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說起陳佩斯,大多數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他與朱時茂的獨幕喜劇上,對他的記憶還是那個為了知識産權毅然與央視打官司的鬥士,而他的電影作品,卻是被衆人所忽視的一部分。

喜劇在中國有着悠長的曆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懂得喜劇的民族,喜劇不僅僅是中國電影的創始,同時也是中國戲劇的創始。
文化有分南北,喜劇文化自然也是不例外。在南方,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稱霸一方,獲得觀衆追捧,票房大賣;而在北方的喜劇大師陳佩斯,相較之下,卻受到了太多冷落。
當年與央視的一場大戰,使得他與朱時茂被官方封殺,這對于他的電影創作無疑是緻命的。當周星馳享受着億萬投資,輕松坐擁票房冠軍寶座時,陳佩斯還在為舉債拍片、争取獲得發行标而煩惱。
曾經是官方宣傳主流思想的主力軍,而今卻淡出熒屏專心話劇舞台,對于當年那場仗,他從來沒有後悔過。
這股倔勁兒,就像當年他拍的《孝子賢孫伺候着》裡的小二一樣,“固執己見,死磕到底”,不同的是小二最終感化了頑固的母親,而陳佩斯的路還要走多遠,無人知曉。
《孝子賢孫伺候着》這部影片拍攝于1993年,是迎合着國家彼時推行的火葬代替土葬的殡葬條例,倡導火葬。
一般這樣的主流宣傳片會直接從諸如土葬這樣的舊風舊俗、封建迷信出發,而陳佩斯反其道而行之,全方位展示土葬的習俗,劇中人物的轉變不是從封建迷信側重而是從殡葬本身對人的影響。
故事主要講述了趙麗蓉飾演的母親在自己死後想要土葬,陳佩斯飾演的兒子小二身為民政局紅白理事會的公務員,内心自然拒絕土葬,卻囿于母親遲遲不願表态。母親為了試驗兒子的孝心,假死躺在棺材中,試探兒子究竟會将自己土葬還是火葬。
魏宗萬飾演的老舅正盼望着能從外甥這裡找到突破,以後自己殡葬生意才好做,于是慫恿母親策劃了一出假死鬧劇。
在老舅的推波助瀾下,母親躺在棺材裡看着大家從哭天搶地到唉聲歎氣,從争着付錢到吵架出走,來悼念的親友也隻顧着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所謂的大操大辦也是充滿着虛情假意,這樣的葬禮常态在我們身邊随處可見。
尋常人以為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就是自己有面子,是一生裡頂重要的事,如果在這兩件事上将就了妥協了,那就是自己沒面子。
老太太在棺材裡躺着的幾天裡,将人情冷暖看得一清二楚,看着兒子左右為難,看着弟弟趁機撈錢,看着女兒散盡家财,老太太内心對于風光大葬的堅持在逐漸退減。
伴随着假死鬧劇而産生的笑話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如廠長來悼念帶來了老太太最愛的綠豆糕,卻驚奇地發現自己每拜一下就少一塊,原來是老太太餓得忍不住偷拿了綠豆糕,這也把廠長吓得屁滾尿流。
再比如三人坐在老太太靈前講鬼故事,老太太憋得尿急在棺材裡扭來扭去,三人卻被棺材發出的奇怪聲音吓跑了。
老太太的假死隻有老舅和小孫子二小知道,二小自然不知道死亡為何物,隻當奶奶是在棺材裡睡覺,每天偷偷跟奶奶說話,喂奶奶吃的,給奶奶端尿盆,絲毫無人察覺不對勁,反而增添了無數笑料。
到最後老太太心服口服同意火葬,竟然忘了自己是假死,坐着民政局的車便向火葬場疾馳而去,小二過了許久才反應過來母親是假死,趕緊去追,故事到這裡便戛然而止。
從老太太假死開始,影片的笑料便沒有停止,其中最令人爆笑的一場戲是衆人擡着老太太的靈柩走到馬路上,撞上了正在舉行婚禮的迎親車隊,紅喜事與白喜事迎面碰上,老太太從棺材中跳出來,衆人吓得四散而去。
影片的笑料比比皆是,其中的妙處還需看客自己體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觀衆的态度也會悄然發生變化,進而說出一句和母親一樣的言語,如此再引出對火葬的正面倡導,也是不足為奇了。
從這點上看,這部影片的宣傳效果是任何幹燥的說教影片都無法企及的,陳佩斯才真正是大陸喜劇電影的先行者。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劉玲莉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