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是人,隻要人活着就有價值。
讀大學的第一天。
記得是軍訓結束吧。老師和輔導員們把我們新生聚集到一個小禮堂或是階梯大教室裡,給我們開的第一課就是關于生命、情感還有大學的人際關系。
最令人深刻的一個例子是一位師姐被宿舍所有人孤立,晚自習回來的她在宿舍們外敲門半小時,沒有一個人給她開門,于是她選擇在那個冬日跳湖自盡。被發現時shiti已經浮起來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錯綜複雜的關系。
從那以後我讓自己變得沒心沒肺。
當然,這和我本身個性有關。
換做我是那個師姐,我不會因為敲不開門而哭泣。
要麼搬家,要麼破門而入,一扇門根本關不住我。
很多被孤立,被傷害的人,往往本身是弱勢的,唯唯諾諾,容易被打擊的那種。
強者,是很少被孤立的。相反,她們反而會成為人群中大家簇擁的對象。
人有強弱之分,也有積極與消極之分。
現在很多學生都有些厭世,甚至幼稚園小朋友都選擇了自殺,覺得人生活着有什麼意義。
生活的意義是靠自己去尋找的。
你覺得你有意義,你就是有意義。
當年我讀大學拼命打工,端盤子,做家教,在烈日下發傳單為了賺取生活費的時候。
我根本沒想過生命意義這類虛無缥缈的命題。
因為我想到的 隻 有 生 存。

當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少去考慮生活意義這些哲學問題。
這是我對我孩子說的話。
生活的意義是在辛勤的勞動中豐滿起來的。
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 的問題中充實起來的。
從0到現在。
我們在積累,也在影響着他人的生活和生命。
我在十幾年前買買買房的時候,我給售樓小姐帶來了提成,我想我這個大客戶足足可以讓她 快樂四五六七八天。
因為買房子要貸款,我幫銀行經理超額完成了多單業績。
房子要搞裝修,裝修公司老闆能掙到錢不心花怒放嘛。
雙十一買買買的,我們,哪怕點了一單外賣,我們不也再給她們創造業績,創造價值嘛。
生活的意義無處不在。
就看你怎麼去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