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的寶寶,讓媽媽歡喜,也讓媽媽憂。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别黏人,成長得也很快,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特别強。
媽媽無心的“小動作”,就可能被寶寶學了去。
不論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我都把它們當成陪伴寶寶玩耍、遊戲的過程。
<h1 class="pgc-h-center-line">[心]隔空抛物[心]</h1>
媽媽收拾廚房的時候,随手把菜根、爛水果扔進垃圾桶,這個小動作被寶寶發現。最後我們把它轉化為家庭遊戲。

小寶貝雖然喜歡玩“抛物”,但是2歲寶寶的身體協調性,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
媽媽可以借用“球”、“小的毛絨玩具”等輕巧的玩具,作為道具,和寶寶一起遊戲。(避免大玩具傷着寶寶)
這類遊戲在投擲的時候,比較鍛煉寶寶的雙臂力量,在接球的時候,會增強寶寶的手眼腦協調性。
親子遊戲1:扔球
媽媽和孩子互相扔球。扔球的時候,寶寶接不住,就會撿球,來回的跑動也是一種消耗寶寶體力的遊戲哒。
親子遊戲2:扔球
準備幾個空礦泉水瓶,擺成三角形,站在一米遠,把球扔出去,目标是打到礦泉水瓶。
起初寶寶隻會往上扔球,往往會砸到自己頭,選一個輕巧的球,且砸人不疼,很重要。
寶寶扔的多了,看媽媽扔得多了,慢慢就會把球往前扔了。
<h1 class="pgc-h-center-line">[心]分類[心]</h1>
媽媽收拾襪子的時候,把疊好的襪子放進格子裡面。寶寶很喜歡重複這個動作,似乎它有什麼魔力。觀察以後,我又把它變成家庭親子遊戲的一種。
親子遊戲3:分顔色
我找來大積木塊,又找來盒子(可以拿1-3個盒子),拿一個積木放進盒子裡,讓寶寶拿同樣顔色的積木,也放進盒子裡。這個過程就可以給寶寶進行顔色認知。如果寶寶玩得熟練了,媽媽還可以加入“數與量”的概念,給寶寶進行數學啟蒙。
<h1 class="pgc-h-center-line">[心]考媽媽[心]</h1>
親子遊戲4:猜猜看
有時候寶寶拿到積木,就會給我出題。比方說,“媽媽拼個烏龜”。考驗媽媽的時候到了。
既然寶寶感興趣,我怎麼隻能拼個烏龜呢?媽媽可以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拼出很多動物,然後讓寶寶猜。
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想法,“媽媽拼得像不像?哪裡不像?我們怎麼改一改?”
和寶寶對話,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鼓勵寶寶表達的過程。表達前就要思考,也間接讓寶寶學會動腦思考。
另外,要比對像不像,也是考察寶寶的認知能力。在寶寶頭腦裡,會進行把實物進行抽象化的過程。
看媽媽搭的有意思,寶寶也會迫不及待的動手,自己嘗試。
<h1 class="pgc-h-center-line">親子遊戲5:[心]踢球[心]</h1>
小寶貝很喜歡踢球。天氣好去戶外,天氣不好在客廳。寶寶小時候破壞力還不算大,選個輕巧的球,即能滿足寶寶的運動,又能降低寶寶的破壞力。把房門當球洞,簡單還省事。
對于2-2.5歲的寶寶,可能都不知道球洞是什麼。媽媽就陪着寶寶慢慢踢球,假裝搶球,就會讓寶寶玩得很開心。
2歲+的寶貝,剛接觸球,可能都不會踢。腿伸出去,可能連球都沒有碰到。多多踢球可以幫助寶寶增加身體協調性,促進大運動的發展。
我是喜歡分享育兒感想的@大小A的媽,歡迎大家關注我,一同交流,共同進步。
#有趣世界童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