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綜述</h1>
我國曆史上出現了大大小小很多不同的朝代,随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制度的不斷推翻又重建,建成再完善。
每隔幾代都會出現這樣的昏君,每當暴君當政苦不堪言的時候,民間自有英雄豪傑出世,拯救萬千子民于危難之中,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王朝,帶來幾百年的安生時光。

而魏晉南北朝時期,應該算得上是朝政更換最頻繁的時期了。
因為掌權者不斷在變化,我們似乎很少聽聞這個時期出現過的什麼明君,相反,很多奇葩的皇上大多都出自這個時代。若要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個時代,我也隻能用混亂一詞來形容。
隋文帝楊堅終結了這個混亂的時代,稱為了千古一帝,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成就這位賢君的帝王是一位非常奇葩的皇帝,他就是周武帝宇文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周武帝</h1>
宇文赟的父親是南北朝時期很是難得的一位賢明君主,周武帝宇文邕。他是北周的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間體恤百姓關心民間疾苦,将朝中上下内外治理的井井有條。
當然按照宇文邕的期望,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像自己一樣,或者說希望他能夠超越自己。是以宇文邕在教育方面很是嚴格,不論嚴寒酷暑,不論是學業還是行為舉止,都用最高标準要求。
宇文赟嗜酒,他的酒品也不好,常常喝醉了酒就到處惹是生非,周武帝知道後便禁止了兒子身邊一切有關酒的東西。
在宇文赟13歲成為太子之後,周武帝便讓他幫自己處理政務,他若是犯了錯誤,在旁監督的父親便會立馬以棒棍伺候着。
但宇文赟因為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會丢失不保,是以也不能流露出太多的不滿,假裝一副大悟的樣子,實則内心卻在一天天的黑化暴躁。
剛剛被封為太子的時候,有一位專門負責掌管太子着裝服侍的宮女名叫朱滿月,她原本是一位大家閨秀,一直兢兢業業并沒有犯錯,但受到家中的牽連,才成為了東宮的囚犯。
正準備參加太子大典的宇文赟,看到25歲頗有姿色的朱滿月,心中生出了龌龊的想法,強行占有了她。當然這一切都是太子瞞着父親偷偷犯下的,之後他便匆匆趕去參加大典了。
僅僅在一年之後,朱滿月就為宇文赟生下了兒子,那時候宇文赟才14歲。
可以看得出,宇文赟在父親這樣嚴厲的愛中産生了叛逆的心理,非常厭惡父親給自己的條條款款和限制,成為了父親面前的乖孩子,别人眼中的小惡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周宣帝</h1>
公元578年,周武帝讨伐突厥沒多久,便得了一場大病無功而返。剛剛回到都城沒多久就駕崩離開了。等到周宣帝宇文赟即位,他的醜惡嘴臉暴露無遺。
在周武帝去世守孝期間,宇文赟絲毫沒有悲痛之意,不僅天天喝酒玩樂,還殺死了自己的叔叔宇文憲,這樣一來北周的勢力一下子就弱了一大截,也為亡國埋下了一個禍根。
後來宇文赟好色的本性越發顯露出來。他在位期間,一連冊封了五位皇後。
除了楊堅的女兒楊麗華,他十三歲時侵犯的女囚犯朱滿月也成為了皇後,當年生下的兒子宇文闡也成為了皇子。
之前的經曆已經讓宇文赟變得心理扭曲,他不僅好色,還喜歡看到女子因為恐懼向他求饒的模樣。
不過楊立華畢竟是楊堅的女兒,從小受到良好的教養,行為舉止都端莊到了極點,心理素質也很好,不論宇文赟怎麼吓唬她,她都面不改色十分淡定。
宇文赟是以還威脅楊立華,說是要殺了她一家,說罷還真就搞了一場鴻門宴,這可是吓得楊堅虛汗直流,同時也讓楊堅對周宣帝的觀感越來越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周靜帝</h1>
好在宇文赟僅僅隻是好色,對權勢治理國家什麼的毫無興趣。就在登基一年之後,他便随随便便的找了一個兒子上位,而那位幸運的皇子便是隻有六歲的宇文闡。
已經是太上皇的宇文赟從各地搜刮來美女,夜夜笙歌好不快活,年僅22歲就被掏空了身體,離世了。
此時皇宮之中,嶽父楊堅心中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于是借着太上皇的死,他假傳聖旨,讓自己登上了輔佐皇上的位置,獨攬朝中大權,而朝中大臣自然也紛紛偏向楊堅。
新帝宇文闡年紀尚小,手中沒有實權,也就成為了一位傀儡皇帝。
久而久之,他幹脆一連寫下三道聖旨,将自己的皇位禅讓給楊堅。
楊堅自然樂在接受,在建立了隋朝之後,逐漸打下了陳朝,自此,天下終于結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再一次實作了大統一。
在隋文帝楊堅的治理下,科舉完善,貨币統一,均田制的施行等,百姓終于得到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而楊堅也如願的被後人誇作是千古一帝。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小結</h1>
這麼看來,周宣帝這位昏君雖然貪圖女色,不理朝政,倒是這個荒唐退位享樂的決定,陰差陽錯給了楊堅一個展示才華、掌握大權的好機會,還成就了隋文帝,讓他完成了統一大業。