的工具擦成細絲,倒入麥芽糖,攪拌一下放置30分鐘,30分鐘後麥芽糖已經完全融化了,蘿蔔也腌出了很多水,把蘿蔔絲和碗裡的水倒入布袋裡,濾出蘿蔔水,再用手擠一下,将蘿蔔絲的水分都擠出來,然後将蘿蔔水放入鍋裡隔水大火蒸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