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作者:Mtime時光網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時光網特稿在丹尼爾·克雷格出演“詹姆斯·邦德“之前,粉絲們對這個角色的心情已經有點蒙圈了——幾十年來,007的演員走馬燈一樣地換,但是每換一個演員就是完全重新開機嗎?那為什麼有些配角(比如朱迪·丹奇的M)演員還沒變?如果不是重新開機的話,之前這些007們是身處同一個宇宙裡的麼?007的世界觀時間線到底有沒有基本法?

十五年前的2006年,當《007:大戰皇家賭場》(好好的中文片名非要加個“大戰“……)公映的時候,觀衆們把這個最新版邦德電影,和當時如日中天的《諜影重重》系列(06年剛出完前兩部)進行了對比,畢竟《皇家賭場》更粗粝、更血腥、打戲也更真實。《諜影重重》最開始面世的時候,就被看做是”反邦德“的類型電影,沒有皮爾斯·布魯斯南後期的007電影那麼花了呼哨、萬分浮誇。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皇家賭場》三人組

《皇家賭場》的做法跟前一年上映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差不多,這兩個讓标志性英雄人物東山再起的系列,做法都是剝開他們燈紅酒綠的外殼,開始剖析人物内心(《皇家賭場》的聯合編劇保羅·哈吉斯也承認了《俠影之謎》對本片的影響)。對于邦德來說,《皇家賭場》讓他回到了伊恩·弗萊明小說中“安靜、堅韌、殘忍、冷嘲“的一面,回歸了替大英政府幹髒活的本性。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伊恩·弗萊明

《皇家賭場》不是起源故事,不過倒是呈現了邦德的第一次殺戮,而丹尼爾·克雷格的表演也重新定義了邦德,“安靜、堅韌、殘忍、冷嘲“,這幾個詞兒他都符合。不僅如此,克雷格還在他與伊娃·格林的對手戲中,展現出了邦德非常罕見的脆弱感。伊娃飾演的維斯帕·林德是為數不多在感情層面上和他”旗鼓相當“的女性,是一個邦德愛上她,會讓人覺得非常合理的角色。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皇家賭場》裡還有周采芹

可以說,維斯帕·林德雖然隻在《皇家賭場》中出現,卻貫穿了克雷格版《007》五部電影的始終,劇情也因她一脈相承——第二部《007:大破量子危機》一整部電影,幾乎可以說是邦德在為她複仇;第三部《007:大破天幕殺機》中的反派席爾瓦(哈維爾·巴登飾),與《皇家賭場》中的勒奇弗(麥斯·米科爾森飾),一樣都是“幽靈黨“的成員;

第四部《007:幽靈黨》中,邦德終于殺掉為維斯帕之死負最大責任的白先生(加斯帕·克裡斯滕森飾);而第五部野獸克雷格的最後一部《007:無暇赴死》裡,邦德又和白先生的女兒瑪德琳(蕾雅·賽杜飾)有了女兒……總體來看,這五部是個完整的故事。隻不過在《皇家賭場》之後,邦德還是每部電影中都會和女人上床,但是達到他和維斯帕之間化學反應的,再無來者。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布魯斯南時代的M

邦德系列的套路是,或多或少會忘掉前作的存在,偶爾會提一下前作的劇情和角色(比如M、菲利克斯、錢小姐、Q,常換演員常新),有時反派也會再次登場。但對于007系列來說,一般不需要觀衆們看過前作,才可以看明白續作。

2008年的《量子危機》(這個翻譯太奇怪了,看完電影都不知所雲)更像《諜影重重》了……甚至還有我們在許多其它好萊塢動作系列中都熟悉不過的跑酷戲份。《量子危機》選擇了繼續《皇家賭場》未完的故事,這在邦德電影裡并不常見。影片以邦德殺掉害死維斯帕的前男友告終,他把維斯帕的項鍊扔在寒冷的俄羅斯雪地中,和往事告别。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雪中維斯帕的項鍊

而2012《天幕殺機》的選擇更是讓人迷惑,這一部的導演是山姆·門德斯,他和動作戲份最接近的一次,是《美國麗人》開頭那隻飄在空中的塑膠袋(不是我說的!是“誠實預告片”說的!)不開玩笑的說,雖然門德斯是拍過戰争《鍋蓋頭》的,但這個讓他來執導《007》電影的選擇還是令人不安,畢竟之前拍的都是劇情片。

不過事實證明門德斯的選擇很成功!邦德電影向來都有美麗的場景、美麗的人、美麗的衣服、美麗的車,等等,但《天幕殺機》可以說是第一部稱得上是“美麗的電影”的作品。無論是蘇格蘭山丘還是澳門天際線(盡管不是在澳門拍的),攝影師是羅傑·迪金斯,這樣驚豔的視覺效果是不是一下就說得通了。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天幕殺機》中的“澳門”

《天幕殺機》的反派席爾瓦感覺也和邦德勢均力敵,和邦德探讨了後者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樣的人,引入了新版錢小姐(娜奧米·哈裡斯飾),讓邦德和M之間的羁絆更深了。在維斯帕之後,邦德在浪漫與性方面看上去表現平平,但克雷格版邦德似乎是第一位與自己身邊朋友感情很深的。《天幕殺機》故事相對更加獨立,和克雷格版其它影片的聯系也最少,雖然在《幽靈黨》裡還是和整個五部電影扯上了關系,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它比《量子危機》和《幽靈黨》都好看吧。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天幕殺機》中席爾瓦的這張臉很吓人

到了2015年的《幽靈黨》,它不再從《諜影重重》和《蝙蝠俠》力吸取靈感了,而是幹脆“漫威化”了?克裡斯托弗·沃爾茲飾演了“007”系列中最著名的古早反派角色“布魯弗”,這個角色版權問題引發的官司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打了,到了《幽靈黨》終于可以合法出現。而《幽靈黨》中的布魯弗就像滅霸一樣,大手一揮操作一切,前幾部裡的反派都是他創立組織“幽靈黨”中的成員。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幽靈黨》中的“白先生”

不過就是在片尾處,當沃爾茲揭露自己飾演的其實是“布魯弗”時,效果可能沒有片方想象得好。普通觀衆對“布魯弗”這個名字本來就陌生,可能也不太在乎一個50多年前就存在于大銀幕上的角色,這次重新回歸了。而M也從布魯斯南時代的朱迪·丹奇,過渡成了已告别“伏地魔”的拉爾夫·費因斯。

《幽靈黨》開頭起得不錯,在墨西哥亡靈節上的長鏡頭雖然不再是出自迪金斯之手,但這一段中本片攝影師霍伊特·範·霍特瑪(諾蘭的最愛)表現也很優秀!這一部最後,邦德和瑪德琳開着标志性的阿斯頓·馬丁揚長而去,按說也可以作為克雷格版本“007”電影的終結。而克雷格本人後來也确實在訪談中親口說過,“我再回歸演007就割腕”,但事實難料,我們還真的等來了克雷格真正的最後一部影片《無暇赴死》。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幽靈黨》,墨西哥城

《無暇赴死》也是一部如果不看前作,觀影體驗會有所打折扣的影片,它承接了《幽靈黨》的劇情、主人公和反派(布魯弗在監獄裡也繼續作妖),而且還一路追溯到了《皇家賭場》。當邦德在維斯帕墓前燒掉寫着“原諒我”的紙條時,如果你還記得當年那個在水中選擇自我了解的紅衣女人,多多少少都會被觸動到的吧。

克雷格的這最後一部影片,來自新冠疫情之後的2021年,片中不斷切換美麗的取景地,以及上蹿下跳的飙車戲份,甚至讓人恍惚間覺得有些同出于環球影業《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影子。《無暇赴死》的結局就不劇透了,但怎麼說呢,這個結尾非常“反邦德”,他的人設也很“反邦德”。片中cue到了新任“007”,但和此前粉絲們想象的不太一樣,并不是認真地傳遞接力棒,而更多是為了凸顯詹姆斯·邦德作為“007”号特工的特殊性。

接下來007面對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新征程。

丹尼爾·克雷格的007:十五年後,五部曲形成完整閉環

《無暇赴死》

作者/編輯:甄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