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是第六十三軍一五四師四六0旅旅長,老人對增城市抗日戰争初期的防禦戰曆史回憶,使增城市人民加深了解"落後就容易挨打"的事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謹記增城抗日時期,那群為了增城今日繁榮安定作出犧牲的革命前輩。隻有增城市安定團結才有更大的發展。1938年春,第四路軍餘漢謀總部預計日軍必然要進犯華南,因而制定了一個第七号防禦作戰計劃。這個計劃的兵力部署如下:
一、以一五二師在海南島,獨九旅在中山縣沿海,一五七師在潮汕沿海固守陣地,并以保安團隊從欽州灣、北海、電白、陽江、台山、新會沿海和海豐、陸豐沿海擇要據點警戒,防止敵人登陸。
二、以主力占領廣增線(廣汕公路增城段)為主陣地,以一五八師(該師是甲種編制,轄六個團和一個補充團)占領石牌至新塘線。一八六師占領增城增江河西岸。另以兩個師為前進部隊,即以一五三師置于虎門至寶安之間,一五一師在深圳、龍崗至淡水間沿海一帶占領前沿陣地。前沿陣地部隊的任務,是防止敵軍登陸。倘若敵人強行登陸,阻擊不成就退回增城西北地區為總預備隊。是以計劃規定在博羅和蘇村附近各搭一道浮橋,以便部隊必要時候使用。
三、以一五四師(缺九一九團)駐在增城西面約三四十華裡的坑貝、蓮塘地區為總預備隊,并以獨立第二十旅在佛山訓練作為機動部隊使用。
這個第七号作戰計劃,在廣州失陷半年前發至各軍軍部。各路兵馬,大體已按照計劃執行,分别占領了陣地,構築了工事,準備作戰。按照這個計劃,增城地區是防守廣州外圍的主陣地,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據點,也是一道最後的防線。如增城失守,則敵軍可長驅直入廣州。在敵軍入侵廣東之前數月,蔣介石任命王俊來廣東任第四路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實際是指定王俊負責指揮作戰和監視餘漢謀。因為那時軍委會已有指令規定師以上的作戰指令,都要參謀長簽署,不得由長官一人擅斷。
1938年10月12日拂曉,日軍海軍陸戰隊強行登陸。敵人并沒按照我七号作戰計劃所設防的陣地進犯,而是集中主力突破一點。當時一五一師何聯芳旅還在睡夢中,敵登陸成功後,何旅措手不及,其中一個營自營長嚴植以下大部分陣亡,其餘潰不成軍,向後敗退。敵軍當天就占領淡水,有向惠州城和樟木頭縱深地帶進軍的迹象。
這突而其來的進犯,弄得第四路軍總部手忙腳亂。10月13日,總司令部電令六十三軍軍長張瑞貴除留一五三師陳耀樞旅在寶安縣防守外,率領一五三師其他旅到東莞常平附近布防;電令獨立二十旅由佛山開赴樟木頭一帶與在深圳、龍崗間的一五一師溫淑海旅統歸張瑞貴指揮,防止敵軍沿鐵路線進犯;并指令莫希德部死守惠州城,但因何聯芳旅已被敵快速部隊窮追,不能沿公路退回惠州城,隻好中途經小路向河源撤退。莫部成了孤軍作戰,被迫棄守惠州。莫後被撤職解重慶查辦,幾乎喪命。
日軍自占領淡水後,不向樟木頭鐵路方面進軍,而以全力向惠州、博羅方面進犯。第四路軍總部根據這種情況,即令獨立二十旅長陳勉吾率領所部由樟木頭附近轉移到龍門、增城正果一帶,掩護增城主陣地的側翼,防止敵軍迂回包圍。10月15日,敵軍占據惠州城後即集結兵力準備渡河向博羅方面進犯,而樟木頭方面仍無敵情。10月16日,敵陷博羅,駐在博羅城的一五一師補充團林君績部和退至博羅的何聯芳旅都去向不明。 自惠州、博羅失守後,敵軍糾集其主力猛撲增城,最終目的是攻占廣州。第四路軍總司令部除指令一五三師陳耀樞旅和一五一師溫淑海旅留在寶安、惠陽對敵打遊擊外,并指令一五三師鐘芳峻旅由常平附近開赴博羅馬斯(蘇村對岸)下遊渡河挺進九仔潭在敵軍迫近增博地區防線時,六十三軍軍長張瑞貴卻率領軍部直屬隊轉移到石龍的東江河北岸一帶村莊。
10月17日,鐘芳峻旅已從東莞渡過東江進入增博公路(廣汕線)九仔潭附近。而葉植楠團卻未依時趕到(以後葉植楠被撤職懲辦)。鐘旅先頭部隊于是日拂曉前先于敵人到達九仔潭,就着手構築野戰防禦工事。不久,敵人就來攻擊。鐘旅單獨作戰,初時尚占優勢,但抵擋不住敵人的強大攻勢。數小時後鐘旅不支,第一線部隊九一四團和九一六團在敵人在壓力下,且戰且退,向羅浮山撤去。當時旅長鐘芳峻因被敵隔斷,不能突過公路與部隊一緻行動,不得已向南退卻到新塘附近。在部隊星散,損兵折将的困境下,他悲憤異常,自殺以謝國人,情景十分悲壯!當鐘旅在九仔潭與敵激戰時,張瑞貴軍長也于17日拂曉前到達增城東南面的一條大村莊(忘記了村名),于午前登上該村炮樓頂上觀察,聞得槍炮聲甚密,數小時後沉寂下來,但又無法與鐘芳峻取得聯系,知戰事不妙,乃乘夜率領軍直屬隊渡過增江河,在三江圩暫住,以觀動靜。
由于敵主力攻我博羅、增城的防線,是以,深圳、龍崗和樟木頭一帶無敵情。第四路軍總部指令獨立二十旅于10月17日星夜開到增龍邊界的正果方面搶占陣地。敵軍自與鐘芳峻旅交鋒後,因鑒于羅浮山上仍有我部隊駐守,情況未明,未敢冒進。19日黃昏前,敵軍才接近增江河東岸,準備向我增城主陣地發動攻擊。10月19日,增城主陣地不論正面、側翼戰場均告吃緊,守備正果的獨立二十旅已在當日下午與敵軍接上火。第四路軍總司令餘漢謀、參謀長王俊于是夜由廣州乘汽車來前線,到達坑貝村四六二旅部時,已是20日淩晨二三點鐘了。他們立即召集一五四師長梁世骥和各旅團長到坑貝村開緊急軍事會議。
先行到會的有梁世骥師長、四六二旅旅長蔣武、九二二團團長吳履遜、九二三團團長曾肇基,而我(四六○旅長)帶同九二○團中校團附陳文瑞(團長因病請假)因距離較遠到遲了。當我到達時,王俊參謀長已宣布結束會議,一面折疊地圖,一面說這是一場大包圍殲滅戰,買定香槟酒、炮竹,準備慶祝勝利。他滿面笑容,昂首偕餘漢謀總司令而去。原來王俊盲目樂觀的主要根據是:他打電話問駐增城的一八六師師長李振,詢及目前戰況,該師長說能頂得住。同時他指令張瑞貴軍長率所部由三江圩向增城前方的福田進發作為右翼包圍攻擊敵人,又指令駐正果的獨立二十旅南下福田作為左翼包圍攻擊敵人,并以總預備隊之一部四六二旅九二二團(吳履遜團)作為聲援。
敵我的攻防戰況發展,并不以王俊的意志為轉移,而且越來越不利于增城主陣地的防守。10月20日拂曉開始,敵機多則數十架,少則十架八架,差不多整日向我方陣地轟炸掃射,威脅甚大。防守增城河西岸南北線的一八六師,是新成立的師,兵額不足,又無受過嚴格訓練,而且該師葉植楠團仍在羅浮山,隻剩下步兵3個團,防線卻達數十裡之長,怎能抵擋得住強敵的攻擊?終于20日上午10時左右被敵軍擊破防線。下午1時,敵坦克在敵機掩護下已認證增城沿廣汕公路直下,在坑貝村車站之西約10華裡左右的公路兩旁,被我一五四師平射炮連發現。
但炮連隻發射炮彈20發,就被敵機發現陣地,遭轟炸掃射,陣地被破壞。這時一八六師的陳紹武旅長率潘标團沿廣汕公路之南潰退,其餘殘部向從化、翁源方面撤退。增城附近主陣地完全失守。在增城附近配合一八六師作戰的中央重炮兵旅(缺一個團,另一個營剛運到廣州市)以及第四路軍陳崇範指揮的炮兵一部,因我第一線部隊已被摧垮,且受敵機轟炸掃射威脅,炮兵威力不能發揮,早已潰散逃跑。所有炮兵武器全部丢掉,損失甚大,中央重炮兵旅旅長脫掉軍裝,改着便服,隻身逃到四六○旅部請求收容,後經資助傳回重慶。
一五四師(欠九一九團)本是總預備隊,位于坑貝、蓮塘一帶,因受一八六師潰退的影響,師部和四六二旅(缺九二二團)也向從化方面退去。四六○旅位于廣汕公路之南蓮塘附近的九二○團(缺步兵五個連)于10月20日下午4時在蓮塘附近截擊沿公路前進之敵騎兵。随後,敵步兵陸續到來,向我方反撲,敵我相持于蓮塘之北至公路之間的禾田裡。黃昏時,敵後續部隊越來越多,為免被敵殲滅,我軍利用黑夜脫離敵人,向南撤退。我旅總算打了一個小仗。是夜12時許,四六○旅到達一個村莊(忘記村名,在新塘西北約30華裡)休息。當時一八六師陳紹武旅長與所部潘标團由增城退到該村,接着陳旅又馬不停蹄地向西北方撤去。
福田(廣汕公路線,約距增城40華裡)附近,又指令一八六師派出在羅浮山的前進部隊葉植楠團夾擊由博羅向增城進犯之敵。鐘旅星夜兼程出發。 四六○旅部于10月21日,收容了九二二團第一營(營長譚旭初)和其他零星部隊約二三個連以及防守新塘的九二○團步兵五個連。當我們正在該村整頓的時候,六十三軍軍長張瑞貴率軍部直屬部隊來到。四六○旅與軍部會合後,歸回軍的戰鬥序列,随軍行動。我詢問張軍長有無接到總部關于着你由三江圩向增城前方福田方面作右翼包圍攻擊敵人的指令,張說,并無接到此項指令。還說軍部用盡辦法均未與鐘芳峻聯絡上,該旅情況不明。軍部無兵可用,迫得于19日從三江圩沿鐵路線向新塘方面移動。
10月20日正果方面戰事吃緊,是日上午獨立二十旅在正果附近與敵激戰。戰至下午,該旅向從化方面退去。王俊參謀長指令該旅于20日由正果南下,向福田之敵作左翼包圍殲敵,顯然是落空的。況且該指令尚須由坑貝村傳回廣州總部才能發出,該旅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接到指令,完全沒有顧及,實際等于一紙空文。原計劃以吳履遜九二二團作預備隊聲援,但在前線總崩潰情況下,根本不發生作用。實際該團由坑貝村附近向增城運動時,就遭敵機轟炸掃射,到增城陣地防守部隊潰退時,該團亦向後撤退,一部分沿廣汕公路(增城段)之南後退,大部分向從化方面撤退。
原駐守石牌東圃以東至新塘鐵路線陣地的一五八師師長曾友仁所部(缺葉維浩旅,該旅在新塘附近受張瑞貴軍長指揮)知道駐增城我軍戰敗後,在敵軍尚未進入廣州之前,随同廣州憲兵警察向清遠蘆苞方面撤退,隊伍散失不少。該師長得知餘漢謀向清遠退走,他丢掉軍服換上便衣,初乘汽車後步行,到達清遠後,仍穿便服去見餘漢謀。餘滿面怒容問他敵情如何?部隊仍有多少人?他都說不知道。 獨九旅張簡荪旅長所部原在中山沿海一帶防守,在增城情況緊急時,調赴增城增援。

10月20日,沿廣汕公路向增城前進的時候,初被敵機轟炸掃射,繼被敵軍坦克沖散,部隊向從化、翁源大後方潰退,損失不少。10月22日,張瑞貴六十三軍軍部直屬隊自會合蔔漢池旅、一五八師葉維浩旅後決定是夜開始移動。由新塘西北越過羅崗洞大山,準備乘廣州市郊防守指揮官李江固守陣地的機會,攻擊敵人的背後。原設想如果不能取勝,決定向從化方面轉移。那知部隊通過大山到山腳時,已是24日上午8時,而李江已放棄陣地先行逃走。所有防守郊區部隊和憲警部隊已向四會、清遠方面逃散,廣州已被敵軍占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