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文藝大片《第一爐香》上映,口碑不佳,馬思純和彭于晏與原著形象相距甚遠,被戲稱為“虎妞和駱駝祥子”。
俞飛鴻飾演的姑媽梁太太風情萬種,輕松搶走女主角馬思純的風頭,讓人疑惑這麼美的姑媽還需要用馬思純來釣男人上鈎?

時光對俞飛鴻很溫柔,人們稱她為“不老女神”。然而她說:“女神這個标簽是世俗給我貼上的,我就是自己,不想做女神。”
1971年,俞飛鴻出生在浙江杭州,父親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母親畢業于浙江化工學院。
在這樣的進階知識分子家庭裡,俞飛鴻受到極為正統的教育,每天晚上要寫60個毛筆字才能睡覺,父母不許她跟外面亂七八糟的人來往。
俞飛鴻被父母培養成了不會說“不”的乖乖女。
因為長得美又乖巧,周圍的人對俞飛鴻很好。但她對自己的容貌并沒什麼意識,父親從小教育她:“你一定要讓内在變得飽滿,切勿做一個繡花枕頭。”這句話影響了她一生。
直到上高中時,有一次坐火車太擠了,一個男生讓俞飛鴻去跟列車長說說,幫他們找個寬敞的地方。
俞飛鴻愣了一下:“為什麼是我去呀?”
男生們笑着說:“你去肯定能成,我們去就被趕出來了。”
最後大家被安排到郵車車廂,俞飛鴻才意識到自己和别人不同,外貌也是一種資本。
因為家庭教育太嚴格,青春期的俞飛鴻并不快樂,不知不覺種下了“反叛”的種子。她總是想:“趕緊長到30歲吧,長到30歲,我就能夠自主了。”
俞飛鴻早在8歲時就第一次觸電,出演了電影《竹》。
老師建議她去學表演,但是父母認為還是讀書做學問更靠譜。
電影《竹》
俞飛鴻聽父母的話,考上杭州大學外語學院外貿專業,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大學,稱得上是學霸了。
俞飛鴻讀了一年書後,身體裡那股叛逆的力量覺醒了。她對父親說:“我要退學,去考北京電影學院。”
父親并不支援,她說:“我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一生。”
最後父母尊重了她的選擇,她如願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和柳雲龍、邵兵成為同班同學。
即使在美女如雲的電影學院,俞飛鴻也被認為是頭号“校花”,許多男生想方設法接近她。
俞飛鴻喜歡狗,幾個男生湊錢買了一隻小狗當作公共寵物。到了傍晚,其中一個男生就牽着狗來找俞飛鴻,“走,遛狗去!”
俞飛鴻答應了,這個男生很得意,可以跟校花在校園裡轉轉,臉上格外有光。
可惜沒過幾個月,小狗就病死了。男生們還特别難過,因為沒有一個人追上她,連連歎息小狗“死早了,死早了”。
現在的俞飛鴻還記得小狗很可愛,卻不記得牽狗的男生了。
在女同學的眼中,俞飛鴻是她們幾個女孩中最聰明的,做什麼事情都有計劃。
同學們忙着戀愛的時候,她在學習英語,達到用英語演戲的水準;同學們睡懶覺的時候,她天天早起練晨功從不遲到;晚上11點熄燈,她10點半肯定在床上睡着了,不像别人慌慌張張洗漱完畢才上床。
别人都驚歎:“天呐,你哪裡來這麼強的自律性?”
許多人認為掙脫束縛就是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自律。俞飛鴻一直懂得這個道理。
大三時,她成為北影第一個出演好萊塢電影的在校學生。這部電影叫《喜福會》,她努力學英語終于派上了用場。
同學們跟她開玩笑,讓她去了好萊塢好好發展,以後提攜提攜他們。俞飛鴻笑道:“一部小電影而已,沒什麼了不起的。”
俞飛鴻在《喜福會》中飾演一位絕望的母親,她的表演受到制片人的欣賞,對方問她想不想留在好萊塢發展,自己可以幫她辦簽證。
當時留美很難,但俞飛鴻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覺得首要任務是回到北京完成學業,好萊塢的生活與自己無關。
畢業後,她的文化課和專業課都是全班第一,得到全系唯一留校任教的機會,徐靜蕾是她的學生。
然而第二年,俞飛鴻放棄了人人羨慕的北影老師的鐵飯碗,赴美國留學。她說:“我如果一直留在學校裡,什麼風浪也沒經曆過,那我又如何教别人呢?”
“一本護照,一門外語,一張信用卡,那是我二十出頭時最想擁有的東西。”在美國三年,俞飛鴻過上了想要的獨立生活,英語突飛猛進。
有一次她在穿越斑馬線時,一輛車向她沖來,沒有減速。她本能快跑躲開了車,然後快步走到車前,用學過的各種英文破口大罵,發洩自己的憤怒。
26歲的她終于找到了自由,“我知道我學成了。”
1997年,俞飛鴻回國,電視劇《牽手》導演請她演女一号夏曉雪。她看了劇本,卻對“小三”王純産生了興趣。
《牽手》是國内第一部婚外戀題材的電視劇,播出後非常火爆。俞飛鴻塑造了史上最不招人恨的小三形象,一夜成名,片約如雪花般飄來。
同一年她在《小李飛刀》中飾演驚鴻仙子,明豔不可方物,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古裝女神。
接下來她又主演了《亂世桃花》、《三少爺的劍》、《因為愛你》、《策馬嘯西風》等一堆電視劇,高強度的工作讓她越來越疲倦,又不自由了。
俞飛鴻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在當紅時推掉了許多片約,減少了熒屏曝光率。
有人提醒她:“你這樣遲早會被觀衆遺忘的。”
俞飛鴻卻看得很透:“沒人需要一輩子被人記住。”
跟許多圈内的拼命三娘相比,俞飛鴻顯得漫不經心。她認為日子是自己的,無須活給任何人看。“我的日子每天都是24小時,每分鐘都是我自己在過,别人誇你最多5分鐘,我何苦要把每天的24小時換成5分鐘的虛榮呢?”
但她身上又有着“強悍”的特質,跟她合作電影《愛有來生》的段奕宏,用“飛哥”稱呼俞飛鴻。
俞飛鴻被須蘭的短篇小說《銀杏,銀杏》打動,2000年決定改編成電影《愛有來生》。她在家專心寫劇本,因為缺乏編劇經驗,經常缺乏靈感,腦袋直想撞牆。
為了籌集拍攝資金,她不惜抵押了房産。
在雲南拍攝《愛有來生》的8個多月中,俞飛鴻遭遇了比想象中還要多的困難。她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和泥石流,不得不停機一個半月,每天損失高達幾十萬。
她内心如烈火烹油,卻不得不強顔歡笑,鼓舞士氣。
複工之後,為了拍攝一個鏡頭,全劇組要爬上3000多米的高峰,俞飛鴻以身作則走在第一個,幾十趟下來,腳趾甲都翻了蓋,她咬牙堅持下來。
2009年,《愛有來生》曆經10年,終于上映,獲得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
影片口碑不錯,但投資了4000萬,票房卻隻有200萬。俞飛鴻對此很淡定:“我用心做了一件很奢侈的事,也就沒什麼遺憾了。”
觀衆認識俞飛鴻20多年,每次看見她出場,都會驚呼:“俞飛鴻怎麼從來不會老啊?”
在電視劇《小丈夫》裡,她和比自己小16歲的楊玏演情侶也讓人挑不出毛病。
她那經過歲月沉澱的優雅氣質,是多少女性渴望成為的樣子。
有人問她:“你不怕老了變醜嗎?”
俞飛鴻坦然地說:“不怕,因為皺紋這件事,跟青春有關,與美麗無關。”
俞飛鴻從不掩飾年齡,也不刻意裝嫩,直言“出道這麼久,把年齡改小三四歲有什麼意義呢?”
誰說女人老了就不美呢?年齡從來不是衡量女性的标準,女人在每一個年齡段都應該享受這個年齡段的美。
俞飛鴻的追求者數不勝數,窦文濤在節目中透露,有一位追求者飛了500公裡來見她,被俞飛鴻禮貌拒絕。
有一位制片人向記者透露,俞飛鴻在美國曾經有一個相戀多年的男友,後來分手了,具體原因不清楚。而俞飛鴻接受采訪表示,自己既沒有秘密結婚,也沒有在美國定居。
20多年來,俞飛鴻的感情生活很神秘,從不暴露給外界,無論媒體怎樣迂回地問,她都微笑回答:“我不想談自己的私生活。”
最多再說一句“我沒結婚,但很幸福”。
雖然不肯透露另一半,但俞飛鴻還是分享了她的愛情觀:“兩個人在一起,關鍵要合拍。我不憧憬很激烈的愛情,我覺得兩個人互相喜歡,能長時間待在一起,還不互相煩,這就是愛情。”
許知遠問她最孤獨的時候有沒有渴望愛情?有沒有想過借助男性的力量?
俞飛鴻說自己特别不喜歡把情感、責任放在另一個人身上,這樣自己會很累,别人也會很累。
她不會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一定要在什麼時候結婚,一定要什麼時候生孩子,她覺得這樣做會失去自由。
“如果某一天我結婚了,我會很努力地經營我的婚姻,如果我這一生沒有結婚,我也不會悲哀,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
俞飛鴻一直都很清醒地知道,“這一生,我不會做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東西的奴隸。”哪怕再愛的人也不行。
對她來說,生活大于工作,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去體驗人生,要有足夠的自由。女人不要把愛情看作生命的唯一,生命中有很多事物都很美好。
對于娛樂圈這個名利場,她永遠是若即若離,有意地保持着距離,經常給人“演紅一部戲就消失一陣”的感覺。
俞飛鴻表示,她喜歡安穩的人生,對事業沒什麼野心,甚至慶幸自己沒有太多的才華,“保持平庸就好”。
50歲的俞飛鴻非常享受現在的獨身狀态,她的美麗來自内心,也來自品質生活對她的滋養。
俞飛鴻活得很透徹,女人首先要成為自己的主人,保持經濟和精神上的獨立,無論是選擇單身還是婚姻,都是個人的自由。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7">歡迎閱讀:</h1>
第一女導演許鞍華:不結婚、買不起房、不會做家務、一生嫁給電影
馬思純與蔣雯麗:安徽蚌埠的驕傲,中國影視圈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